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29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为同时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噻唑基的单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合适的Eg能级和热稳定性,蒸镀温度较低并且分解温度高于蒸镀温度,以及在380nm波长处较高消光系数,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区的高能外部光源,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机发光器件内部有机材料的损坏。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在可见光领域具有较高的折射率,作为覆盖层应用于OLED器件后,可有效提升OLED器件的光取出效率并降低角度依赖性,从而提升器件发光效率并优化视偏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噁唑基或苯并噻唑基的单胺类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覆盖层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技术,它能够将电能通过有机发光材料转化成光能,包括无源驱动型OLED(PMOLED)和有源驱动型OLED(AMOLED)。OLED是继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被称为梦幻般的显示技术。OLED的本质是一种薄膜堆积器件。理论上,在阳极和阴极均为透明电极的情况下,发光层发出的光既可以从阳极传播到器件外部又可以从阴极传播到器件外部。因此,根据光传出的路径不同,器件可以分为底发射器件和顶发射器件。
[0003]底发射器件的光从阳极经过衬底传播到器件外部,顶发射器件的光通过阴极传播到器件外部。两种器件由于出光方式的不同,使得它们的应用方式有了天壤之别。如果在主动矩阵结构中使用底发射器件,其发光路径为有机层

阳极

TFT

衬底,TFT为沉积在衬底的网状阵列开关,由于TFT的存在使得器件的开口率进一步降低,出射光传播到此处时会发生反射、散射等被遮挡掉而无法传播到器件外部,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显示效果。而顶发射器件出光方向在阴极一侧,无需经过衬底,因此也避开了TFT结构,成功避免了底发射器件中会出现的开口率降低问题,使得图像更加细腻清晰,同时色彩鲜艳度也更高。
[0004]在顶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中,由于金属阴极层与底部的金属反射层会形成谐振腔(也称微腔),因此存在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随着可视角的改变,金属阴极层与底部的金属反射层的距离(即微腔的腔长)随之发生改变,这样会导致在不同可视角下观察的亮度和颜色出现很大差异,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0005]在这样的发光元件中,在发光层中所发出的光入射到其他膜的情况下,如果以某角度以上入射,则在发光层与其他膜的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因此,只能利用发出的光的一部分。近年来,为了提高光的取出效率和改善色偏,提出在折射率低的半透明电极的外侧设置有折射率高的“覆盖层”的发光元件。
[0006]在覆盖层的形成中虽然提出使用精细度高的金属掩模,但对于该金属掩模而言,存在着如下问题:如果覆盖层蒸镀温度过高,由于因热所引起的变形,使对位精度变差。如果是精细度高的掩模,则不能于正确的位置进行蒸镀。许多无机物的蒸镀温度高,不适于精细度高的掩模的使用,有可能对发光元件本身也造成损伤。进而,对于利用溅射法的成膜而言,由于对发光元件造成损伤,因此不能使用以无机物作为构成材料的覆盖层。
[0007]对于器件的后续封装中所接触的高能量等离子体或紫外线,更需要一类稳定的材料以避免电致发光设备的内部材料受到损害,目前使用较多的为LiF。保护层LiF的化学活
性较高,而TFE封装层一般是通过CVD工艺制备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能量的等离子,从而向器件内部层结构释放较大能量及电子。高能等离子体释放的能量会促使覆盖层的有机材料与邻层的LiF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器件出现黑斑现象。另外,封装层中最接近保护层的一层也可能参与相互作用从而产生黑斑现象。
[0008]当前使用覆盖层来提高OLED器件的性能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9]1.蒸镀温度过高,CPL材料长时间蒸镀出现严重的分解。
[0010]2.光提取效率较低,应用于OLED器件后,器件发光效率提升有限。
[0011]3.应用于OLED器件后,器件色偏改善不明显,出射光的角度依赖性较强,随着角度的变化,亮度衰减,伴随着发光颜色发生变化。
[0012]4.最佳蒸镀膜厚范围较窄,CPL材料只能在膜厚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佳器件性能,对制备工艺要求高,得到的器件产品质量差异大,良品率较低。
[0013]为了实现OLED器件的性能的不断提升,不但需要从OLED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创新,更需要OLED光电功能材料不断研究和创新,创造出更高性能的OLED功能材料。因此,寻找合适的材料作为覆盖层用于OLED器件以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长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的有机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可见光折射率和较高的消光系数@380nm,较低的蒸镀温度和较高的分解温度,可以作为覆盖层以提高光取出效率、改善角度依赖性。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所述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
[0016][0017]通式(1)中,X、X1各自独立地表示为

O



S;X、X1可以相同或不同;
[0018]通式(1)中,Z1、Z2独立地表示为C

R1;Z1、Z2可以相同或不同;
[0019]通式(1)中,n独立地表示为1或2;
[0020]通式(1)中,L、L1各自独立的表示为单键、亚苯基、亚二联苯基、亚萘基;L、L1可以相同或不同;
[0021]通式(1)中,R1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
[0022]Ar1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
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
[0023]所述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取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的取代基任选自C6‑
C
20
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C2‑
C
20
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所述C2~C
50
元杂芳基和C2‑
C
20
杂芳基中的杂原子选自氮、氧或硫。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0026]基板层;
[0027]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板之上;
[0028]有机发光功能层,该有机发光功能层在所述第一电极之上;
[0029]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在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之上;以及
[0030]覆盖层,该覆盖层在所述第二电极之上;
[0031]所述覆盖层包含所述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萘并杂环基和苯并杂环基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通式(1)中,X、X1各自独立地表示为

O



S

;X、X1可以相同或不同;通式(1)中,Z1、Z2独立地表示为C

R1;Z1、Z2可以相同或不同;通式(1)中,n独立地表示为1或2;通式(1)中,L、L1各自独立的表示为单键、亚苯基、亚二联苯基、亚萘基;L、L1可以相同或不同;通式(1)中,R1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Ar1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所述取代的C6~C
50
元芳基、取代的C2~C
50
元杂芳基的取代基任选自C6‑
C
20
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C2‑
C
20
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C2~C
50
元杂芳基和C2‑
C
20
杂芳基中的杂原子选自氮、氧或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Ar1各自独立的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菲、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并呋喃并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哒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

苯基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

二联苯基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

萘基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N

二苯并呋喃基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喔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噌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并噻吩基的一种;R1还可以表示为氢原子;R1、Ar1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取代或未取代”的取代基任选自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三联苯基、芴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咪唑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噌啉基、萘啶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N

苯基咔唑基、二苯并噻吩基、萘并呋喃基、萘并噻吩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胺类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胺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丹丹叶中华张兆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