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048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3
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包括左右横向并排的深冷模和浅冷模,二者都具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浅冷模的下模具供硬质棉毡层放置,深冷模的下模具供复合层和从浅冷模取出的硬质棉毡层叠置,浅冷模的下模具前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一低洼处;在深冷模和浅冷模的同一侧设有左右横向轨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竖向的气动杆,气动杆顶部装有前后横向的夹爪,夹爪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夹臂远端设有上夹指,下夹臂远端设有下夹指,夹爪对准浅冷模的第一低洼处,夹爪受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前后横移直至夹爪的下夹指以及下夹臂伸入到第一低洼处顶壁与硬质棉毡层底壁之间的空隙以夹走硬质棉毡层。间的空隙以夹走硬质棉毡层。间的空隙以夹走硬质棉毡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前围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CN114454502A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舱内前围的制造方法,其中,该专利文献的说明书附图公开了制作汽车内前围模具包括浅冷模和深冷模这两个模腔。现有技术中,由于手不够长,工人需要先走到模具的正面把浅冷模内的硬质棉毡层取走放到深冷模,再走到模具的侧面等待深冷模内的内前围被压机压制成型,随后站在模具的侧面取走深冷模内的内前围成品。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工人在模具正面和模具侧面来回奔波,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给出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以免减轻工人工作强度。
[0004]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包括左右横向并排的深冷模和浅冷模,二者都具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浅冷模的下模具供硬质棉毡层放置,深冷模的下模具供复合层和从浅冷模取出的硬质棉毡层叠置,浅冷模的下模具前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一低洼处;在深冷模和浅冷模的一侧设有左右横向轨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竖向的气动杆,气动杆顶部装有前后横向的夹爪,夹爪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夹臂远端设有上夹指,下夹臂远端设有下夹指,夹爪对准浅冷模的第一低洼处,夹爪受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前后横移直至夹爪的下夹指以及下夹臂伸入到第一低洼处顶壁与硬质棉毡层底壁之间的空隙以夹走硬质棉毡层,夹爪受第二驱动装置驱使沿轨道移动直至移动到深冷模的下模具的正上方以把硬质棉毡层放到深冷模的下模具上。
[0005]进一步地,上夹指和下夹指二者的夹持面中部下陷从而在夹持面的前后两个边沿形成凸条。
[0006]进一步地,上夹臂的底部上凹形成一个避让部,下夹臂的顶部也下凹形成另一个避让部,这两个避让部上下相对。
[0007]进一步地,深冷模的下模具的前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二低洼处,第二低洼处顶壁与放置在深冷模的下模具上的复合层底壁之间具有空隙供夹爪的下夹指以及下夹臂伸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爪有两个。
[0009]进一步地,深冷模和浅冷模都为长方体状,第一低洼处位于浅冷模的下模具的长边所在的侧壁,第二低洼处位于深冷模的下模具的长边所在的侧壁。
[0010]进一步地,包括压机,压机驱使浅冷模和深冷模二者的上模具下压相应的下模具。
[0011]有益效果在于:夹爪的下夹指以及下夹臂伸入到第一低洼处顶壁与硬质棉毡层底壁之间的空隙进而把浅冷模的下模具上的硬质棉毡层送到深冷模的下模具上,工人只需一直站在模具的侧面等待深冷模内的内前围被压机压制成型就行了,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先走到模具的正面把浅冷模内的硬质棉毡层取走放到深冷模,再走到模具的侧面等待深冷模
内的内前围被压制成型,避免了工人模具正面和模具侧面来回奔波,藉此减轻工人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内前围模具的深模具和浅模具都处于合模状态的正视角立体视图;
[0013]图2是内前围模具的深模具和浅模具都处于分离状态的正视角立体视图;
[0014]图3是两个夹爪和气动杆的立体视图;
[0015]图4是夹爪处于未夹持内前围状态的放大图;
[0016]图5是夹爪处于夹持内前围状态的放大图(未画出内前围);
