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449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包括上料模块、校正模块、输送模块、送线模块和工作台;所述上料模块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侧方,所述上料模块用于承托吊弦线的线盘并向所述校正模块放线,所述上料模块的上料驱动器与所述输送模块的输送驱动器同步运行以使得吊弦线处于张紧状态;从吊弦线的线盘上引出的吊弦线穿过所述校正模块上的转轮后进入到所述输送模块的输送导引器中并被所述输送模块向前输送进入到所述送线模块的送线导引器中,所述送线模块将吊弦线继续向前输送进入到吊弦生产线的下一工位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吊弦线的自动进线、校正和张紧。校正和张紧。校正和张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弦进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吊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弦进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对铁路工艺质量和标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电气化铁路线路中,接触网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搭接于电气化铁路供电线路上,向电力机车及其附属设备提供电力。在接触网系统中,吊弦作为接触网和机车导电弓之间接触良好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线路上每隔6~8米需要安装一套整体吊弦将接触线悬吊于承力索上,从而保证接触线的悬挂高度和使得接触线保持一定的弹性以保证接触网和导电弓具有良好的接触关系。吊弦包括吊弦线、设于吊弦线一侧或两侧的心形环和钳压管、设于吊弦线一端部或两端部的线鼻子。吊弦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进线裁线、穿线、拉紧、压接、打标和捆扎几个步骤,其中的穿线包括吊弦线穿过钳压管、心形环和线鼻子,拉紧是指利用吊弦线拉紧心形环和钳压管,压接包括钳压管和线鼻子与吊弦线的压紧。目前吊弦的生产方式还是以人工为主,一般采用四到五人为一个班,进行前述各个步骤的工序。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吊弦成品精度低等问题,特别是吊弦的裁线和压接两个环节,人工生产方式存在长度尺寸不一致、不均匀,压接不牢固或压接力度过大导致钳压管和/或线鼻子开裂等问题。而在进线过程中,由于吊弦线是缠绕于线盘之上,这就需要人工进行放线、抻拉校正,如此既费时费力,又无法保证吊弦线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得后续生产过程中还需对其进行张紧。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利用多个模块单元实现对吊弦线的自动进线、校正和张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吊弦进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上料模块、校正模块、输送模块、送线模块和工作台;所述上料模块设于所述工作台的侧方,所述上料模块用于承托吊弦线的线盘并向所述校正模块放线,所述上料模块的上料驱动器与所述输送模块的输送驱动器同步运行以使得吊弦线处于张紧状态;从吊弦线的线盘上引出的吊弦线穿过所述校正模块上的转轮后进入到所述输送模块的输送导引器中并被所述输送模块向前输送进入到所述送线模块的送线导引器中,所述送线模块将吊弦线继续向前输送进入到吊弦生产线的下一工位中。
[0006]优选的,所述上料模块包括上料支撑底板、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撑底板两端的上料支撑侧板A和上料支撑侧板B、分别设于上料支撑侧板A和上料支撑侧板B上端且相对应设置的上料转轴A和上料转轴B,吊弦线的线盘卡置于所述上料转轴A和上料转轴B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上料支撑侧板A背离所述上料支撑侧板B的表面上设有上料安装板A,
所述上料安装板A上安装有上料减速机,所述上料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料转轴A相连接,所述上料减速机与所述上料驱动器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上料支撑侧板B背离所述上料支撑侧板A的表面上设有上料安装板B,所述上料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上料转轴B的横移杆的上料卡盘,所述横移杆用于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的横向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上料卡盘上螺接有上料卡盘扳手,通过转动所述上料卡盘扳手以使得所述上料卡盘夹紧或松开所述上料转轴B的横移杆从而固定或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的横向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上料转轴B的横移杆的端部设有上料手轮,通过所述上料手轮推动横移杆横向移动以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的横向距离。
[0011]优选的,所述上料手轮上转动设有上料手轮把手,所述上料手轮把手可相对于所述上料手轮扳出和扳入。
[0012]优选的,所述上料转轴A的端部设有上料转轴A卡板,所述上料转轴A卡板用于卡置吊弦线的线盘。
[0013]优选的,所述上料转轴B的端部设有上料转轴B凸起部,所述上料转轴B凸起部用于卡置吊弦线的线盘。
[0014]优选的,所述校正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校正支撑板、与所述校正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校正安装板、与所述校正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校正安装条,所述校正安装板的上端面为弧形且沿弧形上端面布设有多组校正安装板转轮,所述校正安装条的端部设有校正安装条转轮,吊弦线经过校正安装条转轮和校正安装板转轮被进行校正。
[0015]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条的端部还设有校正安装条调整板,通过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调整板相对于所述校正安装条的位置以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转轮与所述校正安装条调整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粗细的吊弦线。
[0016]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条调整板与所述校正安装条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调整板条形孔,通过所述调整板条形孔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调整板相对于所述校正安装条的位置。
