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162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A柱上充分保护步行者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具备从前机盖(104)的下方向挡风玻璃(108)膨胀展开的气囊垫(114)。气囊垫(114)具有:主腔室(118),其至少覆盖挡风玻璃(108)的下部;柱腔室(120),其设置在主腔室(118)的车宽方向的两端并覆盖A柱(110);分隔壁(122),其分隔开主腔室(118)和柱腔室(120);内排气口(128),其贯通分隔壁(122)且可供气体通过;桥架(164),其架设在内排气口(128);贴片(130),其安装在分隔壁(122)的柱腔室(120)侧覆盖内排气口(128),并且其一部分能够从分隔壁(122)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从车辆的前机盖的下方向挡风玻璃膨胀展开的气囊垫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与约束车内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不同的安全气囊装置,开发有一种保护车外步行者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主要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结构为,当设置在车辆的前部等的传感器检测到与步行者的接触时,气囊垫向挡风玻璃等可能与步行者的身体相接触的部位膨胀展开。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中,为了防止步行者与刚性强的A柱5相接触,在安全气囊11上设置覆盖A柱5的柱覆盖部11b。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将安全气囊11的主部11a和柱覆盖部11b用分区布料20隔开,在该分区布料20的气体通过用开口23上设置成为止回阀的系带40,从而将柱覆盖部11b的压力保持得较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

1712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但是,专利文献1的分区布料20由于开设有气体通过用开口23,所以在施加力时有可能伸长。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9(a)中,当上侧面板15和下侧面板16由于气体的压力而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分区布料20向上下方向被拉伸。此时,如果分区布料20过度延伸,则有时系带40会突出而难以离开气体通过用开口23。若系带40难以离开气体通过用开口23,则气体向柱覆盖部11b的流入受到阻碍,从而在A柱5上无法充分地保护步行者。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A柱上能够充分保护步行者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
[0010]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的代表性结构为,其具备从车辆的前机盖的下方向挡风玻璃膨胀展开的气囊垫和向气囊垫供给气体的充气器,该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气囊垫具有,主腔室,其从充气器接收气体而膨胀展开,并至少覆盖挡风玻璃下部;柱腔室,其设置在主腔室的车宽方向的两端,从主腔室接受气体而膨胀展开,并覆盖A柱;分隔壁,其分隔主腔室和柱腔室;内排气口,其贯通分隔壁可供气体通过;桥架,其架设在内排气口;贴片,其安装在分隔壁的柱腔室侧并覆盖内排气口,其一部分能够从分隔壁分离。
[0012]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内排气口上架设有桥架,因此能够抑制内排气口的扩展,并且还能够抑制分隔壁和贴片伸长。由此,例如在分隔壁被向规定的方向拉伸的情况下,能够
防止贴片伸长而绷紧,因此能够保持贴片的松弛。即,如果是上述结构,则能够将贴片保持在可从分隔壁分离的状态,由此能够实现柱腔室顺畅的膨胀展开,以及对步行者的充分保护。
[0013]上述主腔室,其特征在于,从充气器接收气体而膨胀展开,呈向车宽方向延伸以至少覆盖挡风玻璃下部并的状态,柱腔室从主腔室接受气体而膨胀展开,呈从主腔室的车宽方向两侧沿着A柱延伸至车辆车门后视镜的车辆后方的状态,分隔壁设置在第一虚拟线与第二虚拟线之间的范围内,该第一虚拟线从气囊垫的后边缘中的自主腔室到柱腔室的规定部位形成的内角处向车辆前方延伸,该第二虚拟线沿着车门后视镜后端向车宽方向延伸。
[0014]上述气囊垫中的从第一虚拟线到第二虚拟线的范围是覆盖车辆的机盖的两侧的端部、A柱、甚至车门后视镜等车辆的前部部分中刚性强的部分的范围。通过在该范围内设置分隔壁来保持柱腔室的膨胀压力,由此能够充分防止步行者与A柱或车门后视镜等刚性强的部分相接触。
[0015]上述主腔室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前机盖的后端附近的上侧相重叠而膨胀展开。通过该结构的主腔室也可以适当地保护步行者。
