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42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压接模具,涉及端子压接模具技术领域,包括送料组件、主体组件、送料底板组件、滑块组件、压接切断组件和挂头组件,所述挂头组件和滑块组件配合在一起,所述送料组件、送料底板组件和主体组件配合在一起,所述压接切断组件配合在主体组件内部,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节流阀、送料组件安装板、双轴气缸、送料支架、调节螺钉、挡块、第一安装角架、第二安装角架、送料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送料爪和定位爪。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料带凸起的端子,可以像常规端子一样送料,又可以像特殊端子一样完美的实现切断要求,不再需要额外的动作,从而不但有效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证了压接质量的一致性。一致性。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压接模具
,具体是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
[0003]有一种端子,相邻两个之间不是像常规端子一样在绝缘一侧依靠平料带连接,而是靠一个凸起的料带连接,这使得在切断时不能像常规端子一样利用一个切断刀和一个切断刀座来实现,通常为了实现压接切断,会利用两个模具,一副用来根据需要裁切掉端子,两个、三个或者多个,另一副用来单压,从而完成切断压接过程。但这种实现方法的效率低,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亟待提高压接效率和压接质量的一致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端子压接模具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包括送料组件、主体组件、送料底板组件、滑块组件、压接切断组件和挂头组件,所述挂头组件和滑块组件配合在一起,所述送料组件、送料底板组件和主体组件配合在一起,所述压接切断组件配合在主体组件内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节流阀、送料组件安装板、双轴气缸、送料支架、调节螺钉、挡块、第一安装角架、第二安装角架、送料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送料爪和定位爪,所述挡块安装到送料组件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角架安装到挡块上,所述送料座右侧面和第二气缸相连后固定到第一安装角架上,所述定位爪与第二气缸中的缸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角架固定到双轴气缸的前部板上,所述送料座左侧面和第一气缸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到第二安装角架上,所述送料爪与第一气缸的缸杆固定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主体、左压板、右压板、定位条、左定位板、右定位板、底板、卸料器、卸料座、接近开关和开关压块,所述主体通过销钉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条位于两者之间,所述左压板和右压板均通过第二螺钉与主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左定位板和右定位板均通过第三螺钉与主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卸料座通过第四螺钉与主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卸料器位于卸料座内部,所述开关压块通过第五螺钉固定在卸料座上,所述接近开关位于开关压块内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送料底板组件包括送料定位板、送料底板、挡板、导料板和支撑板,所述挡板通过第六螺钉与送料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送料定位板通过第七螺钉与送料底板
固定在一起,所述导料板通过第八螺钉固定在送料定位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九螺钉与送料底板固定在一起。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弹性压块、下楔块、上楔块、固定块和触发片,所述弹性压块位于滑块内部,所述下楔块位于上楔块与滑块之间,所述上楔块通过第十螺钉与滑块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块通过第十一螺钉与滑块固定在一起,所述触发片通过第十二螺钉与滑块固定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接切断组件包括下凹模、推板、第三气缸、气缸安装板、退料架和切断冲头,所述推板位于下凹模内部,所述推板与第三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通过第十三螺钉固定在气缸安装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挂头组件包括微调刻度板、微调楔块组件、活动垫片组件、调整垫片、高度微调楔块、微调螺钉和微调座。
[0012]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端子压接模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送料组件、主体组件、送料底板组件、滑块组件、压接切断组件和挂头组件之间的配合,对于料带凸起的端子,可以像常规端子一样送料,又可以像特殊端子一样完美的实现切断要求,不再需要额外的动作,从而不但有效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证了压接质量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送料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送料组件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组件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送料底板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送料底板组件的分解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滑块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滑块组件的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压接切断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压接切断组件的分解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挂头组件的三维装配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挂头组件的分解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配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试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送料组件;101、节流阀;102、送料组件安装板;103、双轴气缸;104、送料支架;105、调节螺钉;106、挡块;107、第一安装角架;108、第二安装角架;109、送料座;110、第一气缸;111、第二气缸;112、送料爪;113、定位爪;2、主体组件;201、主体;202、左压板;203、右压板;204、定位条;205、左定位板;206、右定位板;207、底板;208、卸料器;209、卸料座;
210、接近开关;211、开关压块;3、送料底板组件;301、送料定位板;302、送料底板;303、挡板;304、导料板;305、支撑板;4、滑块组件;401、滑块;402、弹性压块;403、下楔块;404、上楔块;405、固定块;406、触发片;5、压接切断组件;501、下凹模;502、推板;503、第三气缸;504、气缸安装板;505、退料架;506、切断冲头;6、挂头组件;601、微调刻度板;602、微调楔块组件;603、活动垫片组件;604、调整垫片;605、高度微调楔块;606、微调螺钉;607、微调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

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包括送料组件1、主体组件2、送料底板组件3、滑块组件4、压接切断组件5和挂头组件6,挂头组件6和滑块组件4配合在一起,送料组件1、送料底板组件3和主体组件2配合在一起,压接切断组件5配合在主体组件2内部,通过送料组件1、主体组件2、送料底板组件3、滑块组件4、压接切断组件5和挂头组件6之间的配合,对于料带凸起的端子,可以像常规端子一样送料,又可以像特殊端子一样完美的实现切断要求,不再需要额外的动作,从而不但有效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证了压接质量的一致性。
[0016]送料组件1包括节流阀101、送料组件安装板102、双轴气缸103、送料支架104、调节螺钉105、挡块106、第一安装角架107、第二安装角架108、送料座109、第一气缸110、第二气缸111、送料爪112和定位爪113,调节节流阀101可以控制气流的大小,第一气缸110和第二气缸111都是单作用气缸,未通气的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包括送料组件(1)、主体组件(2)、送料底板组件(3)、滑块组件(4)、压接切断组件(5)和挂头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头组件(6)和滑块组件(4)配合在一起,所述送料组件(1)、送料底板组件(3)和主体组件(2)配合在一起,所述压接切断组件(5)配合在主体组件(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节流阀(101)、送料组件安装板(102)、双轴气缸(103)、送料支架(104)、调节螺钉(105)、挡块(106)、第一安装角架(107)、第二安装角架(108)、送料座(109)、第一气缸(110)、第二气缸(111)、送料爪(112)和定位爪(113),所述挡块(106)安装到送料组件安装板(102)上,所述第一安装角架(107)安装到挡块(106)上,所述送料座(109)右侧面和第二气缸(111)相连后固定到第一安装角架(107)上,所述定位爪(113)与第二气缸(111)中的缸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角架(108)固定到双轴气缸(103)的前部板上,所述送料座(109)左侧面和第一气缸(110)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110)固定到第二安装角架(108)上,所述送料爪(112)与第一气缸(110)的缸杆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压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2)包括主体(201)、左压板(202)、右压板(203)、定位条(204)、左定位板(205)、右定位板(206)、底板(207)、卸料器(208)、卸料座(209)、接近开关(210)和开关压块(211),所述主体(201)通过销钉与底板(207)固定在一起,所述定位条(204)位于两者之间,所述左压板(202)和右压板(203)均通过第二螺钉与主体(201)固定在一起,所述左定位板(205)和右定位板(206)均通过第三螺钉与主体(201)固定在一起,所述卸料座(209)通过第四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华胡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