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489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淬火油池;所述淬火油池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内顶部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一侧连接有与所述抽气泵输出端配合连接的保温导管,所述保温导管的末端设置有工件预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淬火油池中经过淬火作业的高温油液回收处理,将其中热量回收存储于空气中,并且将需要进行加热升温处理的工件存储在保温运输箱内,每当保温运输箱移动到对应位置后,对应的保温导管便可依靠设置磁极相反的两块磁铁作用使得保温运输箱对应的对接管打开,以便于将回收有热量的空气注入保温运输箱内,对工件进行预热,并且保温运输箱在运输工件过程中可使得注入的热空气循环流动,以便于作用各个工件。以便于作用各个工件。以便于作用各个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淬火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系统或者生产线中,从加热炉被加热出来的零件需要进入淬火池内进行淬火,淬火池中一般装有油液,用于吸收淬火工件的热量,并且当油液使用超过一定温度时,需要对其降温,使其含有的热量排出;
[0003]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552380U,名称为一种余热回收的环保型淬火池,通过同轴设置的淬火池与热交换池,将高温工件淬火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交换池内的常温水吸收,通过集汽管将产生的大量蒸汽收集,通过冷凝管进入到蒸汽冷凝池,对淬火介质也进行了回收利用,不仅对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同时也对蒸汽进行了收集冷凝,大大改善了车间内的淬火环境,节能环保,该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该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对淬火池油液吸收的热量进行了回收,但是仅存储在水中,并没有及时有效地利用回收的热量,存储在蒸汽冷凝池内的热量在存储过程中很容易消耗,最终还是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淬火油池;所述淬火油池的内底部设置有油泵和进油喷头,所述淬火油池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一侧连接有与所述油泵输出端连接的进液管,所述回收箱的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进油喷头配合连接的回流导筒;所述回收箱的内顶部连接有抽气泵,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一侧连接有与所述抽气泵输出端配合连接的保温导管,所述回收箱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保温导管的末端设置有工件预热组件,所述工件预热组件包括输送导轨,所述输送导轨设置在所述回收箱的底部,所述输送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保温运输箱,所述保温运输箱上设置有热空气循环组件,所述保温运输箱底部一侧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远离保温运输箱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铁环,所述铁环一侧通过回弹铰链活动连接有封堵转片,所述封堵转片上嵌合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保温导管的末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块相对磁极相反的第二磁铁块;所述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液管顶端配合连接的摆动换热组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包括回气孔,所述回气孔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保温运输箱的内顶部,所述保温运输箱内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回气孔连通的连通腔,所述保温运输箱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配合连接的循环气泵,所述循环气泵的出气端竖直连接有与所述对接管连接的回气管,所述回气管末端设置有单向气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管的内侧设置有温度检测分流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分流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气管内侧,所述对接管的内底部水平连接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封堵转片之间连接有第二联动钢丝,所述保温运输箱靠近对接管的内壁上竖直开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上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对接管端口相配合的滑动封堵块,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末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封堵块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导管的末端边沿处连接有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的边沿为圆弧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导管的末端上侧水平连接有第二连接导轨,所述第二连接导轨上滑动设置有定位挡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换热组件包括分流盒,所述分流盒连接在所述进液管的底端,所述分流盒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的底部均竖直设置有与所述回流导筒对齐的螺旋换热管,所述螺旋换热管与对应的连接孔之间连接有弹性橡胶导套,所述分流盒内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扇;所述旋转扇与所述螺旋换热管之间配合连接的联动组件。