[0016]所述贴片可以具有能够从分隔壁分离的松弛部分。贴片可通过使松弛部分离开分隔壁来适当地将气体通过。
[0017]上述贴片的松弛部分也可以形成如下状态,即将贴片中隔开规定间隔的至少两处,安装在分隔壁上的、间隔比所述间隔短的两处。通过该结构,能够适当地实现有松弛部分的贴片。
[0018]上述桥架也可以设置成在气囊垫膨胀展开时将内排气口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通过该结构的桥架,能够防止内排气口和分隔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0019]上述桥架也可以设置成在气囊垫膨胀展开时将内排气口沿上下一分为二。通过该结构的桥架,能够防止内排气口和分隔壁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0020]上述桥架也可以设置成在内排气口内交叉的形状。通过该结构的桥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内排气口和分隔壁的不测变形。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在A柱上能够充分保护步行者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的概要的图。
[0024]图2是例示出了从上方放大图1(a)的气囊垫的车宽方向左侧的图。
[0025]图3是从各方向例示出了图2的气囊垫的分隔壁的图。
[0026]图4是图3的气囊垫中的步行者被约束时的示意图。
[0027]图5是例示出了图3(a)的分隔壁的各个变形例的图。
[0028]图6是例示出了图2的气囊垫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是便于理解专利技术的例示,除非另有说明,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另
外,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专利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0030]图1是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的概要的图。图1(a)是例示出了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工作前的车辆的图,图1(b)是例示出了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工作时的车辆的图。在这些图1的其他各图中,车辆的前后方向分别用箭头F(F o r w a r d)、B(B a c k)来进行例示,车宽方向的左右分别用箭头L(L e f t)、R(R i g h t)来进行例示,车辆的上下方向分别用箭头U(u p)、D(d o w n)来进行例示。
[0031]如图1(a)所例示,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设置在车辆102的前机盖104的下侧。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例如在前保险杠106附近的内部等步行者的脚部等容易接触的部位具有未图示的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与步行者的接触时,经由控制部等向作为气体产生装置的充气器112发送工作信号,如图1(b)所示,形成气囊垫114从前机盖104的下方向挡风玻璃108膨胀展开的结构。
[0032]如图1(a)所例示的,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100具备容纳气囊垫114的壳体116。壳体116是主要由树脂形成的较长的箱状容器,收纳气囊垫114(参照图1(b))、充气器112等。壳体116将其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从车辆的前机盖的下方向挡风玻璃膨胀展开的气囊垫和向该气囊垫供给气体的充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具有:主腔室,其从所述充气器接收气体而膨胀展开,至少覆盖所述挡风玻璃下部;柱腔室,其设置在所述主腔室的车宽方向的两端,从该主腔室接受气体而膨胀展开并覆盖A柱;分隔壁,其分隔开所述主腔室和所述柱腔室;内排气口,其贯通所述分隔壁且可供所述气体通过;桥架,其架设在所述内排气口;贴片,其安装在所述分隔壁的柱腔室侧并覆盖所述内排气口,其一部分能够从所述分隔壁分离。2.一种步行者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从所述充气器接收气体而膨胀展开,呈向车宽方向延伸以至少覆盖所述挡风玻璃下部的状态,所述柱腔室从所述主腔室接受气体而膨胀展开,呈从该主腔室的车宽方向两侧沿着A柱延伸至车辆的车门后视镜的车辆后方的状态,所述分隔壁设置在第一虚拟线与第二虚拟线之间的范围内,该第一虚拟线从所述气囊垫的后边缘中的自所述主腔室到所述柱腔室的规定部位所形成的内角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塙晃史田村笃志伊东聡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