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制动装置、卷扬机和作业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66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卷扬机制动装置、卷扬机和作业机械,包括支架、闸带组件和驱动装置。支架和驱动装置设置在卷扬机主体或平台上,闸带组件环绕在卷筒的外侧,闸带组件的一端与卷扬机主体或平台连接,闸带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闸带组件的上半圆的外侧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提拉件。在驱动装置释放闸带组件的状态下,弹性提拉件提供的拉力使闸带组件与卷筒保持同心,且闸带组件与卷筒之间存在间隙,使卷筒可以正常转动。在驱动装置由拉紧闸带组件的状态释放闸带组件时,弹性提拉件迅速将闸带组件拉回到初始位置。闸带组件在初始状态时可以与卷筒保持同心,在制动过程中,可防止由于闸带组件的自重出现下垂偏磨的情况。偏磨的情况。偏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扬机制动装置、卷扬机和作业机械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卷扬机制动装置、卷扬机和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起重机上的卷扬机构,起升和落钩动作均由马达驱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马达正转将吊钩从高空中落下,吊钩挂住重物后,马达反转再进行起吊动作,此过程始终通过马达驱动,吊钩下放过程缓慢、耗时、效率低,而且浪费燃油。由于下落和起吊频繁,卷扬机经常性的正、反转,马达容易损坏,因此目前出现一种自由落钩式卷扬机。
[0003]自由落钩式卷扬机是让所吊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实现卷扬机在没有任何驱动力的作用下只依靠重物的自身重力带动其自由旋转,这样就需要卷扬机在带载自由下放过程中进行制动。
[0004]目前,自由落钩式卷扬机都采用接触式制动,接触式制动是通过操作闸带,使闸带内侧的衬片箍紧卷扬机的卷筒产生摩擦阻力制动。现有的衬片多使用普通纤维树脂,普通纤维树脂质地较软,长时间摩擦作用会使衬片出现磨损,进而使得所产生的制动力不准确,而且软质的普通纤维树脂在刹停时会产生类似刚性制动的效果,刹停速度较快,会对卷扬机造成冲击。
[0005]为了提高衬片的耐磨性能,也为了实现柔性制动,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使用硬质纤维树脂材料制作衬片的方案,但是硬质纤维树脂重量较大,在制动时会导致闸带开合不灵敏,而且会产生下垂偏磨的情况。
[0006]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有衬片的闸带重量较大,导致闸带开合不灵敏以及下垂偏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内容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卷扬机制动装置、卷扬机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闸带重量增加导致开合不灵敏以及下垂偏磨的缺陷。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卷扬机制动装置,用于为卷扬机主体的卷筒提供制动力,所述卷扬机主体设置在作业机械的平台上,包括支架、闸带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架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卷扬机主体上或均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闸带组件环绕在所述卷筒的外侧,所述闸带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主体或所述平台连接,所述闸带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闸带组件的上半圆的外侧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提拉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能够所述闸带组件箍紧或释放所述卷筒,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闸带组件释放所述卷筒时,所述弹性提拉件驱动所述闸带组件远离所述卷筒。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所述闸带组件包括第一闸带组件和第二闸带组件,所述第一闸带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闸带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闸带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卷扬机主体连接,所述第二闸带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
端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所述闸带组件包括闸带主体和硬质衬片,所述硬质衬片设置在所述闸带主体的靠近所述卷筒的一侧。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所述弹性提拉件为弹簧。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所述支架和所述闸带组件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弹簧的弹簧挂环。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在所述闸带组件的两侧还设置有弹性支撑架,所述弹性支撑架支撑在所述卷扬机主体或所述平台上。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卷扬机,包括卷扬机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卷扬机制动装置。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连接在所述卷扬机主体上,且覆盖在所述卷扬机制动装置的外侧。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制动装置的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主体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护罩的内侧。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卷扬机制动装置或如以上所述的卷扬机。
[0018]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用于为卷扬机主体的卷筒提供制动力,使卷扬机主体在自由落钩过程中实现刹停的效果,卷扬机主体设置在作业机械的平台上,该卷扬机制动装置包括支架、闸带组件和驱动装置。其中支架和驱动装置设置在卷扬机主体或平台上,闸带组件环绕在卷筒的外侧,闸带组件的一端与卷扬机主体或平台连接,闸带组件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闸带组件的上半圆的外侧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提拉件。由于闸带组件的上半圆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性提拉件,在驱动装置释放闸带组件的状态下,闸带组件通过弹性提拉件悬挂在支架上,弹性提拉件提供的拉力使闸带组件与卷筒保持同心,且闸带组件与卷筒之间存在间隙,使卷筒可以正常转动。在驱动装置驱动闸带组件箍紧卷筒进行制动时,弹性提拉件受拉发生形变,在驱动装置再次释放闸带组件时,弹性提拉件恢复形变迅速将闸带组件拉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制动装置,由于增加了弹性提拉件,使闸带组件在初始状态时可以与卷筒保持同心,且使卷筒与闸带组件之间保持间隙,在制动过程中,可以使闸带组件的内侧与卷筒之间的箍紧力平均分配,防止由于闸带组件的自重出现下垂偏磨的情况,而且在驱动装置释放闸带组件的同时,弹性提拉件可迅速拉回闸带组件,提高了闸带组件开合的灵敏度。
[0019]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和作业机械中,由于均具有如上所述的卷扬机制动装置,因此,同样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卷扬机侧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闸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卷筒;200:支架;310:第一闸带组件;311:闸带主体;312:硬质衬片;320:第二闸带组件;400:弹性提拉件;410:弹簧挂环;510:气缸;520:转动杆;530:固定杆;600:弹性支撑架;610:连接座;620:导向筒;630:挂钩;640:挂环;650:弹性件;700:护罩;710:盖板;800: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扬机制动装置,用于为卷扬机主体的卷筒(100)提供制动力,所述卷扬机主体设置在作业机械的平台(8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00)、闸带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架(200)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卷扬机主体上或均设置在所述平台(800)上,所述闸带组件环绕在所述卷筒(100)的外侧,所述闸带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卷扬机主体或所述平台(800)连接,所述闸带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闸带组件的上半圆的外侧与所述支架(200)之间设置有弹性提拉件(400);所述驱动装置用于能够所述闸带组件箍紧或释放所述卷筒(100),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闸带组件释放所述卷筒(100)时,所述弹性提拉件(400)驱动所述闸带组件远离所述卷筒(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扬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带组件包括第一闸带组件(310)和第二闸带组件(320),所述第一闸带组件(3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闸带组件(3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闸带组件(310)的第二端与所述卷扬机主体连接,所述第二闸带组件(320)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扬机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欣赵家浩罗炜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