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38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包括底座、下模座、下腔板、顶料机构、上模座、上模板、上腔板、导向结构、弹性结构、固定座、上模芯、下模芯、延伸座、下模抽芯驱动机构、推料板、推料驱动机构及多个翻边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芯组对集流管进行支撑,提高了对集流管进行加工成型的质量,降低集流管在翻边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机率,保证了翻边后的集流管的质量,不但能够快速完成集流管的装夹和翻边,还能够自动化地实现翻边后的集流管的脱模和出料,大大地提高了对集流管进行翻边的效率。行翻边的效率。行翻边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指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集流管是一种将各处气体或者液体进行汇流处理的管道,由于其通用性,其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随着采用集流管的行业越来越多,所应用的场所及流通的介质种类越来越多,对集流管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般是通过集流管成型模具在集流管上冲压成型出多个成型孔。比如:申请号为202121867068.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夹紧机构的集流管冲压模具。该专利文件虽然能够实现对集流管的冲孔成型,但是根据集流管的使用场合不同,部分使用场合的集流管需要在集流管的成型孔处进行翻边处理,该专利文件无法实现集流管的孔翻边。由于集流管的孔翻边效率直接影响生产集流管的效率,所以如何快速完成集流管的孔翻边也是本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其包括底座、下模座、下腔板、顶料机构、上模座、上模板、上腔板、导向结构、弹性结构、固定座、上模芯、下模芯、延伸座、下模抽芯驱动机构、推料板、推料驱动机构及多个翻边刀,下模座装设于底座的顶部,下模座的顶面凹设有下嵌装腔及贯穿下嵌装腔的底壁设置的顶料通孔,顶料机构装设于底座并位于下模座的下方,顶料机构的顶料端能够突伸至顶料通孔内,下腔板嵌设于下嵌装腔内,下腔板的顶面凹设有下模腔,上模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上模芯的另一端位于下模腔的上方,延伸座与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模抽芯驱动机构和推料驱动机构均装设于延伸座,推料板位于上模芯的上方,推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料板沿着上模芯往复移动,固定座开设有过孔,下模芯贯穿过孔,上模芯位于下模芯的上方,上模芯的顶面凹设有多个翻边成型槽,多个翻边成型槽沿着上模芯的轴向排列设置,下模抽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模芯插入或拔出下模腔,上模板的顶面经由弹性结构与上模座的底面弹性连接,上模座经由导向结构与下模座导向地升降连接,多个翻边刀装设于上模座的底面,上模板的底面凹设上嵌装腔及贯穿上嵌装腔的顶壁设置的多个过刀孔一,上腔板嵌装在上嵌装腔内,上模芯突伸至上模腔内,上腔板的底面凹设有上模腔及贯穿上模腔的顶壁设置的多个过刀孔二,多个过刀孔一、多个过刀孔二、多个翻边成型槽和多个翻边刀分别一一对应设置,翻边刀依次贯穿过刀孔一、过刀孔二和上模腔后突伸至翻边成型槽内,上模芯与下模芯拼接以形成模芯组,上模腔与下模腔合模以形成料腔,模芯组位于料腔内,模芯组的外侧壁与料腔的内壁之间具有套料间隙。
[0006]进一步地,推料板经由滑动结构与下模座的顶面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滑动结构包括与推料板连接的连接板、连接于连接板的滑动板及转动连接于滑动板的转轮,转轮与下模座的顶面滚动抵触。
[0008]进一步地,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还包括装设于底座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底座的另一端,限位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料腔远离推料板的一端口。
[0009]进一步地,限位机构包括装设于底座的限位气缸及装设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的升降板及装设于升降板的限位件,限位件用于打开或关闭料腔远离推料板的一端口。
[0010]进一步地,底座或/和延伸座装设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用于将下模芯压紧在上模芯上。
[0011]进一步地,压紧机构包括装设于底座或/和延伸座的压紧气缸及装设于压紧气缸的活塞杆的压紧件,固定座的底面开设有与过孔连通的压紧孔,压紧件经由压紧孔突伸至过孔内。
