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48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人造板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自由调节板坯厚度的问题。包括:输送壳,输送壳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输送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辊,传动辊的右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右侧与输送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输送壳两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与原有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相比,该装置已解决现有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无法自由调节板坯厚度,当人们在使用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时,无法调节至不同位置,导致其无法满足板坯厚度的调整,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造板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一定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碎料)板和纤维板等三大类产品,其延伸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达上百种,人造板的诞生,标志着木材加工现代化时期的开始,此外,人造板还可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1立方米人造板可代替3~5立方米原木使用。
[0003]在人造板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板坯厚度控制装置,以便于对人造板厚度进行调整,目前现有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无法自由调节板坯厚度,当人们在使用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时,无法调节至不同位置,导致其无法满足板坯厚度的调整,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自由调节板坯厚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包括:输送壳,所述输送壳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输送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右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的右侧与输送壳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两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贯穿至顶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侧套接有扫平辊。
[0007]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杆表面的顶部套接有导套。
[0008]优选地,所述导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贯穿至外壳的内侧并与压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导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与导套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输送壳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1]优选地,所述输送壳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辊,所述导辊的数量为两组。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有益效果是:与原有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相比,该装置已解决现有的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无法自由调节板坯厚度,当人们在使用板坯厚度控制装置时,无法调节至不同位置,导致其无法满足板坯厚度的调整,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的输送壳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的外壳结构正视剖面图。
[0016]图中:1、输送壳;2、步进电机;3、传动辊;4、第一轴承座;5、支撑板;6、支撑框;7、外壳;8、顶板;9、液压杆;10、压板;11、固定块;12、第二轴承座;13、扫平辊;14、导杆;15、导套;16、连接块;17、缓冲弹簧;18、第三轴承座;19、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0019]参见图1、图2及图3,如图所示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包括:输送壳1,输送壳1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输送壳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辊3,传动辊3的右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座4,第一轴承座4的右侧与输送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输送壳1两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6,支撑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7,外壳7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顶板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液压杆9的输出端贯穿至顶板8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0,压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12的内侧套接有扫平辊13。
[0020]进一步的,外壳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杆14,导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导杆14表面的顶部套接有导套15。
[002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腿和支撑块,对输送壳1在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输送壳1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
[0022]进一步的,导套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内侧贯穿至外壳7的内侧并与压板10的两侧固定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板5,对支撑框6在使用时起到了便于固定的作用,解决了支撑框6在使用时不便于固定的问题。
[0024]进一步的,导杆14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缓冲弹簧17,缓冲弹簧17的底部与外壳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7的顶部与导套15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弹簧17,对导套15在使用时起到了缓冲效果好的作用,
解决了导套15在使用时缓冲效果差的问题。
[0026]进一步的,输送壳1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杆14和导套15,对连接块16在使用时起到了移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连接块16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
[0028]进一步的,输送壳1内腔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座18,第三轴承座1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导辊19,导辊19的数量为两组。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板,对导套15在使用时起到了防脱落的作用,解决了导套15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滑脱的问题。
[0030]在使用时,需要调节控制板坯厚度时,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液压杆9,液压杆9带动压板10向下移动,压板10带动连接块16向下移动,连接块16通过缓冲弹簧17带动导套15向下移动,同时压板10通过固定块11带动第三轴承座18带动扫平辊13向下移动,使其移动至指定位置,完成后,再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通过第一轴承座4带动传动辊3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壳(1),所述输送壳(1)左侧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所述步进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输送壳(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传动辊(3),所述传动辊(3)的右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座(4),所述第一轴承座(4)的右侧与输送壳(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1)两侧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6),所述支撑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7),所述外壳(7)内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所述液压杆(9)的输出端贯穿至顶板(8)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12),所述第二轴承座(12)的内侧套接有扫平辊(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板板坯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桧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采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