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韧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59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所述跑道至少由支撑件、承载件、升降件组成,所述支撑件或由支件和托件组成,所述承载件或由主跑道、中转装置、底座组成。托件上可设置运动槽并将所述承载件置于所述运动槽中。承载件的顶端,可设置成主跑道,主跑道上设置阻拦件。采用主动承降系统迎接飞行器降落,采用导动板避免飞行器降落在所述跑道上出现弹跳现象,采用模块化或预制件生产工艺,将跑道分解成若干段或若干块或若干组件进行生产,形成半成品,然后通过连接件按设定好的组合顺序及组合方式把所述半成品组装为一件完整的起降跑道产品。降跑道产品。降跑道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起降设施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陆地上的直翼式有人驾驶飞机的起降跑道都设置在地面上,且长度一般都超过一千五百米。这种设置给人的感觉是结实牢靠,但空间利用率很低,而且时常受到地面侧风影响、复飞也有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1、飞行器能在空中起降。2、缩短跑道长度。3、让跑道成为可进行工业化量产的产品。
[0004]对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
[0005]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所述起降跑道至少由支撑件、承载件、升降件三部分组合而成,所述承载件的上端面距离地面至少有1米;所述承载件上端面距离地面的最佳高度介于10米至100米之间,所述地面包括山顶的上端面。所述支撑件至少包括墩柱、支架、墙体、轨道、滑道、气压件、液压件;所述支撑件或能进行纵向伸缩或横向伸缩;所述承载件或者可以表现为滑板形式。
[0006]将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上端,所述承载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
[0007]将所述升降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及所述支撑件的旁侧,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下端与地面连接;用承载件承接飞行器起降,用升降件承载飞行器往返于承载件上端面与地面之间;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梯以及气压件、液压件。上述的气压件、液压件包括气垫、液垫或多层气垫、多层液垫;气垫中的气体包括空气、蒸汽、热气、氢气以及惰性气体。
[0008]在所述承载件的下方及/或旁侧或者设有停机场所或维修场所或办公场所或候机场所或商业消费场所。
[0009]或者将所述起降跑道设置在城镇市区公路或铁路交通干道的上空。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至少由支件和托件两部分组成。
[0011]所述托件设置在所述支件的上方;所述托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支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所述托件的数量至少为一件,当所述托件达到两件或两件以上时,托件与托件可叠合在一起。
[0012]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托件上方;所述承载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托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
[0013]将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成能够承接飞行器起降的主跑道,在所述主跑道上设有
阻拦件及/或减震件及/或卡扣件及/或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至少包括磁吸式、气吸式。
[0014]当用所述主跑道承接飞行器降落,可在所述阻拦件拦截飞行器的轮子或起落架之后,或者在飞行器的尾钩勾住或挂住阻拦件或所述主跑道或所述承载件一端的边沿之后,利用所述吸附件吸住飞行器底部以稳定飞行器。
[0015]优选地,所述托件上设有运动槽,将所述承载件置于所述运动槽之中。
[0016]在所述支撑件或支件或托件的一端或两端或者设有端锚,所述端锚或能伸缩;在所述端锚与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之间设有往复控制件及/或弹簧。
[0017]所述往复控制件通过气压或液压方式来调整或控制所述托件或承载件的行进速度以及停止位置。
[0018]通过往复控制件,采用气压或液压方式助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产生预运动。
[0019]用所述弹簧作为缓冲件,用所述弹簧储蓄的能量推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产生预运动。
[0020]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或往复控制件上设有卡扣件或吸附件或膨胀件或钩挂件或螺旋件或夹具。
[0021]优选地,在所述托件一端的上端面设置助飞板或引导板,或者在所述承载件的顶部的一侧设置助飞板或引导板,或者是将所述助飞板与所述引导板组合为一体。所述引导板上设有滚动装置及/或滑动装置及/或弹性装置及/或制动装置。比如在引导板上设置滚筒或滚动轴或传送带或减震弹簧或制动件。当需要帮助飞行器起飞时,可预先让制动装置对引导板制动,使引导板的表面不能滚动或滑动,便于飞行器经引导板上起飞;或者是让引导板朝有利于飞行器起飞的方向转动,助推飞行器起飞。
[0022]优选地,所述承载件至少由主跑道、中转装置、底座三部分组合而成,在所述中转装置及/或底座的底面设有珠状物或球状物或轮状物或履带,在所述中转装置及/或底座中或者设有动力装置及/或制动件。
[0023]在所述主跑道与中转装置之间或者是在所述中转装置与底座之间可以通过挡件或插销或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或者拆卸分离。
[0024]优选地,在所述主跑道上设置传送带,在所述传送带上设置阻拦件及/或吸附件及/或减震装置,在所述阻拦件上设有或连接有开合装置。通过所述开合装置的控制,所述阻拦件既可以竖立于所述传送带上,也可以平贴于所述传送带的表面上。
