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563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包括调节托举装置和稳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调节托举装置,调节托举装置可安装在自动化五轴磨床加工工位上,配合调节托举装置顶部安装的稳固装置来对工件进行托举稳固,稳固装置内可夹持管状工件和块状工作,在夹持管状工件时,可带着工件进行转动来实现旋转加工或者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调节托举装置内部安装有独立电机,电机驱动带轮组传动,来使得顶升机构进行往复顶升运动,运动过程中即可带着稳固装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持续接触到打磨机构,避免长时间接触造成精度降低,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测试加工,减少磨损。减少磨损。减少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五轴磨床配件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零部件的生产工艺也随之不断优化,由于市场的需求,对于大多数工业生产用的磨床而言,更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已经成为了零部件加工产业必须关注的问题,相比传统的三轴磨床,五轴磨床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五轴磨床使得工件的装夹变得容易,加工时无需特殊夹具,降低了夹具的成本,避免了多次装夹,提高加工精度,则需要用到专用于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来对工件进行快速的夹持;
[0003]中国专利:CN202011257713.8的一种减震恒温式五轴磨床,包括床身、X轴组件、砂轮和油冷组件、Z轴组件、研磨组件以及跟随托架;所述X轴组件和跟随托架均通过滑轨与床身活动连接,所述砂轮和油冷组件通过X轴组件与床身活动连接,所述床身上设置有储液槽,所述X轴组件与跟随托架位置相对应,所述X轴组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研磨组件通过Z轴组件与Y轴组件活动连接,所述Z轴组件通过Y轴组件与床身活动连接,所述研磨组件与跟随托架和X轴组件位置相对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恒温式五轴磨床,提高了刀具的质量使其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4]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工装对于夹持工件较为单一,功能单一,仅仅只能夹持块状工件,对于管件或者柱件需要更换工装,并且需要对管件角度调节时,均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影响加工的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或在测试加工时,需要工件长时间接触打磨机构,导致长时间停留造成加工深度过的以及提高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在加工时进行上下位置微调的调节托举装置,所述调节托举装置顶部四端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活动嵌入有导杆,导杆顶部连接用于对管状工件或块状工件进行快速稳固的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底部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托举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支撑的底板、安装在底板顶部左后端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背面输出轴外侧的主动带轮、套设于主动带轮外侧的同步带、设于同步带内另一端的从动带轮、固设于底板顶部右端前后位置的轴座、连接于两组轴座且背面连接于从动带轮的顶升机构、与顶升机构顶部相接的衔接板、贯穿于顶升机构内四端的导向杆、固设于衔接板底部两端的支座以及设于支座下端的弹簧,所述导向杆底部设于底板顶部,所述衔接板顶部与稳固装置相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座底部两端设置有凸杆,凸杆外侧挂接有弹簧,弹簧底部则通过螺
栓固定在底板顶部。
[0009]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于两组所述轴座内部且背面与从动带轮相接的传动轴、设于传动轴中部的偏心辊、设于偏心辊顶部的接触轮以及与接触轮两端进行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与衔接板相接。
[0010]优选的,所述偏心辊内下端与传动轴进行连接,传动轴转动偏心辊即进行偏心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稳固装置包括设于衔接板顶部的连接板、固设与连接板顶部的顶板以及安装在顶板顶部前后位置的夹件。
[0012]优选的,所述顶板内左右位置四端开设有导向槽,两组所述夹件对应导向槽进行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设于连接板顶部的外壳、设于外壳内左端的主动轮、套设于主动轮外侧的皮带、设于皮带内另一端的从动轮、安装在从动轮顶部的转动盘、铰接于转动盘内两端的拉杆以及铰接于拉杆另一端的滑杆,所述主动轮中部与第二电机输出轴相接滑杆外侧伸入进导向槽内与夹件相接。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左右两端各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顶部与滑杆底部相接。
[0015]优选的,所述夹件包括底部与滑杆相接的滑板、开设于滑板内两端的凹槽、设于凹槽内上下位置的贴合辊、固设于滑板侧面的侧板、固设于侧板内侧的压板以及设于侧板内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贯穿凹槽连接于下端所述贴合辊。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调节托举装置,调节托举装置可安装在自动化五轴磨床加工工位上,配合调节托举装置顶部安装的稳固装置来对工件进行托举稳固,稳固装置内可夹持管状工件和块状工作,在夹持管状工件时,可带着工件进行转动来实现旋转加工或者角度调节,无需人工手动调节,安全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调节托举装置内部安装有独立电机,电机驱动带轮组传动,来使得顶升机构进行往复顶升运动,运动过程中即可带着稳固装置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持续接触到打磨机构,避免长时间接触造成精度降低,也可以实现对工件的测试加工,减少磨损。
[0018]进一步的,弹簧的设置,其中弹簧设置有两组,分别通过支座安装在衔接板底部两端,可在衔接板进行上下运动时为其提供拉力,使其稳定的复位;
[0019]进一步的,顶升机构的设置,其中顶升机构内部的传动轴两端由轴座进行支撑,稳定性强,不会发生偏移,在传动轴中部则设置有偏心辊,可实现往复顶升运动,带着解除的接触轮受力上下运动;
[0020]进一步的,顶板的设置,其中顶板内置有带轮组,由电机驱动进行传动,传动后带着转动盘进行运动,来实现转动盘通过两组拉杆将滑杆进行拉动,拉动后实现顶部的两组夹件相对运动,对工件进行稳定的夹持;
[0021]进一步的,夹件的设置,其中夹件内部安装有可供夹持管件的贴合辊以及供块状工件夹持的平面位置,贴合辊可在夹持工件后由电机进行驱动,驱动下来实现管件的稳定转动进行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顶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夹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夹件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调节托举装置

1、套筒

2、导杆

3、稳固装置

4、第二电机

4a、底板

11、第一电机

12、主动带轮

13、同步带

14、从动带轮

15、轴座

16、顶升机构

17、衔接板

18、导向杆

19、支座

110、弹簧

111、传动轴

171、偏心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加工时进行上下位置微调的调节托举装置,所述调节托举装置顶部四端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活动嵌入有导杆,导杆顶部连接用于对管状工件或块状工件进行快速稳固的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底部左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托举装置包括用于进行支撑的底板、安装在底板顶部左后端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背面输出轴外侧的主动带轮、套设于主动带轮外侧的同步带、设于同步带内另一端的从动带轮、固设于底板顶部右端前后位置的轴座、连接于两组轴座且背面连接于从动带轮的顶升机构、与顶升机构顶部相接的衔接板、贯穿于顶升机构内四端的导向杆、固设于衔接板底部两端的支座以及设于支座下端的弹簧,所述导向杆底部设于底板顶部,所述衔接板顶部与稳固装置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底部两端设置有凸杆,凸杆外侧挂接有弹簧,弹簧底部则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化五轴磨床的快速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于两组所述轴座内部且背面与从动带轮相接的传动轴、设于传动轴中部的偏心辊、设于偏心辊顶部的接触轮以及与接触轮两端进行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顶部与衔接板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自动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良张月明张爱燕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良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