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488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其包括:芯轴,其具有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轴承外圈,其同时套设于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轴承内圈,其套设在小直径部上,轴承内圈的外表面切削有斜面;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第一滚珠设置在大直径部与轴承外圈之间,第二滚珠设置在小直径部与轴承外圈之间;挡油环,其与轴承外圈连接并位于第一滚珠与第二滚珠之间;轴向预紧组件,其可移动地套设在小直径部并与轴承内圈抵接。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共用一个轴承外圈,第一滚珠的内圈沟道集成在芯轴上,第二滚珠的内圈沟道设置在轴承内圈上,形成一体化双排式轴承结构,确保两个轴承组装到轴承室后外圆始终保持同心且旋转精度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双排滚珠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双排式轴承由两个轴承、芯轴、轴承外圈等部件组成,其中,目前的双排式轴承多为组装式结构,需将两个轴承、芯轴、轴承外圈等进行组合装配,但这种组合式轴承存在客户组装复杂且合格率低的问题,其中,合格率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03]1、两个轴承组装到轴承室后存在外圆不同心的问题;
[0004]2、两个轴承组装后旋转精度变差;
[0005]3、由于上述外圆不同心以及旋转精度差的问题,导致寿命耐久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
[0007]本技术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包括:
[0009]芯轴,其呈台阶状设置并具有大直径部以及小直径部;
[0010]轴承外圈,其围绕所述芯轴设置并同时套设于所述大直径部以及所述小直径部;
[0011]轴承内圈,其套设在所述小直径部上,所述轴承内圈的外表面切削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在靠近所述大直径部的一侧;
[0012]第一滚珠以及第二滚珠,所述第一滚珠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第二滚珠设置在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
[0013]挡油环,其与所述轴承外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二滚珠之间;
[0014]轴向预紧组件,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小直径部并与所述轴承内圈抵接,通过所述轴承预紧组件向所述轴承内圈施加轴向预紧力,所述轴承内圈将轴向预紧力依次传递至所述第二滚珠、所述轴承外圈以及所述第一滚珠并完成预紧工作。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内圈的还包括水平面,所述水平面与所述斜面之间通过沟道过渡,且所述水平面与所述大直径部相齐平。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外圈的外表面设有环形胶水槽。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向预紧组件包括:
[0018]预紧力施加件,其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小直径部;
[0019]弹性件以及垫片,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片以及所述预紧力施加件连接,所述垫片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轴承内圈相抵接。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紧力施加件具有弹簧槽,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弹簧槽内。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紧力施加件的外径与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径之间留有距离。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大直径部之间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小直径部的直径。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滚珠的外侧还设有防尘件。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共用一个轴承外圈,第一滚珠的内圈沟道集成在芯轴上,第二滚珠的内圈沟道设置在轴承内圈上,并且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还切削有斜面,斜面与内圈沟道之间形成一定夹角,由此形成双排式轴承,其第一滚珠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力和较小的双向轴向载荷,而第二滚珠轴承则用于在较高转速下同时承受单向轴向力和径向力。
[0026]2、挡油环,其与轴承外圈过盈配合并位于第一滚珠与第二滚珠之间,油脂可沿着挡油环进入到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内,更有利于对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进行润滑,进而确保润滑效果的良好。
[0027]3、轴向预紧组件包括预紧力施加件、弹性件以及垫片,通过施加轴向预紧力至预紧力施加件上,此时预紧力施加件向前推动,并在波形弹簧片的作用下将垫片压紧在轴承内圈外侧,以此提供轴向预紧力至轴承内圈,轴承内圈将轴向预紧力依次传递至第二滚珠、轴承外圈以及第一滚珠并完成预紧工作,通过轴向预紧过程,减小了轴承的晃动和轴承的振动、增加了轴承的刚性,并减小轴承球形滚动体在轴承沟道里运转时的打滑现象,提高了轴承的寿命。
[0028]4、弹性件设置为波形弹簧片,波形弹簧片的弹力在压缩的空间确定后,预紧力可长期保持,不会出现初期预紧力与长期预紧力不同的问题,并且适应的温度范围广,进一步保证长期预紧力始终保持稳定。
[0029]5、预紧力施加件以及垫片将整个弹性件包围在弹簧槽内,确保外部的灰尘难以进入到弹簧槽内,进而提高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预紧力施加件也可对第二滚珠起到防尘作用,同样也避免了外部的灰尘进入到第二滚珠内。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及其芯轴结构的剖视图。
[0031]图中,100、芯轴;101、大直径部;102、小直径部;103、连接部;110、轴承外圈;120、轴承内圈;121、斜面;122、水平面;130、第一滚珠;140、第二滚珠;150、挡油环;160、轴向预紧组件;161、预紧力施加件;162、弹性件;163、垫片;170、防尘件;180、环形胶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包括:
[0034]芯轴100,其呈台阶状设置并具有大直径部101以及小直径部102。
[0035]轴承外圈110,其围绕芯轴100设置并同时套设于大直径部 101以及小直径部102,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外圈110与芯轴100 一体化设置,并且轴承外圈110的内径上具有外圈沟道。
[0036]轴承内圈120,其套设在小直径部102上并与小直径部102 间隙滑配连接,其中,轴
承内圈120的外径具有内圈沟道,内圈沟道与外圈沟道形成完整的轴承沟道,而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内圈120的外表面还切削有斜面121,斜面121设置在靠近大直径部101的一侧并与内圈沟道相连接,并且斜面121与内圈沟道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而该夹角的设置则使得放置在轴承沟道内的滚珠更利于高速旋转。
[0037]第一滚珠130以及第二滚珠140,第一滚珠130设置在大直径部101与轴承外圈110之间,第二滚珠140设置在小直径部102 与轴承外圈110之间,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滚珠130 和第二滚珠140共用一个轴承外圈110,而第一滚珠130的内圈沟道则是集成在芯轴100上,第二滚珠140的内圈沟道则是设置在轴承内圈120上,由此形成的双排式轴承,其第一滚珠轴承主要承受纯径向力和较小的双向轴向载荷,而第二滚珠轴承则用于在较高转速下同时承受单向轴向力和径向力。
[0038]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通过在芯轴110上磨沟形成第一滚珠130的内圈沟道,并且轴承外圈110集成在芯轴110上,使得整个轴承形成一体化结构,便于客户进行组装,并且两个滚珠轴承组装到轴承室后外圆始终保持同心,提高两个滚珠轴承的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其呈台阶状设置并具有大直径部以及小直径部;轴承外圈,其围绕所述芯轴设置并同时套设于所述大直径部以及所述小直径部;轴承内圈,其套设在所述小直径部上,所述轴承内圈的外表面切削有斜面,所述斜面设置在靠近所述大直径部的一侧;第一滚珠以及第二滚珠,所述第一滚珠设置在所述大直径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第二滚珠设置在所述小直径部与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挡油环,其与所述轴承外圈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滚珠与所述第二滚珠之间;轴向预紧组件,其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小直径部并与所述轴承内圈抵接,通过所述轴承预紧组件向所述轴承内圈施加轴向预紧力,所述轴承内圈将轴向预紧力依次传递至所述第二滚珠、所述轴承外圈以及所述第一滚珠并完成预紧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双排式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的还包括水平面,所述水平面与所述斜面之间通过沟道过渡,且所述水平面与所述大直径部相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伟周俊杰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银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