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088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包括基板、翻转机构以及直线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翻转平板、翻转托料盘以及旋转动力部。支撑架固定于基板上。翻转平板由支撑架所承载,且在旋转动力部驱动力的驱动下执行周向旋转运动,以实现汽车刹车盘的翻面操作。翻转托料盘与翻转平板相固定,其用来承接经由上到工序中转而来的、待处理的汽车刹车盘。直线输送机构与翻转机构相配套应用,用来将翻面后的汽车刹车盘由前道处理工位转移至后道处理工位,其包括有滑移平台组件、直线动力部以及滑轨滑块组件。滑移平台组件用来承接经由翻转机构中转而来的、已经历前道处理的汽车刹车盘,且在直线动力部和滑轨滑块组件的协同作用下执行定向平移运动。下执行定向平移运动。下执行定向平移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刹车盘制造
,尤其是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刹车盘亦叫制动盘,通常由含低铬的灰口铸铁热压成型而成,其成型路线大致为:压料的混合制备

预成型

热压成型

整形打磨

热处理

机械加工

装配

包装。机械加工工序包括有边缘倒圆加工、表面螺纹盲孔加工以及安装槽铣削成型加工等。
[0003]以表面螺纹盲孔成型为例,需要借由两台钻床在同一工位或相邻工位分别对其正、反面执行钻孔、攻丝加工。在此进程中,需要借由操作工人对汽车刹车盘执行翻身作业,单件加工整体耗时较长(5min左右),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汽车刹车盘解锁以及重新定位、锁紧操作,整个操作过程费时费力;2)两次装夹操作难以保证汽车刹车盘重新装夹后的相对位置精度,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对钻床进行加工姿态调整,以确保钻孔攻丝一体钻头可精准对位钻孔基准线,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的出现。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与低自由度机械手相配套应用,其包括基板、翻转机构以及直线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翻转平板、翻转托料盘以及旋转动力部。支撑架固定于基板上。翻转平板由支撑架所承载,且在旋转动力部驱动力的驱动下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翻转托料盘可拆卸地固定于翻转平板上,以用来承接经由低自由度机械手中转而来的、待处理的汽车刹车盘。直线输送机构用来将汽车刹车盘由前道处理工位转移至后道处理工位,其与翻转机构相配套应用,包括有滑移平台组件、直线动力部以及滑轨滑块组件。滑移平台组件用来承接经由翻转机构中转而来的、且经历过前道处理的汽车刹车盘,其布置于基板的正上方,且在直线动力部和滑轨滑块组件的协同作用下执行定向平移运动。在前道处理工位,正式对汽车刹车盘执行处理操作前,翻转平板始终保持于水平状态,且其上的翻转托料盘正面朝上,此时,低自由度机械手发生动作以将待处理的汽车刹车盘相对于翻转托料盘放置到位。待汽车刹车盘经历前道处理工序后,直线动力部启动以驱动滑移平台组件由后道处理工位位移至前道处理工位。待滑移平台组件相对于前道处理工位停止到位后,旋转动力部启动以驱动翻转平板周向旋动180
°
,随后,经过前道工序处理后的汽车刹车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翻转托料盘而落料至滑移平台组件上,而后,直线动力部再次启动以驱动滑移平台组件执行定向位移运动直至后道处理工位,以对汽车刹车盘执行后道处理工序。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架由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上的,且由对向而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构成。旋转动力部包括有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二旋转轴组件以及直驱电机。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二旋转轴组件分别一一对应地装配于第一支撑板、第
二支撑板上,且协同作用以完成对翻转平板的承托。直驱电机输出转动力矩至第一旋转轴组件或第二旋转轴组件。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旋转动力部还包括有第一限位单元。第一限位单元用来限定翻转平板的最终旋转角度,其包括有旋转限位件和第一油压缓冲器。旋转限位件套设于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且跟随第一旋转轴组件同步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由旋转限位件的周向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一限位臂。第一油压缓冲器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支撑板上,且与限位臂相对位。在翻转平板执行周向旋动的进程中,当限位臂弹性地与第一油压缓冲器相顶触时,翻转平板相对于滑移平台组件完全平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直线动力部优选为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上的无杆气缸或直线模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滑移平台组件包括有平移基板、托顶基板、平移托料盘以及推顶动力部。平移基板由直线动力部直接驱动。托顶基板布置于平移基板的正上方,且在推顶动力部的作用下相向/相背于平移基板执行位移运动。平移托料盘可拆卸地固定于托顶基板上。当直线动力部启动,且平移托料盘相对于翻转托料盘完成对位后,翻转托料盘解除对已经历前道处理的汽车刹车盘的固定以使得其自由地落放于平移托料盘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滑移平台组件还包括有导向单元。导向单元由左置导向子单元和右置导向子单元构成。左置导向子单元和右置导向子单元设计结构相同,且协同作用以使得托顶基板相对于平移基板执行定向位移运动。