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144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包括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设置在两侧的侧边桁架,所述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侧边桁架连成一体,所述侧边桁架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与端模锚穴布置的倾斜方向一致,侧边桁架布置在对应侧的端模锚穴的外侧;所述底部桁架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本申请的端模支架,一方面,为整体式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支撑稳定性,易于保证移动过程的同步性,另一方面,侧边桁架按特定的倾斜方向倾斜布置,能避开所有的端模锚穴,避免了对抽拔棒的装拆产生干涉,有利于提高端模的装拆效率。有利于提高端模的装拆效率。有利于提高端模的装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箱梁端模拆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箱梁端模拆装大多采用龙门吊配合人工拉拽调整位置和姿势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是:目前国内大箱梁端模的安装及拆卸一般都直接用龙门吊吊入吊出,悬吊时需使用手葫芦或叉车强行拉拽端模以调整端模位置及姿势。上述方式有如下缺点:1、安装端模时,端模处于悬吊状态,直接使用龙门吊吊装端模,此种方式无法使端模与箱梁模板精准对位,端模悬吊于空中时需人工使用手葫芦或叉车反复调整端模与箱梁外模模板的对位及贴合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相对较大;2、拆卸端模时,传统方法以梁端混凝土为借力点,极易造成梁端混凝土损伤、掉块等现象,不满足精益建造的要求;3、传统箱梁端模拆除方式还存在人员需求多、拆除效率低等问题;4、采用传统方式拆装端模的过程中,端模板全程处于悬吊状态且悬吊时长需达1

2小时,施工人员在吊装重物周边且无其他保护,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3]为克服上述弊端,现有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申请号为20212112227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端模拆卸工装及模具,其通过支撑架对端模本体进行支撑,再通过伸缩杆推动端模本体和支撑架同步相对箱梁移动而实现端模本体的拆卸,这种结构提高了端模装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但存在如下不足:其支撑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在端模装拆过程中,左、右两个部分的移动同步性相对较差,这毫无疑问会影响端模的装拆效率。
[0004]现有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整体式的端模支撑架结构,如申请号为20202030186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端模拆除工装,其采用的即为整体式的端模支撑架,但支撑架整体为矩形框状,存在的弊端是:一方面,整体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在实际过程中,为匹配性适应梁体腹板(箱梁腹板)倾斜布置的形式,梁体腹板锚穴通常也是倾斜成排布置,对应的端模锚穴也是倾斜成排布置,而对于矩形框状的支撑架而言,其侧梁是垂直竖向布置,可能存在不能完全避开所有端模锚穴的弊端,进而影响抽拔棒的装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在提高支撑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装拆过程中各构件干涉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箱梁端模拆装的效率。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包括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设置在两侧的侧边桁架,所述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侧边桁架连成一体,所述侧边桁架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与端模锚穴布置的倾斜方向一致,侧边桁架布置在对应侧的端模锚穴的外侧;所述底部桁架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
[0008]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底部桁架的两端。
[0009]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底部桁架固定连接的纵向梁以及设置在纵向梁两端的轮组。
[0010]进一步,所述侧边桁架与底部桁架之间连接有斜撑,对应侧的侧边桁架、底部桁架和斜撑构成三角支撑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纵向梁向前延伸出穿插部。
[0012]进一步,两个所述穿插部间的内空宽度大于两侧外模内部支腿的横向宽度。
[0013]进一步,所述顶部桁架的高度超过端模内腔的高度。
[0014]进一步,所述底部桁架的高度低于底板锚穴的高度。
[0015]进一步,还包括上部脱模油缸、上部限位装置、下部脱模油缸和下部限位装置,所述上部限位装置设于顶部桁架与侧边桁架的相接处,所述下部脱模油缸和下部限位装置安装于底部桁架上。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包括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设置在两侧的侧边桁架,所述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侧边桁架连成一体,所述侧边桁架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与端模锚穴布置的倾斜方向一致,侧边桁架布置在对应侧的端模锚穴的外侧;所述底部桁架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本申请的端模支架,一方面,为整体式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和支撑稳定性,易于保证移动过程的同步性,另一方面,侧边桁架按特定的倾斜方向倾斜布置,能避开所有的端模锚穴,避免了对抽拔棒的装拆产生干涉,有利于提高端模的装拆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端模支架与端模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端模支架的应用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顶部桁架;2、底部桁架;3、侧边桁架;4、纵向梁;5、轮组;6、斜撑;7、穿插部;8、外模内部支腿;9、上部限位装置;10、上部脱模油缸;11、下部限位装置;12

下部脱模油缸;13

端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通过这些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明确。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
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公开了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包括顶部桁架1、底部桁架2和设置在两侧的侧边桁架3,所述顶部桁架1和底部桁架2均横向布置,顶部桁架1、底部桁架2和侧边桁架3连成一体,所述侧边桁架3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与端模锚穴布置的倾斜方向一致,侧边桁架3布置在对应侧的端模锚穴的外侧。
[0027]所述底部桁架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位置可根据需求设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底部桁架的两端,两端行走机构的横向距离大于制梁台座条基的横向总宽度;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底部桁架2固定连接的纵向梁4以及设置在纵向梁两端的轮组5,所述轮组优选为AGV轮组。本实施例中的纵向指端模装拆过程的移动方向。
[002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边桁架与底部桁架之间连接有斜撑6,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桁架(1)、底部桁架(2)和设置在两侧的侧边桁架(3),所述顶部桁架、底部桁架和侧边桁架连成一体,所述侧边桁架倾斜布置且倾斜方向与端模锚穴布置的倾斜方向一致,侧边桁架布置在对应侧的端模锚穴的外侧;所述底部桁架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底部桁架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底部桁架固定连接的纵向梁(4)以及设置在纵向梁两端的轮组(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端模自动安拆平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桁架的外侧与底部桁架之间连接有斜撑(6),对应侧的侧边桁架、底部桁架和斜撑构成三角支撑结构。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薪程夏仙桃李骥杨兴何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五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