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44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它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模芯、第一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第三连接凹槽、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塑胶模具内腔大小的可调节功能,使得在单个模具下也能够加工多种不同尺寸的产品,极大地扩大了塑胶模具的使用范围,实用性能大大增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划时代的意义。划时代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生产
,尤其是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0003]目前,现有的塑胶模具在应用领域上还是较为广泛的,但是,在使用功能上还较为局限,主要体现在:模芯所形成的内腔不能实现可调节大小的功能,导致注塑模具只能单个适应某一尺寸的注塑产品,进而缩小了注塑模具的应用范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通过改进后,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模芯、第一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第三连接凹槽、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下模体的内底面两端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模芯,所述连接模芯由连接底板、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组成,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面前后端分别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所述连接底板、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和第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模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包括第一凹槽连接板、第一底板、第二凹槽连接板、第一前侧板、第三凹槽连接板、第一后侧板和调节气缸,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凹槽连接板,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凹槽连接板,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侧板,所述第三连接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凹槽连接板,所述第三凹槽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后侧板,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前后端分别与第一前侧板以及第一后侧板一体成型连接,所述下模体的右侧面外壁且正对第一凹槽连接板固定安装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上的推杆端连通下模体与第一
凹槽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板截面呈反L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壳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上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顶升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块的顶面连通连接底板设置,所述顶升块的顶面与连接底板的顶面齐平。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体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连通上模体以及第二内腔调节机构上的连接底板并固定在连接底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之间形成内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右侧面均设置有散热通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能够实现塑胶模具内腔大小的可调节功能,使得在单个模具下也能够加工多种不同尺寸的产品,极大地扩大了塑胶模具的使用范围,实用性能大大增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A中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的示意图(俯视)。
[0018]图中,1、底壳;2、下模体;3、上模体;4、支架;5、第一连接凹槽;6、第二连接凹槽;7、第三连接凹槽;8、连接底板;9、连接前侧板;10、连接后侧板;11、第一凹槽连接板;12、第一底板;13、第二凹槽连接板;14、第一前侧板;15、第三凹槽连接板;16、第一后侧板;17、调节气缸;18、顶升气缸;19、顶升块;20、进料管;21、内腔;22、散热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它包括底壳1,所述底壳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模体2,所述下模体2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体3,所述下模体2和上模体3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包括支架4、连接模芯、第一连接凹槽5、第二连接凹槽6、第三连接凹槽7、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下模体2的内底面两端均通过支架4固定连接有连接模芯,所述连接模芯由连接底板8、连接前侧板9和连接后侧板10组成,所述连接底板8的顶面前后端分别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前侧板9和连接后侧板10,所述连接底板8、连接前侧板9和连接后侧板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5、第二连接凹槽6和第三连接凹槽7,所述连接模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包括第一凹槽连接板11、第一底板12、第二凹槽连接板13、第一前侧板14、第三凹槽连接板15、第一后侧板16和调节气缸17,所述第一连接凹槽5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凹槽连接板11,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12,所述第二连接凹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凹槽连接板13,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板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侧板14,所述第三连接凹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凹槽连接板15,所述第三凹槽连接板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后侧板16,所述第一底板12的顶面前后端分别与第一前侧板14以及第一后侧板16一体成型连接,所述下模体2的右侧面外壁且正对第一凹槽连接板11固定安装有调节气缸17,所述调节气缸17上的推杆端连通下模体2与第一凹槽连接板11固定连接。
[0021]所述第一底板12截面呈反L型。可以理解,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上的第一底板12结构截面分别为正反L型,该设计的目的是配合连接底板8和第一连接凹槽5的结构设置。
[0022]所述底壳1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升气缸18,所述顶升气缸18上的推杆端固定连接有顶升块19。可以理解,顶升气缸18和顶升块19主要用于塑胶凝固后,将其顶出,进而便于取出。
[0023]所述顶升块19的顶面连通连接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内腔大小可调节的高精度塑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下模体,所述下模体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模体,所述下模体和上模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和第二内腔调节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一内腔调节机构包括支架、连接模芯、第一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第三连接凹槽、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下模体的内底面两端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模芯,所述连接模芯由连接底板、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组成,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面前后端分别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所述连接底板、连接前侧板和连接后侧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第二连接凹槽和第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模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所述第一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和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除安装位置外其他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二内腔连接调节板机构包括第一凹槽连接板、第一底板、第二凹槽连接板、第一前侧板、第三凹槽连接板、第一后侧板和调节气缸,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凹槽连接板,所述第一凹槽连接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底板,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凹槽连接板,所述第二凹槽连接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前侧板,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磊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