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77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包括加工仓、定位卡桩和公模具散热组,所述加工仓内侧底部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升降液压柱的上方架设有母模板,所述母模具散热组连接于母模板的底部,所述加工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吊装连接组,所述公模具散热组连接于注塑公模组的两侧。该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利用升降液压柱和吊装连接组的相互协作可以使得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合模不够密封的情况,利用定位卡桩定位榫孔协同防偏移孔与防偏移插榫可以避免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出现上下对接出现偏移,利用母模具散热组和公模具散热组可以协助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尽可能地在注塑后快速散热。能地在注塑后快速散热。能地在注塑后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散热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脱模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它在吹塑成型装置中的作用,就是把已经冷却定型的制品瓶颈部位放在脱模装置的弧形槽内(弧形槽直径略大于瓶颈口直径),然后由液动或气动装置推动脱模板移动,使制品从芯棒上脱出。脱出制品的芯棒,在这里采用吹冷风方式使其降温,以防止芯棒在移至注射工序时,由于其温度较高,而使熔料粘在芯棒表面上。
[0003]如申请号CN201822260867.7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产品脱膜用的定向脱模装置,该注塑产品脱膜用的定向脱模装置,可方便将成型产品从插块的顶端取出,无需从模具中将成型产品抠出,脱膜效率高,避免对产品造成损坏变形,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有利于广泛推广,但类似于上述文件中的注塑产品脱膜用的定向脱模装置本身结构上无法对注塑成品进行快速冷却,缺少对应的结构来协助整个装置的冷却脱模。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包括加工仓、定位卡桩和公模具散热组,所述加工仓内侧底部安装有支撑底座,且支撑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液压柱,所述升降液压柱的上方架设有母模板,所述母模具散热组连接于母模板的底部,所述母模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桩,且定位卡桩远离母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防偏移孔,所述加工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吊装连接组,且吊装连接组的底部连接有注塑公模组,所述注塑公模组的底部两端设置有定位榫孔,所述公模具散热组连接于注塑公模组的两侧,所述母模具散热组包括下冷却层、循环罐、冷却液、循环泵和输送管,所述下冷却层的底部安装有循环罐,且循环罐的内部放置有冷却液,所述循环罐的两侧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远离循环罐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连接组包括吊装架、吊装液压柱和连接桩,所述吊装架内部安装有吊装液压柱,且吊装液压柱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桩。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公模组包括模板上接件、上冷却层、公模板、注塑口和流道,所述模板上接件的底部安装有上冷却层,且上冷却层的底部安装有公模板,所述模板上接件的表面中段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底部连接有流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公模具散热组包括冷却器、散热液和导流管,所述冷却器的内部存放有散热液,且冷却器的底部连接有导流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以加工仓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升降液压柱以加工
仓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榫孔以注塑公模组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且防偏移插榫以注塑公模组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吊装连接组以注塑公模组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公模具散热组注塑公模组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升降液压柱和吊装连接组的相互协作可以使得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合模不够密封的情况,利用定位卡桩定位榫孔协同防偏移孔与防偏移插榫可以避免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出现上下对接出现偏移,利用母模具散热组和公模具散热组可以协助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尽可能地在注塑后快速散热。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升降液压柱和吊装连接组,在垂直方向上协助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进行开模合模,同时也可以在注塑件成型之后协助脱模,进一步地可以在注塑过程中尽可能使得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合模不够密封的情况。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定位卡桩和定位榫孔协同防偏移孔与防偏移插榫,可以从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的四周进行定位校准,避免出现上下合模时出现位置偏移,同时使得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相互之间组合得更加紧密。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母模具散热组和公模具散热组,利用在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的表面设置下冷却层和上冷却层,通过内部输入的冷却液与散热液可以快速降低母模板与注塑公模组的内部温度,可以协助注塑件快速冷却成型,同时进一步帮助注塑件脱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的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的母模具散热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的下冷却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加工仓;2、支撑底座;3、升降液压柱;4、母模板;5、母模具散热组;501、下冷却层;502、循环罐;503、冷却液;504、循环泵;505、输送管;6、定位卡桩;7、防偏移孔;8、吊装连接组;801、吊装架;802、吊装液压柱;803、连接桩;9、注塑公模组;901、模板上接件;902、上冷却层;903、公模板;904、注塑口;905、流道;10、定位榫孔;11、防偏移插榫;12、公模具散热组;1201、冷却器;1202、散热液;1203、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包括加工仓1、定位卡桩6和公模具散热组12,加工仓1内侧底部安装有支撑底座2,且支撑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液压柱3,升降液压柱3的上方架设有母模板4,母模具散热组5连接于母模板4的底部,加工仓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吊装连接组8,且吊装连接组8的底部连接有注塑公模组9,注塑公模组9的底部两端设置有定位榫孔10,公模具散热组12连接于注塑公模组9的两侧,吊装连接组8包括吊装架
801、吊装液压柱802和连接桩803,吊装架801内部安装有吊装液压柱802,且吊装液压柱80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桩803,吊装连接组8以注塑公模组9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公模具散热组12注塑公模组9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支撑底座2以加工仓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且升降液压柱3以加工仓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安装,吊装连接组8以公模具散热组12,由于母模板4安装于母模具散热组5的顶部,同时升降液压柱3设置于母模具散热组5的底部,当升降液压柱3进行伸缩时可同时使得母模板4和母模具散热组5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位移,而加工仓1顶部的吊装连接组8由于对称安装于注塑公模组9的两端,可以使注塑公模组9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位移,得益于升降液压柱3和吊装连接组8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协助母模板4与注塑公模组9进行开模合模,便于取出注塑件,同时也可以在注塑件成型之后协助脱模,进一步地可以在注塑过程中同时从上下两端施压,尽可能使得母模板4与注塑公模组9避免出现合模不够密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包括加工仓(1)、母模具散热组(5)、定位卡桩(6)和公模具散热组(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仓(1)内侧底部安装有支撑底座(2),且支撑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液压柱(3),所述升降液压柱(3)的上方架设有母模板(4),所述母模具散热组(5)连接于母模板(4)的底部,所述母模板(4)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桩(6),且定位卡桩(6)远离母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防偏移孔(7),所述加工仓(1)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吊装连接组(8),且吊装连接组(8)的底部连接有注塑公模组(9),所述注塑公模组(9)的底部两端设置有定位榫孔(10),所述公模具散热组(12)连接于注塑公模组(9)的两侧,所述母模具散热组(5)包括下冷却层(501)、循环罐(502)、冷却液(503)、循环泵(504)和输送管(505),所述下冷却层(501)的底部安装有循环罐(502),且循环罐(502)的内部放置有冷却液(503),所述循环罐(502)的两侧安装有循环泵(504),且循环泵(504)远离循环罐(502)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冷却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连接组(8)包括吊装架(801)、吊装液压柱(802)和连接桩(803),所述吊装架(801)内部安装有吊装液压柱(802),且吊装液压柱(802)的底部安装有连接桩(8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党振鹏石和华吴文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康华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