[0025]优选地,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上设有制动机构和助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储能机构及/或制动件,所述储能机构以气压方式及/或液压方式及/或伸展或旋转弹性物体的方式储能蓄力;所述助推机构包括释能机构及/或动力装置。
[0026]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上或在所述主跑道上或在所述传送带旁设有信号发射装置或探测装置或传感装置或智能控制装置;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对可见光信号、波信号、磁信号的发射或接收装置。
[0027]优选地,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上设置主动承降系统,所述主动承降系统中包含预运动机构,在所述预运动机构中设有冷动力装置或热动力装置或电动力装置或磁动力装置,所述冷动力装置包括弹簧装置或气压装置或液压装置,所述热动力装置包括化学能动力装置,所述电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及/或绳式或带式或轴式或轨道式或轮式牵引组件。上述往复控制件所实现的预运动功能就属于所述冷动力装置中的一种形式。
[0028]优选地,采用主动承降系统迎接飞行器降落,其方法为:用探测装置对飞行器飞行高度、距离、速度进行跟踪探测,通过飞行器运动轨迹预判其抵达跑道所需的、大概的时间与着陆点,等待飞行器即将降落到所述着陆点之瞬间,由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及预运动机构将所述承载件弹出或推出或牵出,使所述主跑道迅速到达飞行器下方承接飞行器。在所述承载件与飞行器交汇瞬间,承载件上的主跑道与所述飞行器正在进行同向且近于同速运动,所以所述飞行器降落在所述主跑道上的时候不会发生激烈的刚性碰撞或摩擦。
[0029]优选地,所述阻拦件为旋转式阻拦件,其结构为:
[0030]转轴上设有三块或三块以上的叶片,至少可以形成

型结构或近似于

型结构。
[0031]所述叶片上或者设有可以滚动或滑动的物体,包括滚珠或滚轮或滚轴或轴承;所述叶片上或者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能够伸缩。
[0032]所述转轴或呈条状,其长度大于20厘米;所述转轴或设于支架上,所述转轴或与弹性物体连接,所述连接包括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或所述支架的旁侧或者设有限位件。
[0033]所述阻拦件或为智能跟踪阻拦件,其结构为:所述的阻拦件至少由拦截件、导动件、传感或探测装置以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拦截件的中段位置或者开有缺口;所述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空中的飞行器起降跑道,其特征是:所述起降跑道至少由支撑件、承载件、升降件三部分组合而成;所述承载件的上端面距离地面至少有1米;所述支撑件至少包括墩柱、支架、墙体、轨道、滑道、气压件、液压件;将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上端,所述承载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支撑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将所述升降件设置在所述承载件及所述支撑件的旁侧,所述升降件的上端与所述承载件连接,下端与地面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梯以及气压件、液压件;在所述承载件的下方及/或旁侧或者设有停机场所或维修场所或办公场所或候机场所或商业消费场所;或者将所述起降跑道设置在城镇市区公路或铁路交通干道的上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跑道,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至少由支件和托件两部分组成;所述托件设置在所述支件的上方;所述托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支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所述托件的数量至少为一件,当所述托件达到两件或两件以上时,托件与托件可叠合在一起;所述承载件设置在所述托件上方;所述承载件或者能够在所述托件上做移位运动或伸缩运动;将所述承载件的顶部设置成能够承接飞行器起降的主跑道,在所述主跑道上设有阻拦件及/或减震件及/或卡扣件及/或吸附件;当用所述主跑道承接飞行器降落时,可在所述阻拦件拦截飞行器的轮子或起落架之后,或者在飞行器的尾钩勾住或挂住所述主跑道或承载件一端的边沿之后,利用所述吸附件吸住飞行器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跑道,其特征是:在所述托件上设有运动槽,将所述承载件置于所述运动槽中;在所述支撑件或支件或托件的一端或两端或者设有端锚,在所述端锚与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之间设有往复控制件及/或弹簧;所述往复控制件通过气压或液压方式来调整或控制所述托件或承载件的行进速度以及停止或运动状态;通过往复控制件,采用气压或液压方式助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产生预运动;用所述弹簧作为缓冲件,用所述弹簧储蓄的能量推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产生预运动;在所述托件或承载件或往复控制件上设有卡扣件或吸附件或膨胀件或钩挂件或螺旋件或夹具。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降跑道,其特征是:在所述托件一端的上端面设置助飞板或引导板,或者在所述承载件的顶部的一侧设置助飞板或引导板,或者是将所述助飞板与所述引导板组合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降跑道,其特征是:所述承载件至少由主跑道、中转装置、底座三部分组合而成,在所述中转装置及/或底座的底面设有珠状物或球状物或轮状物或履带,在所述中转装置及/或底座中或者设有动力装置及/或制动件;
在所述主跑道与中转装置之间或者是在所述中转装置与底座之间可以通过挡件或插销或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或者拆卸分离。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韧
申请(专利权)人:何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