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9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分拣系统,包括移载工位及上料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机器人移载工位包括设置有抓取装置的机械手,抓取装置包括中心筒及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上料工位包括置放架以及图像采集装置,第一下料工位包括第一料架,第二下料工位包括第二料架,通过如此设置,一方面占地面积小,二方面通过一个机械手上设置具有不同抓取组件的抓取装置实现不需要更换抓取装置,也不需要工件进行特定排列,从而大幅提高分拣效率,还可以设置有清洗工位、打磨定位台工位及读码工位,以实现更多样的自动化操作。以实现更多样的自动化操作。以实现更多样的自动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分拣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将不同的工件进行分拣的情形,以及同时对分拣的工件需要进行预处理的情形,这些不同的工件具有不同的形状体积,常规的分拣系统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0003]一是将工件配置成沿一输送线运动,沿输送线设置不同的选取装置,在工件经过不同的选取装置时,选取装置抓取或选取对应的工件,这种方式需要较长的输送过程,且需要配置多个不同的抓取或选取装置,一方面占地面积大,另一方面配置多个不同的抓取装置或选取装置造成成本高昂。
[0004]二是在工件置放在料框中,由一选取装置安装对应的抓取装置逐个抓取,之后更换抓取装置,然后再抓取不同的工件,在这种方式中,要求工件在料框中必须按规则进行摆放,且,需要更换抓取装置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拣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自动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移载工位及围设在机器人移载工位周边的上料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包括一设置有抓取装置的机械手,所述的抓取装置被配置成在上料工位、第一下料工位及第二下料工位之间运动,所述的抓取装置包括中心筒及设置在中心筒上的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所述的中心筒包括一对端部及连接端部的侧壁,一对端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在侧壁设置有一对朝向背方向伸出的连接筒,上连接板与机械手连接,所述的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分别设置在下连接板及一对连接筒上,所述的上料工位包括至少一置放架以及设置在置放架上方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的第一下料工位包括第一料架,所述的第二下料工位包括第二料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料架与置放架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置放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料框,所述的支架包括一平台,所述的平台上设置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承台,所述的承台上设置有挡板,挡板还包括引导板,一对引导板呈喇叭口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机械手被配置成沿导轨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的上料工位设置在导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的第一下料工位及第二下料工位设置在导轨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在上料工位还包括一直线滑轨,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活动的设置在直线滑轨上,所述的直线滑轨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连接板包括一安装面,所述的安装面呈中心对称形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连接板平行于安装面设置,所述的抓取组件包括第一抓取组件,第一抓取组件包括第一磁吸部,所述的第一磁吸部与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的伸缩组件包括导柱、套设在导柱外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磁吸部及下连接板上的弹性元件以及限位装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心筒外还交叉设置有第一筋板及第二筋板,其中,所述的第一筋板连接中心筒及一对所述的连接筒,所述的第二筋板连接中心筒及上连接板、下连接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筋板平行于安装面,所述的第二筋板垂直于第一筋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筋板还包括一插槽,所述的插槽插设在第一筋板上。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移载工位及围设在机器人移载工位周边的上料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机器人移载工位包括一设置有抓取装置的机械手,抓取装置包括中心筒及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上料工位包括置放架以及图像采集装置,第一下料工位包括第一料架,第二下料工位包括第二料架,通过如此设置,一方面占地面积小,二方面通过一个机械手上设置具有不同抓取组件的抓取装置实现不需要更换抓取装置,也不需要工件进行特定排列,从而大幅提高分拣效率。
[0017]另外,自动分拣系统还可以包括清洗工位、打磨定位台工位及读码工位,当设置有打磨定位台工位及读码工位时,工件按下述顺序被操作,即工件在上料工位被图像采集装置获取图像信息

机械手对工件进行移载

在打磨定位台工位进行打磨

在激光清洗工位进行激光清洗

在读码工位读码

而后移载至第一下料工位或第二下料工位,从而在占地面积小的情况下对工件进行更多样的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 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分拣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9]图2 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 为置放架俯视图;
[0021]图4 为图3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 为抓取装置立体示意图。
[0023]图示元件说明:
[0024]机器人移载工位10;机械手11;导轨111;抓取装置12;中心筒120;上连接板121;下连接板122;第一磁吸部1221;第一伸缩组件1222;导柱1222a;弹性元件1222b;限位装置1222c;第一连接筒123;第二磁吸部1231;安装座1232;第二连接筒124;第三磁吸部1241;第一筋板125;第二筋板126;插槽1261;上料工位20;图像采集装置21;直线滑轨211;置放架22;支架220;承台221;挡板222;引导板223;位置传感器224;挡块225;料框226;第一下料工位30;第一料架31;第二下料工位40;第二料架41;清洗工位50;激光清洗装置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考图1

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分拣系统用于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分拣,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26]所述的自动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移载工位10及围设在机器人移载工位10周边的上料工位20及第一下料工位30、第二下料工位40。
[0027]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10包括有一设置有抓取装置12的机械手11,所述的抓取装置12被配置成在上料工位20、第一下料工位30及第二下料工位40之间运动,以将上料工位20的工件转移至第一下料工位30或第二下料工位40。
[0028]具体的,所述的机械手11为多自由度机械手11,以能够灵活的抓取上料工位20的工件,优选的,所述的机械手11具有至少六个自由度。
[0029]为了使得机械手11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10还包括导轨111,所述的机械手11被配置成沿导轨111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的上料工位20设置在导轨11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的第一下料工位30及第二下料工位40设置在导轨111的两侧。
[0030]所述的上料工位20包括至少一置放架22以及设置在置放架22上方的图像采集装置21,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21被配置成获取工件图像,以使得机械手11及抓取装置12能够抓取工件并将工件置放到合适的下料工位上,更具体来说,所述的自动分拣系统还可以包括有一控制系统,所述的控制系统接收图像采集装置21发送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移载工位及围设在机器人移载工位周边的上料工位及第一下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包括一设置有抓取装置的机械手,所述的抓取装置被配置成在上料工位、第一下料工位及第二下料工位之间运动,所述的抓取装置包括中心筒及设置在中心筒上的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所述的中心筒包括一对端部及连接端部的侧壁,一对端部分别设置有上连接板及下连接板,在侧壁设置有一对朝向背方向伸出的连接筒,上连接板与机械手连接,所述的至少三个不同的抓取组件分别设置在下连接板及一对连接筒上,所述的上料工位包括至少一置放架以及设置在置放架上方的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的第一下料工位包括第一料架,所述的第二下料工位包括第二料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料架与置放架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放架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料框,所述的支架包括一平台,所述的平台上设置有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承台,所述的承台上设置有挡板,挡板还包括引导板,一对引导板呈喇叭口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移载工位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机械手被配置成沿导轨延伸方向运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锋马继宏岳宇琦陈红朱冬松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律扬上海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