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缓冲系统以及拖拉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506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限位缓冲系统以及拖拉机。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换向阀、限位缓冲阀、一对油缸以及用于与拖拉机提升臂同步运动至与限位缓冲阀抵接时油缸停止升降的限位杆,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换向阀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限位缓冲阀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述油缸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当油缸下降到设定位置时,限位杆触碰限位缓冲阀,油缸大腔的油液被截止,油缸停止下降,使得拖拉机提升器挂载的辅具下降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位缓冲系统以及拖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拖拉机液压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限位缓冲系统以及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拖拉机的应用日益广泛,拖拉机通过提升臂挂载辅具(农机具)进行相应农作业。现有技术中的辅具下将位置通常为固定不可调节的,作业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限位缓冲系统以及拖拉机。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换向阀、限位缓冲阀、一对油缸以及用于与拖拉机提升臂同步运动至与限位缓冲阀抵接时油缸停止升降的限位杆,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换向阀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限位缓冲阀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述油缸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
[0005]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油缸下降到设定位置时,限位杆触碰限位缓冲阀,油缸大腔的油液被截止,油缸停止下降,使得拖拉机提升器挂载的辅具下降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阀包括:第一补油单向阀、第二补油单向阀以及切换阀,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以及所述切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油箱以及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以及一对所述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一对所述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换阀的感应端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泵将油液输送至限位缓冲阀,然后通过切换阀直接输送至油缸的大腔,油缸开始上升。油缸的小腔油液通过限位缓冲阀、多路阀(换向阀)和回油过滤器后直接回至油箱。油泵将油液输送至限位缓冲阀,然直接输送至油缸的小腔,油缸开始下降。油缸的小腔油液通过限位缓冲阀、多路阀和回油过滤器后直接回至油箱。当油缸下降到设定位置时,限位杆触碰切换阀,使之往下移动切换到上面位置,则油缸大腔的油液被截止,油缸停止下降。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阀还包括:第一过载阀以及第二过载阀,所述第一过载阀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述油缸的另一端、第二过载阀的一端以及所述切换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过载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的另一端、所述换
向阀以及一对所述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载阀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切换阀、一对所述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过载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油缸的一端以及所述换向阀连接。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载补油避免压力过高和进油不足现象。若油缸停止下降时挂的负载较大,引起的冲击也较大,则大腔过载阀(第二过载阀)打开,压力油输送至小腔,以限制压力升高。
[0010]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油缸的一端通过管路相互连接,一对所述油缸的另一端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对油缸的连接,便于油缸同步运动,便于机具平稳升降,提高限位缓冲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和所述油泵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吸油过滤器,所述限位缓冲阀和所述油箱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回油过滤器。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器的设置,防止杂质进入系统管路,防止杂质损坏各个部件,提高限位缓冲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和所述换向阀之间的管路连接,所述安全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限位缓冲阀和所述油箱之间的管路连接。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全阀的设置,防止油泵后端部件压力过高而损坏,限制压力升高。
[00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设有凸起。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凸起的设置,便于限位杆与切换阀抵接,提高限位缓冲系统的灵敏度。
[0018]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限位缓冲系统。
[0019]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油缸下降到设定位置时,限位杆触碰限位缓冲阀,油缸大腔的油液被截止,油缸停止下降,使得拖拉机提升器挂载的辅具下降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0020]本技术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缓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缓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缓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位缓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5]附图标号说明:1、油箱;2、吸油过滤器;3、油泵;4、换向阀;5、限位缓冲阀;6、油缸;7、回油过滤器;8、安全阀;9、限位杆;51、第一补油单向阀;52、切换阀;53、第一过载阀;54、第二过载阀;55、第二补油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包括:油箱1、油泵3、换向阀4、限位缓冲阀5、一对油缸6以及用于与拖拉机提升臂同步运动至与限位缓冲阀5抵接时油缸停止升降的限位杆9,所述油箱1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3连接,所述油泵3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4连接,所述换向阀4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限位缓冲阀5以及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5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述油缸6以及所述油箱1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5位于所述限位杆9的运动轨迹上。
[0028]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油缸下降到设定位置时,限位杆触碰限位缓冲阀,油缸大腔的油液被截止,油缸停止下降,使得拖拉机提升器挂载的辅具下降位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0029]其中,油缸的一端为小腔,油缸的另一端为大腔。图中的箭头代表油液的流动方向以及流动轨迹。
[0030]如图1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缓冲阀5包括:第一补油单向阀51、第二补油单向阀55以及切换阀52,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51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4以及所述切换阀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5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油箱1以及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5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5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4以及一对所述油缸6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阀52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一对所述油缸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泵、换向阀、限位缓冲阀、一对油缸以及用于与拖拉机提升臂同步运动至与限位缓冲阀抵接时油缸停止升降的限位杆,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换向阀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限位缓冲阀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述油缸以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限位缓冲阀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阀包括:第一补油单向阀、第二补油单向阀以及切换阀,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以及所述切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油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油箱以及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补油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换向阀以及一对所述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切换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一对所述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切换阀的感应端位于所述限位杆的运动轨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阀还包括:第一过载阀以及第二过载阀,所述第一过载阀的一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一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坚杨绪杰孟祥科王庆红郑洪伦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