[0017]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条通过校正安装条转轴与所述校正安装板相连,所述校正安装板上设有校正安装板调节孔,通过所述校正安装板调节孔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相对于所述校正安装板的角度并使得所述校正安装条与所述校正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板上设有校正安装板安装孔。
[0019]优选的,每组校正安装板转轮中转轮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0020]优选的,所述校正支撑板上设有校正支撑板条形孔,所述校正支撑板条形孔上安装有校正支撑板转轮,通过所述校正支撑板条形孔调整所述校正支撑板转轮相对于所述校正支撑板的位置,通过所述校正支撑板转轮对吊弦线进行校正。
[0021]优选的,所述校正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增强所述校正支撑板支撑强度的矫正支撑板筋板。
[0022]优选的,所述校正支撑板上设有校正支撑板连接板,所述校正安装板上设有校正安装板连接板,通过所述校正支撑板连接板和所述校正安装板连接板实现所述校正支撑板与所述校正安装板的固定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板连接板上设有连接板条形孔,通过所述连接板条形孔调
整所述校正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校正支撑板的位置。
[0024]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增强所述校正安装板支撑强度的校正安装板筋板。
[0025]优选的,所述送线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输送安装架、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架上且与所述输送导引器位置相对应的输送主动轮、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架上且带动所述输送主动轮转动的输送驱动器、与所述输送主动轮相邻近且滑动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架上的输送从动轮,调整所述输送从动轮相对于所述输送主动轮的位置从而调整对所输送吊弦线的夹持程度和适应不同粗细的吊弦线。
[0026]优选的,所述输送安装架上设有输送从动轮滑轨安装座,所述输送从动轮滑轨安装座上设有输送从动轮滑轨,所述输送从动轮滑轨上滑动连接输送从动轮滑块,所述输送从动轮安装于所述输送从动轮滑块上。
[0027]优选的,所述输送从动轮滑轨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输送从动轮气缸,所述输送从动轮气缸驱动所述输送从动轮滑块相对于所述输送从动轮滑轨滑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模块(10)、校正模块(20)、输送模块(30)、送线模块(40)和工作台(50);所述上料模块(10)设于所述工作台(50)的侧方,所述上料模块(10)用于承托吊弦线的线盘并向所述校正模块(20)放线,所述上料模块(10)的上料驱动器(15)与所述输送模块(30)的输送驱动器(32)同步运行以使得吊弦线处于张紧状态;从吊弦线的线盘上引出的吊弦线穿过所述校正模块(20)上的转轮后进入到所述输送模块(30)的输送导引器(33)中并被所述输送模块(30)向前输送进入到所述送线模块(40)的送线导引器(42)中,所述送线模块(40)将吊弦线继续向前输送进入到吊弦生产线的下一工位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块(10)包括上料支撑底板(11)、设置于所述上料支撑底板(11)两端的上料支撑侧板A(121)和上料支撑侧板B(122)、分别设于上料支撑侧板A(121)和上料支撑侧板B(122)上端且相对应设置的上料转轴A(161)和上料转轴B(162),吊弦线的线盘卡置于所述上料转轴A(161)和上料转轴B(16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撑侧板A(121)背离所述上料支撑侧板B(122)的表面上设有上料安装板A(131),所述上料安装板A(131)上安装有上料减速机(14),所述上料减速机(14)的输出轴与所述上料转轴A(161)相连接,所述上料减速机(14)与所述上料驱动器(1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支撑侧板B(122)背离所述上料支撑侧板A(121)的表面上设有上料安装板B(132),所述上料安装板(132)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上料转轴B(162)的横移杆的上料卡盘(17),所述横移杆用于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162)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161)的横向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卡盘(17)上螺接有上料卡盘扳手(171),通过转动所述上料卡盘扳手(171)以使得所述上料卡盘(17)夹紧或松开所述上料转轴B(162)的横移杆从而固定或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162)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161)的横向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转轴B(162)的横移杆的端部设有上料手轮(18),通过所述上料手轮(18)推动横移杆横向移动以调整所述上料转轴B(162)相对于所述上料转轴A(161)的横向距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手轮(18)上转动设有上料手轮把手(181),所述上料手轮把手(181)可相对于所述上料手轮(18)扳出和扳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转轴A(161)的端部设有上料转轴A卡板(1611),所述上料转轴A卡板(1611)用于卡置吊弦线的线盘。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转轴B(162)的端部设有上料转轴B凸起部(1621),所述上料转轴B凸起部(1621)用于卡置吊弦线的线盘。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弦进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块(20)包括安装于所述工作台(50)上的校正支撑板(21)、与所述校正支撑板(21)固定连接的校正安装板(22)、与所述校正安装板(22)固定连接的校正安装条(23),所述校正安装板(22)的上端面为弧形且沿弧形上端面布设有多组校正安装板转轮(24),所述校正安装条(23)的端部设有校正安装条转轮(231),吊弦线经过校正安装条转轮(231)和校正安装板转轮(24)被进行校正;
优选的,所述校正安装条(23)的端部还设有校正安装条调整板(232),通过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调整板(232)相对于所述校正安装条(23)的位置以调整所述校正安装条转轮(231)与所述校正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周振平李育冰刘洪生张春亚安小旭陈瑞峰蒙杰温晶波苗建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