[0012]进一步地,导向结构包括装设于下模座的导套及装设于上模座的导柱,导柱与导套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地,弹性结构包括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呈矩形阵列分布,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座的底面和下模板的顶面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上模座的底面装设有上等高限位柱,下模座的顶面装设有下等高限位柱,上等高限位柱用于与下等高限位柱抵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冲床的冲头与上模座连接,上模座与下模座处于开模状态,上模腔与下模腔处于打开的状态,将具有多个成型孔的集流管套设在上模芯外,使得集流管的下半部容设在下模腔内,此时,冲床的冲头带动上模座连带上模板、上腔板和多个翻边刀下移,使得上腔板与下腔板合模并夹持集流管,集流管固定在料腔内,与此同时,下模抽芯驱动机构驱动下模芯插入集流管内,且上模芯与下模芯拼接以形成模芯组,集流管套设在模芯组外,模芯组对集流管起到支撑的作用;随着冲头继续带动上模座下移,上模座压缩弹性结构,并带动多个翻边刀继续下移,下移的翻边刀依次贯穿过刀孔一、过刀孔二和上模腔后将成型孔的边缘冲压至翻边成型槽内,以实现对集流管上的多个成型孔进行向内翻边,完成集流管的孔翻边后,下模抽芯驱动机构驱动下模芯拔出翻边后的集流管,接着冲头带动上模座连带上模板和多个翻边刀上移并复位,使得上模座与下模座开模,上模腔与下模腔打开,此时,顶料机构的顶料端贯穿顶料通孔并将下腔板从下嵌装腔内抬起,被抬起的下腔板抵触翻边后的集流管上移,使得集流管与上模芯脱模,然后推料驱动机构驱动推料板沿着上模芯的上表面朝远离推料驱动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得推料板将脱模后的集流管推出本模具外,以实现孔翻边后的集流管的脱模和出料。在上模座与下模座相对升降的过程中,导向结构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了上模座升降的稳定性和位置精度。本技术通过模芯组对集流管进行支撑,提高了对集流管进行加工成型的质量,降低集流管在翻边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机率,保证了翻边后的集流管的质量,不但能够快速完成集流管的装夹和翻边,还能够自动化地实现翻边后的集流管的脱模和出料,大大地提高了对集流管进行翻边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隐藏下模抽芯驱动机构和推料驱动机构后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上模芯、下模芯、固定座、推料板和滑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底座;2、下模座;3、下腔板;4、顶料机构;5、上模座;6、上模板;7、上腔板;8、导向结构;9、弹性结构;10、固定座;11、上模芯;12、下模芯;13、延伸座;14、下模抽芯驱动机构;15、推料板;16、推料驱动机构;17、翻边刀;18、下嵌装腔;19、顶料通孔;20、下模腔;21、过孔;22、翻边成型槽;23、上嵌装腔;24、过刀孔一;25、上模腔;26、过刀孔二;27、料腔;28、滑动结构;29、连接板;30、滑动板;31、转轮;32、限位机构;33、限位气缸;34、升降板;35、限位件;36、压紧机构;37、压紧气缸;38、压紧件;39、压紧孔;40、导套;41、导柱;42、上等高限位柱;43、下等高限位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模座、下腔板、顶料机构、上模座、上模板、上腔板、导向结构、弹性结构、固定座、上模芯、下模芯、延伸座、下模抽芯驱动机构、推料板、推料驱动机构及多个翻边刀,下模座装设于底座的顶部,下模座的顶面凹设有下嵌装腔及贯穿下嵌装腔的底壁设置的顶料通孔,顶料机构装设于底座并位于下模座的下方,顶料机构的顶料端能够突伸至顶料通孔内,下腔板嵌设于下嵌装腔内,下腔板的顶面凹设有下模腔,上模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上模芯的另一端位于下模腔的上方,延伸座与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下模抽芯驱动机构和推料驱动机构均装设于延伸座,推料板位于上模芯的上方,推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料板沿着上模芯往复移动,固定座开设有过孔,下模芯贯穿过孔,上模芯位于下模芯的上方,上模芯的顶面凹设有多个翻边成型槽,多个翻边成型槽沿着上模芯的轴向排列设置,下模抽芯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下模芯插入或拔出下模腔,上模板的顶面经由弹性结构与上模座的底面弹性连接,上模座经由导向结构与下模座导向地升降连接,多个翻边刀装设于上模座的底面,上模板的底面凹设上嵌装腔及贯穿上嵌装腔的顶壁设置的多个过刀孔一,上腔板嵌装在上嵌装腔内,上模芯突伸至上模腔内,上腔板的底面凹设有上模腔及贯穿上模腔的顶壁设置的多个过刀孔二,多个过刀孔一、多个过刀孔二、多个翻边成型槽和多个翻边刀分别一一对应设置,翻边刀依次贯穿过刀孔一、过刀孔二和上模腔后突伸至翻边成型槽内,上模芯与下模芯拼接以形成模芯组,上模腔与下模腔合模以形成料腔,模芯组位于料腔内,模芯组的外侧壁与料腔的内壁之间具有套料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流管的孔翻边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则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淳博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