[0017]图中:3、深冷模;4、第二低洼处;5、第一低洼处;6、浅冷模;9、气动杆;10、右夹爪;11、左夹爪;12、上夹指;13、上夹臂;14、下夹指;15、下夹臂;16、凸条;17、避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深冷模3和浅冷模6为长方体状,左右横向并排,浅冷模6的下模具前侧壁(长边所在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一低洼处4,深冷模3的下模具的前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二低洼处4。如图2所示,工人把硬质棉毡层平放到浅冷模6的下模具上,压机(图中未画出)驱使浅冷模6的上模具把硬质棉毡层下压压制成型后上移复位,则硬质棉毡层的边缘由于没有受热,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回弹复位,与浅冷模6的第一低洼处5之间形成空隙。图3~图4中的前后横向的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对准第一低洼处5,两个夹爪受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驱使前后横移,那么两个夹爪的下夹臂15以及下夹臂15远端的下夹指14就伸入到这个空隙内位于硬质棉毡层正下方了,而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二者的上夹臂13和上夹臂13远端的上夹指12则是位于硬质棉毡层正上方,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二者的上夹指12和下夹指14如图5所示地夹住该硬质棉毡层。上夹指12和下夹指14二者夹持面的前后两个边沿都设有凸条16,夹持面中部就相当于局部下陷了,这样会使得夹爪能适配凹凸不平的硬质棉毡层把硬质棉毡层夹稳。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二者上夹臂13的底部上凹形成一个避让部17,二者下夹臂15的顶部也下凹形成另一个避让部17,上下相对的两个避让部17在两个夹爪夹紧时构成一个避让空间容置硬质棉毡层的边缘,从而使得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能够夹住硬质棉毡层更靠近中心的位置,避免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只能夹住硬质棉毡层的边缘,即夹持处远离了硬质棉毡层的中心从而导致硬质棉毡层的中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下坠变形。
[0020]随后,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受图3中的气动杆9驱使上移从而夹起硬质棉毡层,左右横向的轨道(图中未画出)设在深冷模3和浅冷模6的相同一侧,轨道上装有气动杆9和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气动杆9受驱使第二驱动装置驱使沿轨道移动直至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以及气动杆9横移到图1的深冷模3的下模具的正上方,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松开硬质棉毡层从而使得硬质棉毡层掉落到深冷模3的下模具内叠置在复合层上,然后受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前后横移避让,并在对准第二低洼处4的位置待命。压机驱使深冷模3的上模具把硬质棉毡层和复合层压制成型得到内前围成品,然后深冷模3的上模具升起,待命的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二者的下夹指14和下夹臂15就伸入到第二低洼处顶部与复合层底壁之
间的空隙内夹走内前围成品。左夹爪11和右夹爪10在第二低洼处4夹走内前围成品的过程与在第一低洼处5夹起硬质棉毡层的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0021]如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包括左右横向并排的深冷模和浅冷模,二者都具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浅冷模的下模具供硬质棉毡层放置,深冷模的下模具供复合层和从浅冷模取出的硬质棉毡层叠置,其特征在于:浅冷模的下模具前侧壁顶部下凹形成第一低洼处;在深冷模和浅冷模的同一侧设有左右横向轨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竖向的气动杆,气动杆顶部装有前后横向的夹爪,夹爪包括上夹臂和下夹臂,上夹臂远端设有上夹指,下夹臂远端设有下夹指,夹爪对准浅冷模的第一低洼处,夹爪受第一驱动装置驱使前后横移直至夹爪的下夹指以及下夹臂伸入到第一低洼处顶壁与硬质棉毡层底壁之间的空隙以夹走硬质棉毡层,夹爪受第二驱动装置驱使沿轨道移动直至移动到深冷模的下模具的正上方以把硬质棉毡层放到深冷模的下模具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前围的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上夹指和下夹指二者的夹持面中部下陷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吉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