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尾门结构和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件
,特别是涉及车辆尾门结构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皮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车厢,车厢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皮卡既可作为专用车、多用车、公务车、商务车,也可作为家用车,用于载货、旅游、出租等使用,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0003]车厢的尾门可以采用侧开方式,便于人员或货物进出车厢,但降低了货物的装卸效率。尾门也可以采用后翻开启方式,可以拓展车厢的储物空间,但对停车位置的空间大小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皮卡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供一种车辆尾门结构和汽车。
[0005]一种车辆尾门结构,用于与车辆的车厢形成转动连接,包括:
[0006]第一尾门;
[0007]第一侧翻转动副,所述第一侧翻转动副包括第一尾门连接件和第一车厢连接件,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尾门连接,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可分离连接; />[0008]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尾门结构,用于与车辆的车厢形成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尾门;第一侧翻转动副,所述第一侧翻转动副包括第一尾门连接件和第一车厢连接件,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尾门连接,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可分离连接;第一后翻转动副,所述第一后翻转动副包括后翻尾门连接件和后翻车厢连接件,所述后翻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尾门连接,所述后翻车厢连接件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后翻尾门连接件与所述后翻车厢连接件可分离连接;当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连接,所述后翻尾门连接件与所述后翻车厢连接件分离时,所述第一尾门能够绕第一侧翻轴相对于所述车厢侧翻开启;当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分离,所述后翻尾门连接件与所述后翻车厢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尾门能够绕后翻轴相对于所述车厢后翻开启,所述第一侧翻轴沿所述车厢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后翻轴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和插杆,所述连接座设于所述第一尾门,所述插杆与所述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包括安装座和旋转件,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车厢,所述旋转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座绕所述第一侧翻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件上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杆能够沿所述车厢的宽度方向插入或拔出所述插接槽,使得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能够绕所述第一侧翻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门连接件还包括卡接复位件,所述插杆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卡接复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卡接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插接槽中,所述卡接复位件为所述插杆提供沿所述宽度方向靠近所述插接槽的作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面向所述旋转件的容置槽,所述卡接复位件位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所述容置槽的开口设有抵接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抵接板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之间,所述插杆活动穿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和所述抵接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上设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卡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上贯穿设有插杆安装孔,所述插杆安装孔上设有平行于宽度方向的第一开口,所述卡槽能够沿所述插杆的径向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且所述插杆活动穿设于所述插杆安装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厢连接件还包括翻转复位件,所述翻转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翻转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件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