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6475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及车辆,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部;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内部储存有相变介质且适于通过所述相变介质相变吸收所述功率器件的热量;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传热面,所述传热面与所述功率器件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抵接,所述第二散热件适于与冷却介质接触以降低所述功率器件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温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控制器在车辆启动或电机控制器大负载的情况下避免了短时间内的热量过高,同时集成度高,密封性好,工艺的难度低,不易发生短路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针对低端电动车或者小功率电机控制器,电机需求低功率,高功率密度,体积要求小型化,成本要求要低,安全性同时也要保证。电机控制器核心零部件功率器件在体积小型化的要求下散热需求加强,当前行业普遍采用强制风冷,此方案散热能力提升,但是会导致整车成本增加;另一种方案采用自然风冷,该方案成本低,但是控制器体积需要增加,同时在低速启动阶段,由于风速小,可能存在功率芯片过温导致动力受限的状态,由于该控制器本来功率就比较小,动力受限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现阶段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均不理想,进行对电机控制器的温度控制研究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该电机控制器在车辆启动或电机控制器大负载的情况下避免了短时间内的热量过高,同时集成度高,密封性好,工艺的难度低,不易发生短路风险。
[0004]根据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部;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第一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内部储存有相变介质且适于通过所述相变介质相变吸收所述功率器件的热量;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有传热面,所述传热面与所述功率器件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抵接,所述第二散热件适于与冷却介质接触以降低所述功率器件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的温度。
[0005]根据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通过设置第一散热件利用内部存储的相变介质解决了短时间内的热量过高,并且相变介质收容于第一散热件内部没有泄露的风险,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可实施性,减少电机控制器发生短路风险;同时,电机控制器设置有第二散热件,第二散热件利用散热介质进行散热,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能力,丰富了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路径,保证了电机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第二散热件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件具有第一导热面和第二导热面,所述第一导热面与所述功率器件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导热面与所述传热面设置。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导热壳体,所述导热壳体内形成一端敞开的相变介质容纳腔;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与所述壳体上且封闭所述一端,所述密封盖背离所述相变介质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热面。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热壳体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散热件贴合的第二导热面。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件构造为环形散热件,所述环形散
热件的内周形成有环形散热面,所述第二散热件形成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自由端形成适于与所述功率器件贴合的第一传热面,所述凸起部的外周形成有与所述环形散热面接触的第二传热面。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底壁形成有在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槽,所述第一散热件的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贯通槽。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形成有适于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散热件的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底壁与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二导热面贴合设置;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壳体背离所述散热腔的外表面。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电机控制器还包括:母线电容,所述控制器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所述母线电容的第二容纳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容纳部朝向所述散热壳体的一侧与所述散热腔的底壁贴合设置。
[0014]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5]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那个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控制器,因此该车辆在启动或电机控制器大负载的情况下避免了短时间内的热量过高,同时集成度高,密封性好,工艺的难度低,不易发生短路风险。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的爆炸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控制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散热件的剖视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散热件与第二散热件的配合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控制器壳体10,密封槽11
[0025]第二容纳部20
[0026]第二散热件30,散热翅片31,散热腔32,凸起部33
[0027]功率器件40
[0028]母线电容50
[0029]第一散热件60,螺栓61,密封盖62,相变介质63,导热壳体64
[0030]贯通槽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相关技术中,将相变材料置于电机控制器的壳体内部,需要保证密封性,工艺难度大,工艺效果不好会导致相变材料在相变时发生挥发,材料挥发到控制器内部,可能导致控制器失效。
[0033]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机控制器。
[0034]根据本技术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功率器件40、第一散热件60和第二散热件30,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纳部,功率器件设置于第一容纳部内,第一散热件60内储存有相变介质且适于通过相变介质相变吸收功率器件40的热量,第二散热件30设置有传热面,传热面与功率器件40和/或第一散热件60抵接,第二散热件30适于与冷却介质接触以降低功率器件40和/或第一散热件60的温度。
[0035]本技术为了避免功率器件40发生短路等风险,通过设置第一散热件60,并在第一散热件60的内部存储有相变介质,以适于在短时间且大负载的情况下,将功率器件40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在第一散热件60内的相变介质相变的过程中吸收,从而避免电机控制器在短时间内的热量过高,提高了电机控制器的可靠性。
[0036]此外,本技术中还设置有第二散热件30,第二散热件30可以用于对第一散热件60和/或功率期间进行散热,以满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壳体(10),所述控制器壳体(10)内形成有第一容纳部;功率器件(40),所述功率器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第一散热件(60),所述第一散热件(60)内部储存有相变介质且适于通过所述相变介质相变吸收所述功率器件(40)的热量;第二散热件(30),所述第二散热件(30)设置有传热面,所述传热面与所述功率器件(40)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60)抵接,所述第二散热件(30)适于与冷却介质接触以降低所述功率器件(40)和/或所述第一散热件(60)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60)设置于所述功率器件(40)与所述第二散热件(30)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件(60)具有第一导热面和第二导热面,所述第一导热面与所述功率器件(40)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导热面与所述传热面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60)包括:导热壳体(64),所述导热壳体(64)内形成一端敞开的相变介质容纳腔;密封盖(62),所述密封盖(62)设置与所述壳体上且封闭所述一端,所述密封盖(62)背离所述相变介质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导热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壳体(64)厚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形成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散热件(30)贴合的第二导热面,第二导热面的面积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和平张利军张海星武运峰李征征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