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50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包括基座、桁架、第一水平移动单元、升降单元、抓取单元和若干第二水平移动单元;桁架跨设在基座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基座设置有上料位置和卸料位置;第一水平移动单元设置在桁架远离基座的一端;第一水平移动单元与桁架滑动连接;第一水平移动单元还向着远离桁架的方向水平向外伸出;升降单元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水平移动单元远离桁架的端部位置;第二水平移动单元用于带动工件由桁架所在方向朝着卸料位置所在方向移动;抓取单元用于抓取上料位置处的工件,第一水平移动单元还驱动抓取单元将工件移动到第二水平移动单元处。升降单元改变工件与上料位置或者第二水平移动单元的间距,实现堆叠输出功能。现堆叠输出功能。现堆叠输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轮罩外延伸板,是一种车身覆盖件,用于汽车后轮罩区域的遮盖封闭。如图1所示,图示的后轮罩外延伸板,具有对称设置的左、右组件。钣金成型后,需要对对称设置的后轮罩外延伸板的左、右组件分别进行堆垛放置,以节省占地空间。
[0003]公开号为CN20829228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钣金加工中心码垛桁架,桁架上设置了两个独立的行走小车,两行走小车分别进行上料和下料堆叠操作,物料移动的方向是水平方向且与桁架的水平延伸方向垂直,由于两个行走小车是独立运行,而且会产生干涉问题,需要进行反复的避让动作,使得上料、下料过程不连贯。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能同时进行后轮罩外延伸板的左、右组件的码垛作业,并且不会产生上述运动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桁架上实现多个工件的输送、不会发生运动干涉、出料过程更加连贯的自动码垛输出机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包括基座(1)和桁架(2),基座(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桁架(2),桁架(2)跨设在基座(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基座(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上料位置(100),基座(1)水平宽度延伸方向的边缘设置有卸料位置(200);还包括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升降单元(4)、抓取单元(5)和若干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br/>[0006]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设置在桁架(2)远离基座(1)的一端;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与桁架(2)的水平延伸方向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还向着远离桁架(2)的方向水平向外伸出;
[0007]所述升降单元(4)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远离桁架(2)的端部位置;
[0008]各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设置在基座(1)上,且沿着基座(1)的水平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用于带动工件由桁架(2)所在方向朝着卸料位置(200)所在方向移动;
[0009]所述抓取单元(5)设置在升降单元(4)靠近基座(1)的一端,抓取单元(5)用于抓取上料位置(100)处的工件,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还驱动抓取单元(5)将工件移动到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上方;升降单元(4)调节抓取单元(5)与上料位置(100)或者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的间距。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上料位置(100)设置有第一托架(101);第一托架(101)包括第一底板(102)和第一挡块(103),第一底板(102)与基座(1)相对固定设置,且第一底板(102)与基座(1)间隔设置;第一底板(102)远离基板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
一挡块(103),各第一挡块(103)间隔设置,各第一挡块(103)的一端与第一底板(102)固定连接,各第一挡块(103)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基座(1)的方向铅垂向上延伸;各第一挡块(103)与工件靠近基座(1)的表面或者侧表面的不同位置相抵持。
[0011]优选的,所述上料位置(100)设置在桁架(2)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上料位置(100)成对且相互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一活动部(32),第一固定部(31)跨设在桁架(2)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固定部(31)上套设有第一活动部(32),第一活动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的轴向延伸方向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活动部(32)为板状,且第一活动部(32)的两端分别沿着第一固定部(31)的径向方向水平朝外延伸,第一活动部(32)的两端部位置均设置有升降单元(4);第一活动部(32)朝着第一固定部(31)的另一端移动时经过至少一对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的正上方;第一活动部(32)远离桁架(2)的端部的在基座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活动部(32)非端部位置在基座上的投影面积。