仅针对于左置导向子单元来说,其包括有第一导向轴、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轴以及第二导向套。第一导向套、第二导向套均嵌设于平移基板内,而与第一导向套相适配的第一导向轴的上自由端以及与第二导向套相适配的第二导向轴的上自由端均垂直地插配于托顶基板内。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滑移平台组件包括有第二限位单元。第二限位单元包括有连接过渡板、第一限位螺柱以及第二油压缓冲器。连接过渡板连接于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上,且跟随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执行同步位移运动。第一限位螺柱和第二油压缓冲器均插配于连接过渡板上,两者相并排而置,且协同作用以限定托顶基板的最低极限位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包括有第三限位单元。第三限位单元由前置第三限位子单元和后置第三限位子单元构成。前置第三限位子单元和后置第三限位子单元均固定于基板上,以分别一一对应地限定滑移平台组件的最前极限位置、最后极限位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前置第三限位子单元和后置第三限位子单元的设计结构相同。仅针对于前置第三限位子单元来说,其包括有前置限位支架和第三油压缓冲器。前置限位支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板上。第三油压缓冲器呈水平状置放,且插配于前置限位支架上。当直线动力部启动后,滑移平台组件沿着前后方向执行定向平移运动直至其侧壁与第三油压缓冲器相顶触,此时,平移托料盘相对于翻转托料盘保持于正对位。
[0013]在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的具体应用中,以汽车刹车盘表面螺纹盲孔加工为例,在前道处理工位,预对汽车刹车盘正面执行螺纹盲孔加工前,翻转托料盘保持于水平状态,此时,被放置、固定到位后的汽车刹车盘其正面与前置钻床,利于正面螺纹盲孔的加工成型;
待正面螺纹盲孔被加工成型后,滑移平台组件在直线动力部的驱动力作用下由后道处理工位位移至前道处理工位,以承接经由翻转托料盘中转而来的汽车刹车盘(当汽车刹车盘相对于翻转托料盘落定后,其反面朝上),随后,滑移平台组件承载着汽车刹车盘位移至后道处理工位,直至与后置钻床精准对位,以为背面螺纹盲孔的加工成型作良好铺垫。
[0014]在实际应用中,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至少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有益技术效果,具体为:1)借由翻转机构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与低自由度机械手相配套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翻转机构以及直线输送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翻转平板、翻转托料盘以及旋转动力部;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翻转平板由所述支撑架所承载,且在所述旋转动力部驱动力的驱动下执行周向旋转运动;所述翻转托料盘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翻转平板上,以用来承接经由低自由度机械手中转而来的、待处理的汽车刹车盘;所述直线输送机构用来将汽车刹车盘由前道处理工位转移至后道处理工位,其与所述翻转机构相配套应用,包括有滑移平台组件、直线动力部以及滑轨滑块组件;所述滑移平台组件用来承接经由所述翻转机构中转而来的、且经历过前道处理的汽车刹车盘,其布置于所述基板的正上方,且在所述直线动力部和所述滑轨滑块组件的协同作用下执行定向平移运动;在前道处理工位,正式对汽车刹车盘执行处理操作前,所述翻转平板始终保持于水平状态,且其上的所述翻转托料盘正面朝上,此时,低自由度机械手发生动作以将待处理的汽车刹车盘相对于所述翻转托料盘放置到位;待汽车刹车盘经历前道处理工序后,所述直线动力部启动以驱动所述滑移平台组件由后道处理工位位移至前道处理工位;待所述滑移平台组件相对于前道处理工位停止到位后,所述旋转动力部启动以驱动所述翻转平板周向旋动180
°
,随后,经过前道工序处理后的汽车刹车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所述翻转托料盘而落料至所述滑移平台组件上,而后,所述直线动力部再次启动以驱动所述滑移平台组件执行定向位移运动直至后道处理工位,以对汽车刹车盘执行后道处理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且由对向而置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构成;所述旋转动力部包括有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二旋转轴组件以及直驱电机;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分别一一对应地装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协同作用以完成对所述翻转平板的承托;所述直驱电机输出转动力矩至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或所述第二旋转轴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部还包括有第一限位单元;所述第一限位单元用来限定所述翻转平板的最终旋转角度,其包括有旋转限位件和第一油压缓冲器;所述旋转限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上,且跟随所述第一旋转轴组件同步地执行周向旋转运动;由所述旋转限位件的周向侧壁向外延伸出有一限位臂;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与所述限位臂相对位;在所述翻转平板执行周向旋动的进程中,当所述限位臂弹性地与所述第一油压缓冲器相顶触时,所述翻转平板相对于所述滑移平台组件完全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刹车盘翻身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轲特特种运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