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40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该拉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与压机的上缸相连接,下模与压机的底座相连接,上模上设有避让孔,下模上开设有容置孔,容置孔从底部向外延伸出翻孔销,翻孔销上套设有弹性组件,翻孔销与避让孔插接配合,弹性组件的一端与容置孔的底部相抵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模相抵接,上模与下模分离,弹性组件凸出容置孔,且翻孔销位于弹性组件内。汽车拉延件在冲压成形完成后可以顺利从压机拉延模具中脱离,避免了压机的降速或停机,有利于汽车拉延件的稳定冲压生产。有利于汽车拉延件的稳定冲压生产。有利于汽车拉延件的稳定冲压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拉延件的冲压生产中,为了减小板料尺寸,提高汽车拉延件的材料利用率,需要在汽车拉延件上成形出翻孔造型用于后工序定位。但翻孔造型的出现容易使汽车拉延件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出现卡料,在冲压成形完成后无法顺利从压机的拉延模具中脱离,进而造成压机的降速或停机,不利于汽车拉延件的稳定冲压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汽车拉延件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卡料,确保汽车拉延件在冲压成形完成后能够顺利脱离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与压机的上缸相连接,下模与压机的底座相连接,上模上设有避让孔,下模上开设有容置孔,容置孔从底部向外延伸出翻孔销,翻孔销上套设有弹性组件,翻孔销与避让孔插接配合,弹性组件的一端与容置孔的底部相抵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模相抵接,上模与下模分离,弹性组件凸出容置孔,且翻孔销位于弹性组件内。
[0006]优选地,上模包括上模镶块和上模座,上模镶块与上模座可拆卸连接,上模镶块与下模相互配合,上模座与上缸相连接,避让孔贯通上模镶块并向上模座内部延伸。
[0007]优选地,上模还包括上模起吊件,上模起吊件分别设置在上模座的两侧。
[0008]优选地,下模包括下模镶块和下模座,下模镶块与下模座可拆卸连接,下模镶块与上模相互配合,下模座与底座相连接,容置孔贯通下模镶块并向下模座内部延伸,翻孔销设置在下模座上。
[0009]优选地,下模还包括下模起吊件,下模起吊件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两侧。
[0010]优选地,下模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分别设置在下模座的两侧,上模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内。
[0011]优选地,上模与下模分离,弹性组件凸出翻孔销的端部5mm

10mm。
[0012]优选地,弹性组件包括活动套筒和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容置孔的底部相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套筒相抵接,上模将活动套筒压入容置孔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
[0014]当使用本技术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对汽车拉延件进行冲压成形时,先控制压机使上模和下模处于相互分离状态,然后将料片移动至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之后,控制压机使上模与下模相互配合,此时,下模上的翻孔销与上模上的避让孔插接配合,弹性组件的一端与容置孔的底部相抵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模相抵接,汽车拉延件被拉延成型,且成型的汽车拉延件上被下模上的翻孔销贯通出翻孔造型,然后,控制压机使
上模和下模相互分离,此时,弹性组件没有了上模的压迫从容置孔内凸出,并顶起汽车拉延件,使汽车拉延件从下模的翻孔销上脱离,避免了常规设计中因翻孔销处的阻力较大造成的汽车拉延件卡在下模上的情况,汽车拉延件在冲压成形完成后可以顺利从压机的拉延模具中脱离,避免了压机的降速或停机,有利于汽车拉延件的稳定冲压生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在上下模相互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在上下模相互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中,下模的弹性组件部分的剖视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上模
ꢀꢀꢀꢀꢀꢀꢀꢀꢀꢀꢀꢀꢀꢀꢀꢀꢀꢀ
22、翻孔销
[0020]11、避让孔
ꢀꢀꢀꢀꢀꢀꢀꢀꢀꢀꢀꢀꢀꢀꢀ
23、下模镶块
[0021]12、上模镶块
ꢀꢀꢀꢀꢀꢀꢀꢀꢀꢀꢀꢀꢀ
24、下模座
[0022]13、上模座
ꢀꢀꢀꢀꢀꢀꢀꢀꢀꢀꢀꢀꢀꢀꢀ
25、下模起吊件
[0023]14、上模起吊件
ꢀꢀꢀꢀꢀꢀꢀꢀꢀꢀꢀ
26、限位板
[0024]2、下模
ꢀꢀꢀꢀꢀꢀꢀꢀꢀꢀꢀꢀꢀꢀꢀꢀꢀꢀ
27、活动套筒
[0025]21、容置孔
ꢀꢀꢀꢀꢀꢀꢀꢀꢀꢀꢀꢀꢀꢀꢀ
2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的一种实施例。
[0031]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与压机的上缸相连接,下模2与压机的底座相连接,上模1上设有避让孔11,下模2上开
设有容置孔21,容置孔21从底部向外延伸出翻孔销22,翻孔销22上套设有弹性组件,翻孔销22与避让孔11插接配合,弹性组件的一端与容置孔21的底部相抵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模1相抵接,上模1与下模2分离,弹性组件凸出容置孔21,且翻孔销22位于弹性组件内。
[0032]当使用本实施例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对汽车拉延件进行冲压成形时,先控制压机使上模1和下模2处于相互分离状态,然后将料片移动至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之后,控制压机使上模1与下模2相互配合,此时,下模2上的翻孔销22与上模1上的避让孔11插接配合,弹性组件的一端与容置孔21的底部相抵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上模1相抵接,汽车拉延件被拉延成型,且成型的汽车拉延件上被下模2上的翻孔销22贯通出翻孔造型,然后,控制压机使上模1和下模2相互分离,此时,弹性组件没有了上模1的压迫从容置孔21内凸出,并顶起汽车拉延件,使汽车拉延件从下模2的翻孔销22上脱离,避免了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与压机的上缸相连接,所述下模(2)与所述压机的底座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设有避让孔(11),所述下模(2)上开设有容置孔(21),所述容置孔(21)从底部向外延伸出翻孔销(22),所述翻孔销(22)上套设有弹性组件,所述翻孔销(22)与所述避让孔(11)插接配合,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置孔(21)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模(1)相抵接,所述上模(1)与所述下模(2)分离,所述弹性组件凸出所述容置孔(21),且所述翻孔销(22)位于所述弹性组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镶块(12)和上模座(13),所述上模镶块(12)与所述上模座(13)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镶块(12)与所述下模(2)相互配合,所述上模座(13)与所述上缸相连接,所述避让孔(11)贯通所述上模镶块(12)并向所述上模座(13)内部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还包括上模起吊件(14),所述上模起吊件(1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3)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卡料的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包括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阳吴迪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