[0013]优选的,所述抓取单元(5)包括第二底板(51)、若干第二挡块(52)和抓取部(53);第二底板(51)固定设置在升降单元(4)的活动端上,第二底板(51)靠近基座(1)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二挡块(52)和抓取部(53),各第二挡块(52)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二挡块(52)的一端与第二底板(51)固定连接,各第二挡块(52)还沿着铅垂方向朝着基座(1)方向延伸;第二挡块(52)抵持在工件远离基座(1)的端面或者侧表面的不同位置;各第二挡块(52)与第一挡块(103)相互间隔设置;抓取部(53)抵持在工件远离基座(1)的端面上。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抓取部(53)为磁力吸盘。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包括第二固定部(61)、第二活动部(62)、第三底板(63)和若干第三挡块(64),第二固定部(61)与基座(1)远离地面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61)靠近桁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动部(62),第二活动部(62)与第二固定部(61)滑动连接;第二活动部(62)上设置有第三底板(63);第三底板(63)与第一底板(102)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三底板(63)远离基座(1)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三挡块(64),第三挡块(64)的一端与第三底板(63)固定连接,第三挡块(64)的另一端沿着铅垂方向竖直向上延伸;各第三挡块(64)与工件靠近基座(1)的表面或者侧表面的不同位置相抵持;第三挡块(64)与第二挡块(52)也相互间隔设置;第二活动部(62)靠近第二固定部(61)的极限位置位于第一活动部(32)的直线运动轨迹的正下方,第二活动部(62)远离第二固定部(61)的极限位置对应了一个卸料位置(200)。
[0016]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相对于桁架(2)的铅垂中心面对称设置;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至少有一对。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升降单元(4)为直线气缸、电动推杆或者液压缸。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基座(1)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脚轮;基座(1)边缘设置有扶手。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通过在桁架两侧对称设置上料位置,可以一次放置一组后轮罩外延伸板的两个对称的工件,通过进一步在桁架两侧设置多组第二水平移动单元,可将对称的工件分别
进行输送,并分别经过第二水平移动单元输送到对应的卸料位置,不容易混料而且效率较高;
[0021](2)上料位置可以托起工件的各个表面,还进一步通过销钉锁定工件的位置;
[0022](3)抓取部能够可靠吸附上料位置上的单个工件,并在第二挡块的限位功能下,放置在第三底板和各第三挡块合围形成的区域内;
[0023](4)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包括基座(1)和桁架(2),基座(1)远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桁架(2),桁架(2)跨设在基座(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基座(1)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上料位置(100),基座(1)水平宽度延伸方向的边缘设置有卸料位置(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升降单元(4)、抓取单元(5)和若干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设置在桁架(2)远离基座(1)的一端;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与桁架(2)的水平延伸方向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还向着远离桁架(2)的方向水平向外伸出;所述升降单元(4)对称的设置在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远离桁架(2)的端部位置;各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设置在基座(1)上,且沿着基座(1)的水平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用于带动工件由桁架(2)所在方向朝着卸料位置(200)所在方向移动;所述抓取单元(5)设置在升降单元(4)靠近基座(1)的一端,抓取单元(5)用于抓取上料位置(100)处的工件,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还驱动抓取单元(5)将工件移动到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上方;升降单元(4)调节抓取单元(5)与上料位置(100)或者第二水平移动单元(6)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位置(100)设置有第一托架(101);第一托架(101)包括第一底板(102)和第一挡块(103),第一底板(102)与基座(1)相对固定设置,且第一底板(102)与基座(1)间隔设置;第一底板(102)远离基板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挡块(103),各第一挡块(103)间隔设置,各第一挡块(103)的一端与第一底板(102)固定连接,各第一挡块(103)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基座(1)的方向铅垂向上延伸;各第一挡块(103)与工件靠近基座(1)的表面或者侧表面的不同位置相抵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位置(100)设置在桁架(2)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上料位置(100)成对且相互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码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移动单元(3)包括第一固定部(31)和第一活动部(32),第一固定部(31)跨设在桁架(2)水平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一固定部(31)上套设有第一活动部(32),第一活动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的轴向延伸方向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活动部(32)为板状,且第一活动部(32)的两端分别沿着第一固定部(31)的径向方向水平朝外延伸,第一活动部(32)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秀清侯智翔向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宝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