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和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10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包括下底盘和支撑梁,所述下底盘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梁设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且所述支撑梁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梁之间相隔预设距离;所述支撑梁设有相对的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上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下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下折边通过缓冲垫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相连接。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证结构设置合理,降低空间占用率的优点。占用率的优点。占用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和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和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梯的底盘下部常需设有下梁,以提供支撑与缓冲作用。然而,下梁的设置不仅加重了电梯的重量,而且其会占用电梯井道底坑的空间,导致目前对电梯井道底坑的深度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
[0003]进一步,虽然目前有部分电梯采用了在电梯的底盘内设置下梁的结构设置,但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无法对电梯整体提供支撑与缓冲作用,大幅降低了电梯安全性,不利于产品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能够保证结构设置合理,并降低空间占用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包括下底盘和支撑梁,所述下底盘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梁设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且所述支撑梁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梁之间相隔预设距离;
[0006]所述支撑梁设有相对的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上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下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
[0007]所述下折边通过缓冲垫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相连接,所述缓冲垫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由所述下折边的边缘处沿所述下折边的宽度方向至另一所述支撑梁下折边的边缘处的合计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垫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折边的长度,且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下折边的中部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所述第一框边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框边和所述支撑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框边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框边和所述支撑梁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梁沿所述第一框边的中部对称设置,且所述支撑梁之间相隔的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框边长度的1/4

1/2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框边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支撑梁伸入所述安装凹槽内,且所述上折边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下折边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另一内壁相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下底盘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框边的下部,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支撑梁之间;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框边、下折边依次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0014]优选地,所述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还包括上底盘,所述上底盘和所述下底盘之间通过减震胶相连接。
[0015]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包括上述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
[0016]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所述下底盘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梁设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以将支撑梁集成在下底盘内,从而减轻电梯的重量,并降低空间占用率,且所述支撑梁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梁之间相隔预设距离,以加强下底盘的承重性能,实现对电梯整体的支撑效果。
[0018]其中,所述支撑梁设有相对的上折边和下折边,以保证结构稳固,并进一步加强下底盘的承重性能,并且,所述支撑梁的上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上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提高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使各支撑梁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支撑承重;
[0019]同时,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通过缓冲垫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相连接,使各支撑梁能够经由缓冲垫以相互配合共同缓冲,以增强支撑梁的缓冲作用,且所述缓冲垫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由所述下折边的边缘处沿所述下折边的宽度方向至另一所述支撑梁下折边的边缘处的合计距离,以提供对电梯整体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产品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的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24]结合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包括下底盘2以及支撑梁3;
[002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所述下底盘2设有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梁3设在所述支撑框架21内,以将支撑梁3集成在下底盘2内,从而减轻电梯的重量,并降低空间占用率,且所述支撑梁3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梁3之间相隔预设距离,以加强下底盘2的承重性能,实现对电梯整体的支撑效果。
[0026]其中,所述支撑梁3设有相对的上折边31和下折边32,以保证结构稳固,并进一步加强下底盘2的承重性能,并且,所述支撑梁3的上折边31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3的上折边31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支撑梁3的下折边32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3的下折边32的延伸方向相反,提高支撑梁3结构的合理性,使各支撑梁3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支撑承重;
[0027]同时,所述支撑梁3的下折边32通过缓冲垫4与另一所述支撑梁3的下折边32相连接,使各支撑梁3能够经由缓冲垫4以相互配合共同缓冲,以增强支撑梁3的缓冲作用,且所
述缓冲垫4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由所述下折边32的边缘处沿所述下折边32的宽度方向至另一所述支撑梁3下折边32的边缘处的合计距离,以提供对电梯整体的缓冲效果,从而提高产品安全性。
[0028]进一步,所述缓冲垫4位于所述下折边32的中部位置,以便于缓冲垫4提供对电梯整体的缓冲效果,且所述缓冲垫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折边32的长度,在保证具有足够的缓冲效果的同时,节省材料和设置空间。
[0029]更进一步,下底盘2的支撑框架21通常包括第一框边211和第二框边212,所述第一框边211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框边212沿第二方向设置,因此,为使支撑框架21的结构更为稳固,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支撑梁3也可与第二框边212一同沿第二方向设置,使所述第一框边21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框边212和所述支撑梁3相连接,以使支撑梁3能够与第二框边212共同配合支撑电梯。
[0030]优选地,所述支撑梁3沿所述第一框边211的中部对称设置,以提高支撑框架21整体的结构稳固性,从而提升支撑框架21对电梯整体的支撑能力,使支撑框架21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更佳地,所述支撑梁3之间相隔的预设距离为所述第一框边211长度的1/4

1/2,支撑梁3随着电梯尺寸的增大而逐渐相互远离,以达到对电梯整体更好的支撑效果。
[003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盘和支撑梁,所述下底盘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梁设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且所述支撑梁为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梁之间相隔预设距离;所述支撑梁设有相对的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上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上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下折边的延伸方向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下折边通过缓冲垫与另一所述支撑梁的下折边相连接,所述缓冲垫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由所述下折边的边缘处沿所述下折边的宽度方向至另一所述支撑梁下折边的边缘处的合计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下折边的中部位置,且所述缓冲垫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折边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所述第一框边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框边和所述支撑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框边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框边和所述支撑梁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电梯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友黄子良邓永均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