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64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大管棚、防排水结构和增强防水结构,增强防水结构包括多个预制式防水内衬,每个预制式防水内衬均包括两个预制式墙板和管片式弧顶结构,当完成每个支撑装置上的防排水结构的安装后,在每个支撑装置的内防水层的内部的两侧安装两个预制式墙板,在两个预制式墙板的顶部设置管片式弧顶结构,通过预制式墙板的内侧的注浆孔向预制式墙板的内部灌注水溶性聚氨脂,由于水溶性聚氨脂遇水后形成不透水的弹性胶状固结体,有良好的止水性能,并配合管片式弧顶结构,进一步增强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防水性能。强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防水性能。强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部分城市的地下水含量丰富,会严重影响地铁出入口的耐久性与实用性,甚至导致严重渗漏水问题,引起地铁出入口停用,因此需要一种地铁出入口防排水体系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公开专利(CN112780299A)公开了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通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装置,其沿地铁出入口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立柱和拱梁;大管棚,其设置于地铁出入口通道的顶部;初期支护,其设置于支撑装置的内侧;防排水结构,其包括排水管道、外防水层、排水板和内防水层,排水管道设置于地铁出入口通道的底部;初期支护的外侧设有外防水层,内侧设有排水板;排水板的内侧设有内防水层;排水板与排水管道连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防排水结构加强整个车站出入口的防水性能,从而提高地铁出入口的耐用性和适用性。
[0004]但现有技术中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仅通过防排水结构中的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进行防水,防水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仅通过防排水结构中的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进行防水,防水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大管棚、防排水结构和增强防水结构,多干个所述支撑装置沿着出入口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大管棚,多个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初期支护,所述防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外防水层、排水板和内防水层,所述排水管道设置于出入口通道的底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设有所述外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的内侧设有所述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内侧设有所述内防水层,所述排水板上设有排水通道,且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
[0007]所述增强防水结构包括多个预制式防水内衬,所述内防水层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每个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均包括两个预制式墙板和管片式弧顶结构,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分别位于所述内防水层的内部的两侧,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板和卡接槽,所述预制式墙板的所述卡接板与相邻的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的所述卡接槽相适配,每个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凸块和弧形槽,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所述弧形凸块与相邻的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弧形槽相适配,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注
浆孔,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均填充有水溶性聚氨脂层。
[0008]其中,每个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弹性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
[0009]其中,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均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墙体远离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板,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墙体远离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卡板,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板,所述卡板靠近所述插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0010]其中,每个所述卡板和所述插接板上均设置有灌浆通孔。
[0011]其中,所述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还包括结构加强单元,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所述结构加强单元。
[0012]其中,每个所述结构加强单元均包括两个钢筋骨架,两个所述钢筋骨架均位于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并分别位于所述卡板的两侧。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步骤如下:
[0014]进行超前地质勘探与既有管线探测,探明地质信息,并确定既有管线的准确定位,并根据已探明的地质信息确定注浆加固方案,注浆加固地层;
[0015]在待开挖的地铁出入口通道的顶部施作所述大管棚,在所述大管棚的底部依次安装多个所述支撑装置;
[0016]采用CD法或CRD法开挖一段地铁出入口通道,在安装所述支撑装置的同时,依次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施作所述外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所述排水板和所述内防水层,并在地铁出入口通道的底部施作所述排水管道,将所述排水板上的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完成每个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初次防水结构的安装;
[0017]在每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内防水层的内部的两侧安装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在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设置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
[0018]通过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侧的所述注浆孔向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灌注水溶性聚氨脂,从而在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形成所述水溶性聚氨脂层,由于水溶性聚氨脂遇水后形成不透水的弹性胶状固结体,有良好的止水性能,能够很好的封堵渗漏点,不会破坏所述预制式墙板;
[0019]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完成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施工。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大管棚、防排水结构和增强防水结构,所述增强防水结构包括多个预制式防水内衬,每个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均包括两个预制式墙板和管片式弧顶结构,当完成每个所述支撑装置上的所述防排水结构的安装后,在每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内防水层的内部的两侧安装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在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设置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通过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侧的所述注浆孔向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灌注水溶性聚氨脂,从而在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形成所述水溶性聚氨脂层,由于水溶性聚氨脂遇水后形成不透水的弹性胶状固结体,有良好的止水性能,能够很好的封堵渗漏点,不会破坏所述预制式墙板,并配合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进一步增强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多个预制式防水内衬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预制式防水内衬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预制式墙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5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包括若干个支撑装置、初期支护、大管棚和防排水结构,多干个所述支撑装置沿着出入口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部均设置有所述大管棚,多个所述支撑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初期支护,所述防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道、外防水层、排水板和内防水层,所述排水管道设置于出入口通道的底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设有所述外防水层,所述初期支护的内侧设有所述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内侧设有所述内防水层,所述排水板上设有排水通道,且排水通道与所述排水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强防水结构;所述增强防水结构包括多个预制式防水内衬,所述内防水层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每个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均包括两个预制式墙板和管片式弧顶结构,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分别位于所述内防水层的内部的两侧,两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接板和卡接槽,所述预制式墙板的所述卡接板与相邻的所述预制式防水内衬的所述卡接槽相适配,每个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凸块和弧形槽,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所述弧形凸块与相邻的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弧形槽相适配,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注浆孔,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内部均填充有水溶性聚氨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片式弧顶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弹性密封条与所述密封槽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的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式墙板均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墙体远离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板,所述第二墙体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墙体远离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健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