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工艺应用上,经常针对半导体晶圆进行等离子蚀刻的处理。等离子蚀刻,其原理是暴露在电子区域的气体形成等离子体,由此产生的电离气体和释放高能电子组成的气体,从而形成了等离子或离子,电离气体原子通过电场加速时,会释放足够的力量与表面驱逐力紧紧粘合材料或蚀刻表面。某种程度来讲,等离子清洗实质上是等离子体蚀刻的一种较轻微的情况。
[0003]现有的等离子蚀刻工艺在喷气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具有八字型扩散喷头的喷气装置来喷射加工气体,喷气时将喷头对准基片即可。然而,这种喷气装置在喷气过程中,气体在扩散喷头的边缘是呈一定斜角喷射而出,其喷射范围并不能覆盖加工腔室,同时单点扩散式的喷射方式将会使加工气体集中在中央区域,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也将密集分布在中央区域,从而导致等离子体分布不均衡,影响蚀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采用的装置包括:蚀刻腔体(1),由圆筒型腔体部(11)、封闭腔体部(11)顶端的顶板(12)以及承托在腔体部(11)底端的底板(13)组成,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上电极(121);基台(2),同轴设置在蚀刻腔体(1)内部,用以承置基片,所述基台(2)和上电极(121)分别与交流射频电源(3)相连接;喷气机构(4),由贯穿顶板(12)设置的进气管(41)和连接在进气管(41)底部的喷气盘(42)组成,所述进气管(41)内部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进气腔道(411)和第二进气腔道(412),所述喷气盘(42)内部具有匀气腔(421),所述匀气腔(421)内部设置有螺旋匀气管(43),所述螺旋匀气管(43)底部均匀连接有若干第一喷气管(44),所述喷气盘(42)底部连接有与第一喷气管(44)一一对应的第二喷气管(45),所述第二喷气管(45)与匀气腔(421)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喷气管(45)同轴设置在第一喷气管(44)外侧,所述第一喷气管(44)用以喷射第一进气腔道(411)内的反应气体,所述第二喷气管(45)用以喷射第二进气腔道(412)内的反应气体;供气系统(5),由第一反应气体供气源(51)和第二反应气体供气源(52)组成,所述第一反应气体供气源(51)通过供气管道与第一进气腔道(411)相连通,所述第二反应气体供气源(52)通过供气管道与第二进气腔道(412)相连通;排气机构(6),由上排气板(61)、下排气板(62)、调节挡板(63)以及排气泵组成,用以排出残余物质;所述等离子蚀刻清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蚀刻前准备:将基片放置在基台(2)上端,同时将上电极(121)和基台(2)分别与交流射频电源(3)接通;S2、双腔道独立喷气:第一反应气体供气源(51)通过供气管道向第一进气腔道(411)泵入反应气体,由第一喷气管(44)均匀喷射该反应气体,第二反应气体供气源(52)通过供气管道向第二进气腔道(412)泵入另一反应气体,由第二喷气管(45)均匀喷射该反应气体;S3、蚀刻清洗:两种反应气体在蚀刻加工区域均匀混合,经耦合辉光放电,产生高密度等离子体并轰击在基片表面,进行蚀刻清洗过程;S4、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红,朱峰,郑思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仕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