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21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叠板机,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机架以及第二机架,输送机构以及接板机构分别设置于第一机架,输送机构高于所述接板机构设置,沿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在第二机架上设置辊筒输送机构及升降机构;叠板机还包括被动整板机构,所述被动整板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通过增加接板机构可实现板材从输送机构至辊筒位置的转移接收,升降机构中通过设置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第五气缸,其可以实现板材在堆叠一定的数量后下降一段行程,降低接板的高度,提高板材接收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板材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板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叠板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板材加工过程中,板材加工后需要叠板包装,但传统方式均是由人工来实现叠板包装,这种人工叠板的方式费时费力,还使得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因此根据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自动叠板机,例如专利号为CN20192179515.3,名称为一种高效正反数片叠板机,其包括机架、输送机构、翻板机构和叠板机构,通过上述机构可实现翻板和叠板,并且实现板材的计数叠板,但是上述叠板机存在问题如下:
[0003](一)上述叠板机所输送的板材在输送后容易出现多块板材无法对齐的情况,使得需要人工整理整齐之后才能进入后续包装程序,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4](二)板材在翻转之后输送容易出现板材破损的情况发生,影响板材的良品率,提高了企业对于板材破损后的返修率,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后续返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叠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叠板机,所述叠板机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机架以及第二机架,输送机构以及接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输送机构高于所述接板机构设置,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辊筒输送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叠板机还包括被动整板机构,所述被动整板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轴连接,所述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架;在所述第一轴承上连接多个第一同步轮,每个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轮,在所述同步带的内侧通过第一型材支撑,所述第一型材靠近第二同步轮的两侧连接侧板,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轮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侧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辊筒输送机构包括一对第三型材,每个所述第三型材上设置多个辊筒安装座,在相对的两个辊筒安装座之间连接辊筒转轴,所述辊筒转轴与辊筒连接,每个所述辊筒通过连接带连接链轮轴,所述链轮轴的外侧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板机构包括第四型材,所述第四型材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台安装座,所述滑台安装座固接于第一机架;过渡板的一端固接所述第四型材,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板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四型材固接;在所述第四型材上还间隔设置多组杆固定座,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杆固定座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板连接第一型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机架以及第四机架,所述第三机架固定于第二机架,所述第三机架的侧面固定气缸固定上板,所述气缸固定上板上开设多个第一贯通孔,第三气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气缸固定上板,所述第三气缸的另一端固定气缸固定下板,所述气缸固定下板上开设第二贯通孔,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相邻并且具有一端也与气缸固定下板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从第二贯通孔伸出并连接第三机架,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从第一贯通孔伸出并与第四机架连接,在靠近所述第四气缸处还设置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机架,所述第四机架通过第三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三机架,所述第五气缸的尾端连接所述第三机架,所述第四机架连接第五型材,在所述第五型材上设置多个方管安装座,每个所述方管安装座连接方管。
[0012]进一步的,每根所述方管的表面固接橡胶垫。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缸以及所述第四气缸的缸径大于所述第五气缸的缸径,所述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的伸缩行程总和与所述五气缸的伸缩行程相同。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机架的两侧还分别连接支架安装板,相邻支架安装板之间连接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连接多个压紧轮安装架,每个所述压紧轮安装架上可转动地连接压紧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被动整板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导轨,每个所述固定导轨上滑动连接多个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连接第一固定板,相邻第一固定板之间连接第二型材,在所述第二型材的一部分外侧连接多块第一板;在所述第二型材的另一部分外侧还连接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7](一)通过增加接板机构可实现板材从输送机构至辊筒位置的转移接收,升降机构中通过设置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第五气缸,其可以实现板材在堆叠一定的数量后下降一段行程,降低接板的高度,提高板材接收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板材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0018](二)进一步的,被动整板机构的设置使得板材在堆叠时能自动对齐,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全程不需要人工对齐,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企业对人力方面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接板机构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接板机构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辊筒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被动整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被动整板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叠板机中升降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8]附图中标记:1、输送机构;100、第一电机;101、第一链轮;102、第一链条;103、第二
链轮;104、张紧轮;105、第一轴;106、第一同步轮;107、同步带;108、第一型材;109、第一型材固定板;110、同步轮轴;111、侧板;112、第二同步轮;2、被动整板机构;200、固定导轨;201、第一滑台;202、第一固定板;203、第二型材固定板;204、第二型材;205、第一板;206、第一气缸固定板;207、第一气缸;208、第二板;3、辊筒输送机构;300、第三型材;301、辊筒安装座;302、辊筒;303、辊筒转轴;304、第二电机;305、连接皮带;306、链轮轴;307、第三链轮;308、第二链条;309、第四链轮;4、第一机架;5、第二机架;600、支架安装板;601、支架;602、压紧轮安装架;603、压紧轮;700、第二气缸;701、活动板;702、过渡板;703、第四型材;704、杆固定座;705、杆体;706、型材安装板;707、第二滑台;708、第一滑台导轨;709、滑台安装座;710、直线轴承;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板机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机架以及第二机架,输送机构以及接板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所述输送机构高于所述接板机构设置,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末端,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辊筒输送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叠板机还包括被动整板机构,所述被动整板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轴连接,所述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架;在所述第一轴承上连接多个第一同步轮,每个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轮,在所述同步带的内侧通过第一型材支撑,所述第一型材靠近第二同步轮的两侧连接侧板,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轮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侧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输送机构包括一对第三型材,每个所述第三型材上设置多个辊筒安装座,在相对的两个辊筒安装座之间连接辊筒转轴,所述辊筒转轴与辊筒连接,每个所述辊筒通过连接带连接链轮轴,所述链轮轴的外侧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板机构包括第四型材,所述第四型材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台安装座,所述滑台安装座固接于第一机架;过渡板的一端固接所述第四型材,所述过渡板的另一端通过活动板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四型材固接;在所述第四型材上还间隔设置多组杆固定座,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杆固定座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板连接第一型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机架以及第四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匠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