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40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包括车体;底架,安装至所述车体的上端面,其中,所述底架的两侧至少形成有呈断开结构的安装工位;脚蹬翻板结构,与所述安装工位构成连接;车厢,安装至所述底架;观察室,所述车厢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观察室安装至所述车厢顶部的开口,其中,所述观察室整体呈梯形结构,其具有钝角的端面与所述开口形成连接,其具有锐角的端面置于上方。该发明专利技术的钢制车厢的底架中部侧梁断开,断开处设置有脚蹬翻板装置,该装置上方设置车门,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厢内使用面积。梯形结构观察室不仅增大了观察视野,同时巧妙的减少了阳光照射时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装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

技术介绍

[0002]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铁路逐步取消守车及运转车长的工作,因此国内守车的发展几乎停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缅甸、毛里塔尼亚及苏丹等国家对守车仍有较大需要,因此,我国守车出口量也日益增多。
[0003]然而,既有出口守车均存在以下问题:为保证侧梁的结构完整,脚蹬设置在车辆四角,人员从车辆两侧端部上车,此时需要4套上下车装置,占据了大量室内面积;既有顶部观察型守车的顶部观察室均为长方型厢体配圆弧或人字形斜面车顶的结构,未考虑观察窗透光面积大带来的观察室内温度高问题;既有守车端、侧墙的板梁结构一般均采用四周满焊、中部段焊的焊接方式,该焊接方式由于焊缝总长度大,焊接热输入量大,造成墙板变形,车辆油漆后外观凹凸不平,很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底架(2),安装至所述车体(1)的上端面,其中,所述底架(2)的两侧至少形成有呈断开结构的安装工位(3);脚蹬翻板结构,与所述安装工位(3)构成连接,其中,所述脚蹬翻板结构位于车体(1)纵向中心线的两侧,并呈对称布置;车厢(4),安装至所述底架(2);观察室(5),所述车厢(4)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观察室(5)安装至所述车厢(4)顶部的开口,其中,所述观察室(5)整体呈梯形结构,其具有钝角的端面与所述开口形成连接,其具有锐角的端面置于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包括:侧梁(201),沿着所述车体(1)的纵向布置,其中,所述断开结构的安装工位(3)形成在两侧的侧梁(201)上;中梁(202),设置于所述侧梁(201)的中间;横梁(203),连接在所述侧梁(201)和所述中梁(202)之间;端梁(204),连接在所述侧梁(201)的端部;枕梁(205),连接于所述侧梁(201)和所述中梁(2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翻板结构包括:脚蹬(6),与所述侧梁(201)的底部构成螺栓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工位(3)的位置;翻板(7),所述翻板(7)与所述侧梁(201)形成销轴连接,所述翻板(7)能够沿着销轴连接点翻转,以将所述安装工位(3)盖覆或打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部上车的顶部瞭望型双层守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7)与所述侧梁(201)的销轴连接包括:圆销(8),所述圆销(8)具有弧形结构,其一端与所述侧梁(201)构成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板(7)的底部,所述翻板(7)能够沿着圆销(8)的转动点翻转到与底架(2)垂直的位置,以完全打开所述安装工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炯刘映安陆强贾罗云杨清帆余金凤魏清岭杨璨陶斌冯成礼王力张超德谷美娜钟晓峰张小霞张莉苹雷瀚翔唐子云甘俊林施山成程会霞赵寿鑫江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