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63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硫酸铜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铜含量的占比≥10%;S2.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S3.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硫酸铜制备工艺具有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硫酸铜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3]硫酸铜是铜化合物中的一种铜盐,用途广泛。目前国内生产硫酸铜的工艺方法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线路板刻液蚀中和后硫酸合成法,由于原料是线路板行业的废料,数量很大。
[0004]中国申请号CN202110080063.2公开了一种加压法生产高纯硫酸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往反应釜中加入A级或1#阴极铜,以及硫酸铜母液和浓硫酸;

.向反应釜内的化学液中灌注空气,使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加压后一部分铜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另一部分会生成硫酸亚铜,化学液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会释放热量,控制化学液温度在80~95℃,反应时间在6~8小时,产生硫酸盐沉淀物;

.过滤掉硫酸盐沉淀物和铜屑;

.把经过滤后的混合溶液加入双氧水并煮开,将硫酸亚铜转化成硫酸铜;

.对硫酸铜溶液执行自动化降温冷却,直到降温至室温,溶液中的硫酸铜结晶;

.过滤得到硫酸铜结晶体,然后进行烘干,烘干后得到最终的高纯硫酸铜产品,硫酸铜产品纯度高、品质好。但该方法中所使用到的生产设备繁多,且功能单一、选择低,以及无法生产大颗粒硫酸铜。但是,上述专利硫酸铜制备工艺还存在工艺复杂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10%;S2. 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S3. 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
[0007]优选的,在S3中,所述转速在50

80r/min范围内,所述温度在70

100℃范围内,pH值在0.1

0.5范围内,所述时间在0.5

2h范围内。
[0008]优选的,在S3中所述转速具体为65r/min。
[0009]优选的,在S3中所述温度具体为80℃。
[0010]优选的,在S3中所述pH值具体为0.3。
[0011]优选的,在S3中所述时间具体为1h。
[0012]优选的,在S4中,将所述二次结晶产品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硫酸铜产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先通过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生成碱式氯化铜,再通过碱式氯化铜与98%浓硫酸生成硫酸铜,以碱式氯化铜做为中间体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杂质(金属杂质和盐份)带到硫酸铜中,因此该工艺具有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10%。在该步骤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优选为20%、30%和40%。并且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若低于10%会影响后续的硫酸铜的生产。
[0016]S2. 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在该步骤中,控制反应条件,生成碱式氯化铜结晶,结晶生成到一定量时,放出结晶至抽滤槽内,抽滤,将结晶母液抽走后,用自来水和蒸汽冷凝水洗涤产品,采用三级逆流洗涤,浓洗涤液排走;结晶母液与浓洗涤液分类收集,分别转入铜铵回收处理工段进行铜与铵的回收处理。洗涤后的碱式氯化铜结晶经离心甩干后得到碱式氯化铜产品。
[0017]S3. 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在该步骤中,碱式氯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原理的化学式为,2Cu(OH)3Cl+3H2SO
4 = 3CuSO4+ CuCl2+6H2O。
[0018]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
[0019]优选的,在S3中,所述转速在50

80r/min范围内,所述温度在70

100℃范围内,pH值在0.1

0.5范围内,所述时间在0.5

2h范围内。
[0020]具体的,在S3中所述转速具体为65r/min。
[0021]具体的,在S3中所述温度具体为80℃。
[0022]具体的,在S3中所述pH值具体为0.3。
[0023]具体的,在S3中所述时间具体为1h。
[0024]具体的,在S4中,将所述二次结晶产品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硫酸铜产品。
[0025]为了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好的展示,提供以下实施例。
[0026]实施例1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为10%;S2. 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
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S3. 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65r/min的转速、80℃和pH值为0.3的条件下持续反应1h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
[0027]实施例2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为10%;S2. 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S3. 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65r/min的转速、80℃和pH值为0.3的条件下持续反应1.5h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
[0028]实施例3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为10%;S2. 将所述含铜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选取含铜蚀刻废液作为原料,其中,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中铜含量的占比≥10%;S2. 将所述含铜蚀刻废液与25%的氨水,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并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S3. 将S2中得到的所述碱式氯化铜作原料,加入98%浓硫酸和70%硫酸,比例在7∶3~8∶2,在预定的转速、温度和pH条件下持续反应预定时间后得到硫酸铜溶液,降到特定的温度得到一次结晶产品;S4.将S3中所述一次结晶产品作冷却结晶试验得到二次结晶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颗粒硫酸铜的新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转速在50

80r/min范围内,所述温度在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梁云陈海平王小洁邓文秀谢佩花王雨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