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011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包括制动轮、安全单元、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制动轮、所述安全单元、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制动轮的一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制动轮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轮包括安装槽;所述安全单元包括锥盘、轴孔、挤压槽、弹簧槽、弹簧、弹簧座和螺栓;所述输入端包括螺套和螺母,所述螺套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且所述螺套与所述弹簧座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弹簧槽开设在挤压槽的内部,使弹簧设置在装置的内部进行保护,有效防止工作环境中的杂质粘附在弹簧表面,可以提升弹簧及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工作寿命。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极限联轴器
,尤其涉及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极限联轴器也叫安全联轴器,是主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的一种连接部件,当超载或机械故障而导致所需扭矩超过过载临界值时,极限联轴器会以打滑形式限制传动系统所传动的扭力,而当过载情形消失后,传动系统则自行恢复联结,起到了过载保护、预防机械损坏的作用。
[0003]锥盘式极限联轴器是极限联轴器的一种,如公开号为CN205350117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调功率式过载保护联轴器,通过在动力耦合母头上开设锥形孔,配合与动力输入轴上锥柱体的摩擦来实现动力的传递,与此同时,通过在动力耦合模头的外侧设置弹簧和开槽螺母,利用调节开槽螺母的方式即可控制弹簧压紧力的大小,从而调节装置的过载临界值,使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但是,由于弹簧设置在装置的外部,其表面很容易粘附杂质,导致弹簧及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将弹簧设置在装置的内部,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提升了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包括制动轮、安全单元、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
[0006]所述制动轮、所述安全单元、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同轴设置;
[0007]所述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制动轮的一端,且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制动轮固定连接;
[0008]所述制动轮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制动轮远离所述输出端的一端,且所述安装槽为锥形结构;
[0009]所述安全单元包括锥盘、轴孔、挤压槽、弹簧槽、弹簧、弹簧座和螺栓,所述锥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锥盘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抵贴;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锥盘内;所述挤压槽开设在所述锥盘远离所述输出端的一端;所述弹簧槽开设在所述挤压槽内;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弹簧槽内;所述弹簧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挤压槽内,并与所述弹簧相抵持,所述弹簧座与所述挤压槽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锥盘和所述弹簧座之间,且所述螺栓与所述锥盘固定连接,与所述弹簧座滑动连接;
[0010]所述输入端包括螺套和螺母,所述螺套设置在所述弹簧座内,且所述螺套与所述弹簧座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螺套外侧远离所述输出端的一端,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套之间拧接。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螺母设置有多个。
[001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母上开设有螺纹孔,且此螺纹孔内拧接有紧定螺丝。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弹簧座靠近所述螺母的一端和所述螺母
靠近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均开设有球形槽,且此球形槽内放置有钢球。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制动轮靠近所述输出端的一侧,且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中心轴与所述制动轮的中心轴重合。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弹簧槽为圆形槽状结构,且所述弹簧槽设置有多个。
[0016]更进一步优选的,多个所述弹簧槽以所述挤压槽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轴孔为花键孔。
[001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内部开设有平键槽。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制动轮通过柱销固定的方式相连接。
[0020]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将弹簧槽开设在挤压槽的内部,使弹簧设置在装置的内部进行保护,有效防止工作环境中的杂质粘附在弹簧表面,可以提升弹簧及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和工作寿命;
[0022](2)通过在螺套的外侧设置多个螺母,并在螺母上拧接紧定螺丝,可以对弹簧座进行限位,防止装置运行过程中弹簧座受到震动影响而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固定牢固性;
[0023](3)通过在弹簧座和螺母之间设置钢球,将螺母与弹簧座的滑动配合转化为滚动配合,减少了螺母与弹簧座的磨损;
[0024](4)通过在制动轮上设置推力球轴承,在固定输出端内的输出轴时,可以先将输出轴与推力球轴承进行同轴连接,然后再将输出端与制动轮和输出轴进行分别固定,保证了输出轴与输入轴的同轴精度。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的剖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中制动轮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中锥盘的侧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中螺栓处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中输入端处插入输入轴状态的剖视图。
[0031]图中:1、制动轮;11、安装槽;2、安全单元;21、锥盘;22、轴孔;23、挤压槽;24、弹簧槽;25、弹簧;26、弹簧座;27、螺栓;3、输入端;31、螺套;32、螺母;33、紧定螺丝;34、钢球;4、输出端;5、推力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包括制动轮1、安全单元2、输入端3和输出端4,制动轮1、安全单元2、输入端3和输出端4同轴设置,保证输入端3内安装的输入轴与输出端4内安装的输出轴进行同轴转动。
[0034]其中,制动轮1包括安装槽11,安装槽11开设在制动轮1远离输出端4的一端,且安装槽11为锥形结构;制动轮1作为装置的主体结构,起到连接各个部件的作用。
[0035]输出端4设置在制动轮1的一端,且输出端4与制动轮1固定连接,输出端4内安装的输出轴与输出端4和制动轮1保持同步转动。
[003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保证输出端4与制动轮1的固定牢固性,输出端4与制动轮1可以通过柱销固定的方式相连接。
[0037]安全单元2包括锥盘21、轴孔22、挤压槽23、弹簧槽24、弹簧25、弹簧座26和螺栓27,锥盘21设置在安装槽11内,锥盘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盘式极限联轴器,包括制动轮(1)、安全单元(2)、输入端(3)和输出端(4),其中,所述制动轮(1)、所述安全单元(2)、所述输入端(3)和所述输出端(4)同轴设置;所述输出端(4)设置在所述制动轮(1)的一端,且所述输出端(4)与所述制动轮(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1)包括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开设在所述制动轮(1)远离所述输出端(4)的一端,且所述安装槽(11)为锥形结构;所述安全单元(2)包括锥盘(21)、轴孔(22)、挤压槽(23)、弹簧槽(24)、弹簧(25)、弹簧座(26)和螺栓(27),所述锥盘(2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锥盘(21)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相抵贴;所述轴孔(22)开设在所述锥盘(21)内;所述挤压槽(23)开设在所述锥盘(21)远离所述输出端(4)的一端;所述弹簧槽(24)开设在所述挤压槽(23)内;所述弹簧(25)放置在所述弹簧槽(24)内;所述弹簧座(2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挤压槽(23)内,并与所述弹簧(25)相抵持,所述弹簧座(26)与所述挤压槽(23)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螺栓(27)设置在所述锥盘(21)和所述弹簧座(26)之间,且所述螺栓(27)与所述锥盘(21)固定连接,与所述弹簧座(26)滑动连接;所述输入端(3)包括螺套(31)和螺母(32),所述螺套(31)设置在所述弹簧座(26)内,且所述螺套(31)与所述弹簧座(26)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汪黎杰张华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巨鲸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