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25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环形框分体;环形框分体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搭接端,相邻环形框分体的搭接端搭接于对应的连接端处以实现相邻的环形框分体的连接;环形框结构朝向司机室一侧为与司机室配合的第一斜面,环形框结构朝向头车车厢一侧为与头车车厢配合的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环形框结构具有多块彼此连接的环形框分体,以多个环形框分体组成能够与司机室和头车车厢配合的斜面结构,同时,多块环形框分体的组成能够从工艺角度更容易形成满足司机室和头车车厢安装要求的斜面,形成17块分块,单独加工和组合,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客车司机室与头车车厢的连接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轨道客车司机室与头车车厢的连接面为斜面的环形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司机室与头车车厢相接的面为直面连接,司机室相连接的环形框为二维造型,在生产工艺上相对简单。只需要一种铝型材弯曲成形。
[0003]但是,当司机室断面结构设计为斜面时,环形框如果采取传统的型材,将无法实现二维的设计和生产。
[000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轨道客车司机室与头车车厢的连接面为斜面的环形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多块环形框分体组合围成、一侧与司机室蒙皮搭接,另一侧与头车车厢的连接板连接以实现轨道客车司机室与头车车厢的连接面为斜面的连接结构的环形框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该环形框结构固定于司机室和头车车厢之间,所述环形框结构包括:
[0008]多块依次连接的环形框分体;
[0009]所述环形框分体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搭接端,相邻所述环形框分体的搭接端搭接于对应的连接端处以实现相邻的环形框分体的连接;
[0010]所述环形框结构朝向所述司机室一侧为与所述司机室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环形框结构朝向所述头车车厢一侧为与所述头车车厢配合的第二斜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框分体包括:<br/>[0012]型材框体;
[0013]形成于所述型材框体长度方向一端的所述连接端;以及
[0014]形成于所述型材框体长度方向另一端的所述搭接端;
[0015]所述连接端向内弯曲地形成为弯折体,且所述弯折体与所述型材框体连接处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
[0016]所述弯折体与所述型材框体的连接处形成为搭接空间;
[0017]相邻所述环形框分体的搭接端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搭接空间内并与相邻的所述环形框分体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型材框体的两侧为侧板,两块侧板分别为内侧板和外侧板;
[0019]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连接有支撑肋;
[0020]所述外侧板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司机室一侧具有第一外侧板槽,所述外侧的外侧面
靠近所述头车车厢一侧具有第二外侧板槽;
[0021]所述环形框结构与司机室配合时,所述司机室的蒙皮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外侧板槽内并形成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司机室的搭接;
[0022]所述环形框结构与所述头车车厢配合时,所述头车车厢的连接板部分嵌入所述第二外侧板槽内以形成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头车车厢的搭接;
[0023]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头车车厢的外周面固连。
[0024]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框结构包括17块所述环形框分体;
[0025]17块环形框分体包括位于所述环形框结构两端部的端部环形框分体、以及位于所述环形框结构中部区域的15块中部环形框分体。
[0026]进一步的,所述端部环形框分体靠近所述中部环形框分体一端为所述连接端;
[0027]所述端部环形框分体远离所述中部环形框分体一端与车厢底部结构连接;
[0028]所述端部环形框分体远离所述中部环形框分体一端的内侧板向内凹陷以形成为与所述车厢底部结构配合的底部配合槽。
[0029]进一步的,15块所述中部环形框分体依次分为:
[0030]与一端的所述端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第一中部环形框分体,与另一端的所述端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第二中部环形框分体;
[0031]与所述第一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三中部环形框分体,与所述第二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四中部环形框分体;
[0032]与所述第三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五中部环形框分体,与所述第四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六环形框分体;
[0033]与所述第五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七中部环形框分体,与所述第六中部环形框分体连接的两块第八中部环形框分体;以及
[0034]连接所述第七中部环形框分体和所述第八中部环形框分体的第九中部环形框分体。
[003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的环形框结构具有多块彼此连接的环形框分体,以多个环形框分体组成能够与司机室和头车车厢配合的斜面结构,同时,多块环形框分体的组成能够从工艺角度更容易形成满足司机室和头车车厢安装要求的斜面,形成17块分块,单独加工和组合,降低加工难度。
[0037]本技术的环形框结构相邻的环形框分体采用搭接端和连接端的搭接后焊接成型,生产制造方便,且能够根据司机室和头车车厢的斜面形式和整体尺寸进行调整,通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与司机室和头车车
厢配合结构爆炸图;
[00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的环形框分体的布置图;
[00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的环形框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的相邻环形框分体的连接结构放大图;
[004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的端部环形框分体的结构放大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0、司机室;20、头车车厢;21、连接板;30、环形框结构;
[0047]300、端部环形框分体;
[0048]31、第一中部环形框分体;32、第二中部环形框分体;33、第三中部环形框分体;34、第四中部环形框分体;35、第五中部环形框分体;36、第六中部环形框分体;37、第七中部环形框分体;38、第八中部环形框分体;39、第九中部环形框分体;
[0049]1、环形框分体;
[0050]101、内侧板;102、外侧板;103、连接端;104、搭接端;105、第一外侧板槽;106、第二外侧板槽;107、底部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52]参见图1至图6所示;
[0053]本实施例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该环形框结构30固定于司机室10和头车车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形框结构(30)固定于司机室(10)和头车车厢(20)之间,所述环形框结构(30)包括:多块依次连接的环形框分体(1);所述环形框分体(1)一端为连接端(103),另一端为搭接端(104),相邻所述环形框分体(1)的搭接端(104)搭接于对应的连接端(103)处以实现相邻的环形框分体(1)的连接;所述环形框结构(30)朝向所述司机室(10)一侧为与所述司机室(10)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环形框结构(30)朝向所述头车车厢(20)一侧为与所述头车车厢(20)配合的第二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框分体(1)包括:型材框体;形成于所述型材框体长度方向一端的所述连接端(103);以及形成于所述型材框体长度方向另一端的所述搭接端(104);所述连接端(103)向内弯曲地形成为弯折体,且所述弯折体与所述型材框体连接处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弯折体与所述型材框体的连接处形成为搭接空间;相邻所述环形框分体(1)的搭接端(104)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搭接空间内并与相邻的所述环形框分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组司机室环形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框体的两侧为侧板,两块侧板分别为内侧板(101)和外侧板(102);所述内侧板(101)和所述外侧板(102)之间连接有支撑肋;所述外侧板(102)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司机室(10)一侧具有第一外侧板槽(105),所述外侧板(102)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头车车厢(20)一侧具有第二外侧板槽(106);所述环形框结构(30)与司机室(10)配合时,所述司机室(10)的蒙皮部分嵌入所述第一外侧板槽(105)内并形成所述外侧板(102)与所述司机室(10)的搭接;所述环形框结构(30)与所述头车车厢(20)配合时,所述头车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光周亚瑞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城际轨道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