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导轨,所述第一连接导轨连接在所述分流盒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接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架,所述滑架上等距连接有多个横杆,每个所述横杆上均连接有多个第一联动钢丝,每个所述螺旋换热管的顶部均连接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联动钢丝连接的凸杆,所述旋转扇的转轴端连接有推顶球,所述滑架上连接有与所述推顶球相配合的联动凸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组件包括气扇,所述气扇设置在所述回收箱的外壁上,所述回收箱内部连接有与所述气扇的输出端配合连接的环形气管,所述环形气管内圈等距开设有多个气孔,每个所述螺旋换热管均处于所述环形气管内圈位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收箱的内顶部设置有温度感应开关,所述抽气泵和气扇均与所述温度感应开关电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运输箱内部滑动穿插有抽屉板,所述抽屉板一端连接有与所述保温运输箱配合连接的封闭侧板,所述抽屉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滑轮,所述抽屉板上设置有透气组件;所述透气组件包括导气筒,所述导气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导气筒均匀分布在所述抽屉板上,每个所述导气筒的顶部成对连接有凸挡杆;每个所述导气筒均滑动穿插在所述抽屉板上,所述抽屉板底部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导气筒均连接的联动架,所述抽屉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联动架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将淬火油池中经过淬火作业的高温油液回收处理,将其中热量回收存储于空气中,并且将需要进行加热升温处理的工件存储在保温运输箱内,然后通过输送导轨移动至存储有热空气的回收箱所在位置,每当保温运输箱移动到对应位置后,对应的保温导管便可依靠磁极相反的两块磁铁相互作用,使得保温运输箱对应的对接管打开,以便于将含有热量的空气注入保温运输箱内,对工件进行预热,并且保温运输箱在运输工件过程
中可使得注入的热空气循环流动,以便于快速作用各个工件;
[0018]2、本专利技术保温运输箱内热空气循环流动过程中由于损耗不断降温达到设定温度时,便可自动打开对接管的外端口,并且使得对接管内端口关闭,以便于将经过工件之后,且温度低于设定数值的空气排出,避免低温空气再次作用到工件上后,影响预热后的工件;
[0019]3、本专利技术淬火油池中高温油液抽入回收箱内时,可分流至各个螺旋换热管中,依靠螺旋换热管将热量散失到回收箱内的空气中,并且在油液流动过程中可作用设置的旋转扇,使其转动,从而依靠其带动各个螺旋换热管摆动,以便于螺旋换热管中油液热量加速散失在周围空气中。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横杆和分流盒配合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环形气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淬火油池(1);所述淬火油池(1)的内底部设置有油泵(3)和进油喷头(2),所述淬火油池(1)的一侧设置有回收箱(5),所述回收箱(5)的内部一侧连接有与所述油泵(3)输出端连接的进液管(4),所述回收箱(5)的底部连接有与所述进油喷头(2)配合连接的回流导筒(12);所述回收箱(5)的内顶部连接有抽气泵(6),所述回收箱(5)的内部一侧连接有与所述抽气泵(6)输出端配合连接的保温导管(29),所述回收箱(5)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进气组件,所述保温导管(29)的末端设置有工件预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预热组件包括输送导轨(13),所述输送导轨(13)设置在所述回收箱(5)的底部,所述输送导轨(13)上滑动设置有保温运输箱(14),所述保温运输箱(14)上设置有热空气循环组件,所述保温运输箱(14)底部一侧连接有对接管(35),所述对接管(35)远离保温运输箱(14)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铁环(43),所述铁环(43)一侧通过回弹铰链活动连接有封堵转片(42),所述封堵转片(42)上嵌合设置有第一磁铁块(41),所述保温导管(29)的末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铁块(41)相对磁极相反的第二磁铁块(48);所述回收箱(5)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液管(4)顶端配合连接的摆动换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空气循环组件包括回气孔(25),所述回气孔(25)设置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保温运输箱(14)的内顶部,所述保温运输箱(14)内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回气孔(25)连通的连通腔(27),所述保温运输箱(1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27)配合连接的循环气泵(26),所述循环气泵(26)的出气端竖直连接有与所述对接管(35)连接的回气管(34),所述回气管(34)末端设置有单向气阀(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35)的内侧设置有温度检测分流组件,所述温度检测分流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44),所述温度传感器(44)设置在所述回气管(34)内侧,所述对接管(35)的内底部水平连接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44)电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3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9)的伸缩端与所述封堵转片(42)之间连接有第二联动钢丝(40),所述保温运输箱(14)靠近对接管(35)的内壁上竖直开设有条形滑槽(37),所述条形滑槽(37)上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对接管(35)端口相配合的滑动封堵块(36),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9)伸缩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联动杆(38),所述联动杆(38)的末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滑动封堵块(3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池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导管(29)的末端边沿处连接有弹性橡胶圈(49),所述弹性橡胶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新陈晓沈茂林刘达直胡朝辉张斌鲍刘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凤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