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以及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12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电控泵和多路阀。液压油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液压马达包括第一马达油口和第二马达油口。多路阀具有与电控泵连接的进油口、用于控制液压油缸动作的第一工作联以及用于控制液压马达动作的第二工作联。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后进入到液压油缸内,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换向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直接通过第二换向阀进入液压马达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的第二工作联没有设置压力补偿阀,使得液压马达的流量不受负载反馈压力信号变化影响,速度控制更加平稳可靠,提高了整车操控性能。提高了整车操控性能。提高了整车操控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以及工程机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以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负载敏感系统无论是液控还是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均配置有压力补偿器,根据压力补偿器的位置可以分为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和阀后补偿负载敏感系统。工程机械的负载类型主要有两种,线性负载(液压油缸驱动的执行机构)和惯性负载(液压马达驱动的执行机构)。
[000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以及工程机械,以提高整车的操控性能。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包括:
[0006]液压油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
[0007]液压马达,包括第一马达油口和第二马达油口;
[0008]电控泵;和
[0009]多路阀,具有与电控泵连接的进油口、用于控制液压油缸动作的第一工作联以及用于控制液压马达动作的第二工作联,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后进入到液压油缸内,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换向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直接通过第二换向阀进入液压马达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和第八油口,第一油口与电控泵的出油口连接且与第二油口连通,第三油口与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第六油口与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连接,压力补偿阀的第一控制端与其进油口连接,压力补偿阀的第二控制端设置有弹簧且与其出油口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补偿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断开;在第二工作位,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动作的第一电比例减压阀和第二电比例减压阀,第一电比例减压阀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电比例减压阀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二换向阀动作的第三电比例减压阀和第四电比例减压阀,第三电比例减压阀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四电比例减压阀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二控制端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路阀还包括进油联,进油联包括动态阻尼阀,动态阻尼阀的第一端与压力补偿阀的出油口连接,动态阻尼阀的第二端与油箱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油联还包括电比例流量控制阀和主溢流阀,电比例流量控制阀和主溢流阀设置在油箱与电控泵的出油口之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系统还包括尾联,尾联包括减压阀和先导溢流阀,减压阀连接第二换向阀和先导溢流阀,先导溢流阀与油箱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液压系统。
[0018]基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马达、电控泵和多路阀。其中,液压油缸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液压马达包括第一马达油口和第二马达油口。多路阀具有与电控泵连接的进油口、用于控制液压油缸动作的第一工作联以及用于控制液压马达动作的第二工作联。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依次经过第一换向阀和压力补偿阀后进入到液压油缸内,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换向阀,电控泵输出的油液直接通过第二换向阀进入液压马达内。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系统的第二工作联没有设置压力补偿阀,这样使得液压马达的动作通过调节第二换向阀的开口实现流量控制,使得液压马达的流量不受负载反馈压力信号变化影响,速度控制更加平稳可靠,提高了整车操控性能。而且正是由于对液压马达的控制取消了压力补偿阀,因此降低了液压马达的压力损失,降低了整机油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00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第一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5]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26]在相关技术中,负载敏感系统无论是液控还是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都配置压力补偿器,根据压力补偿器的位置可以分为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和阀后补偿负载敏感系统。
[0027]当两种类型负载的执行机构同时动作且系统流量饱和时,采用阀前补偿负载敏感系统的,系统会优先满足负载压力低的执行机构,负载压力高的执行机构速度受到限制。而且惯性负载的执行机构启动扭矩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驱动,这就会导致复合动作时线性负载执行机构速度很快,而惯性负载执行机构速度很慢或者不动,这显然不能满足整机操控性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缸(3),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液压马达(4),包括第一马达油口和第二马达油口;电控泵(1);和多路阀,具有与所述电控泵(1)连接的进油口(P)、用于控制所述液压油缸(3)动作的第一工作联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液压马达(4)动作的第二工作联,所述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换向阀(10)和压力补偿阀(11),所述电控泵(1)输出的油液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向阀(10)和所述压力补偿阀(11)后进入到所述液压油缸(3)内,所述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换向阀(14),所述电控泵(1)输出的油液直接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14)进入所述液压马达(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10)具有第一油口(101)、第二油口(102)、第三油口(103)、第四油口(104)、第五油口(105)、第六油口(106)、第七油口(107)和第八油口(108),所述第一油口(101)与所述电控泵(1)的出油口连接且与第二油口(102)连通,所述第三油口(103)与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六油口(106)与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第一控制端与其进油口连接,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第二控制端设置有弹簧且与其出油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补偿阀(11)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进油口与出油口断开;在第二工作位,所述压力补偿阀(11)的进油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聪庄裕锋马超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