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87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涉及陶瓷动片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安装有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组件内部的动力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有密封壳、工作板、限位孔、缺槽、活动板、正磁条、负磁条、连接条、导向条、夹紧条和导向槽,所述工作板滑动连接于密封壳的内部,且限位孔开设于限位孔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动工作板进入外壳组件内部时,自动对陶瓷动片夹紧,预防打磨时出现滑动的情况,减少外部人员操作,间接性的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取出工作板时,通过毛刷辊对工作台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减少人员接触,且预防灰尘被呼吸进入体内的情况。被呼吸进入体内的情况。被呼吸进入体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动片处理
,具体为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动片是水龙头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水龙头的功能实现和质量。现有的陶瓷动片主要有橡胶动片、不锈钢动片和陶瓷动片等三种类型,其中陶瓷动片应用最为广泛。
[0003]陶瓷动片铸造生产时,由于模具的磨损、造型时砂型的损坏、合箱时砂芯错位等原因,都会造成陶瓷动片壁厚不均、表面缺陷及铸造披缝等问题,而这些铸造缺陷都是铸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多陶瓷动片形状都是不规则的,现在都是采用打磨处理方法,以获得较好的表面光洁度。
[0004]现有的打磨设备在对陶瓷动片进行加工时固定效果较差,导致陶瓷动片在加工过程中易发生滑动,极易发生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安装有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组件内部的动力组件;外壳组件包括有密封壳、工作板、限位孔、缺槽、活动板、正磁条、负磁条、连接条、导向条、夹紧条和导向槽,所述工作板滑动连接于密封壳的内部,且限位孔开设于限位孔的上表面,所述缺槽开设于工作板的底端且位于工作板的外侧,所述导向条安装于缺槽内部且末端延伸出缺槽下方,所述夹紧条套接于导向条的顶部且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部,且夹紧条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条相吻合的导向槽,所述连接条顶部与导向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固定与连接条的端部,所述正磁条镶嵌与活动板的底端,所述负磁条设于正磁条的下方。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工作板进入外壳组件内部时,自动对待打磨的陶瓷动片夹紧,预防打磨时出现滑动,同时间接性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取出时自动对工作板表面进行清理灰尘,减少人员接触出现灰尘被呼吸进入体内的情况。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密封板、毛刷辊、单向齿轮、碎屑框、齿条和弹簧,所述密封板位于密封壳的前侧表面且与工作板端部固定,所述毛刷辊转动安装于密封壳的内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毛刷辊对工作板表面进行清理打磨的灰尘,减少人员接触的灰尘量。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齿轮固定于毛刷辊的两端,所述齿条固定于工作板的一侧且与单向齿轮咬合连接,所述碎屑框滑动安装于密封壳的内壁底端且延伸出
密封壳的外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工作板伸出,在单向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下实现毛刷辊转动,对其工作板表面进行清理灰尘,以及碎屑框对灰尘集中处理,方便人工取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与工作板底部连接有多组弹簧,所述负磁条底端与碎屑框顶部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对活动板实现往复升降,且对负磁条提供固定点,以确保对活动板产生向下的吸附力。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位于夹紧条的两侧设有两组扇形片,且扇形片的外壁与限位孔内壁固定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陶瓷动片提供支撑点,确保精准的夹持固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板的内壁套设有基杆,且基杆的一端延伸出工作板外侧且与密封壳内壁固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作板提供导向,使之实现直线移动效果。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槽的内壁开设有与夹紧条相吻合的盲孔,且缺槽的一侧开设有与工作板接通的通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夹紧条按照预设的轨迹移动,精准的对陶瓷动片进行夹持。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打磨盘,所述电机安装于密封壳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密封壳内部且连接有打磨盘。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陶瓷动片表面打磨,使之达到合格的标准。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推动工作板进入外壳组件内部时,自动对陶瓷动片夹紧,预防打磨时出现滑动的情况,减少外部人员操作,间接性的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取出工作板时,通过毛刷辊对工作台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减少人员接触,且预防灰尘被呼吸进入体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组件剖开立体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板的剖开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板的部分仰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4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工作板剖开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图连接条与基杆的连接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中:100、支撑台;200、外壳组件;300、动力组件;
[0033]210、密封壳;220、密封板;230、毛刷辊;231、单向齿轮;240、碎屑框;250、工作板;251、齿条;252、限位孔;2521、扇形片;253、基杆;254、缺槽;260、活动板;261、正磁条;262、负磁条;263、弹簧;270、连接条;271、导向条;272、夹紧条;273、导向槽;
[0034]310、电机;320、打磨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7]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如图1

8所示,包括支撑台100,支撑台100顶部安装有外壳组件200,外壳组件200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组件200内部的动力组件300;
[0038]外壳组件200包括有密封壳210、工作板250、限位孔252、缺槽254、活动板260、正磁条261、负磁条262、连接条270、导向条271、夹紧条272和导向槽273,工作板250滑动连接于密封壳210的内部,且限位孔252开设于限位孔252的上表面,缺槽254开设于工作板250的底端且位于工作板250的外侧,导向条271安装于缺槽254内部且末端延伸出缺槽254下方,夹紧条272套接于导向条271的顶部且一端延伸至限位孔252内部,且夹紧条272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条271相吻合的导向槽273,连接条270顶部与导向条271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板260固定与连接条270的端部,正磁条261镶嵌与活动板260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0)顶部安装有外壳组件(200),所述外壳组件(200)的顶部安装有延伸至外壳组件(200)内部的动力组件(300);外壳组件(200)包括有密封壳(210)、工作板(250)、限位孔(252)、缺槽(254)、活动板(260)、正磁条(261)、负磁条(262)、连接条(270)、导向条(271)、夹紧条(272)和导向槽(273),所述工作板(250)滑动连接于密封壳(210)的内部,且限位孔(252)开设于限位孔(252)的上表面,所述缺槽(254)开设于工作板(250)的底端且位于工作板(250)的外侧,所述导向条(271)安装于缺槽(254)内部且末端延伸出缺槽(254)下方,所述夹紧条(272)套接于导向条(271)的顶部且一端延伸至限位孔(252)内部,且夹紧条(272)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条(271)相吻合的导向槽(273),所述连接条(270)顶部与导向条(27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60)固定与连接条(270)的端部,所述正磁条(261)镶嵌与活动板(260)的底端,所述负磁条(262)设于正磁条(26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动片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200)还包括密封板(220)、毛刷辊(230)、单向齿轮(231)、碎屑框(240)、齿条(251)和弹簧(263),所述密封板(220)位于密封壳(210)的前侧表面且与工作板(250)端部固定,所述毛刷辊(230)转动安装于密封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节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