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661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油气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包括自内至外呈一体式设置的内衬层、骨架层、非金属抗拉层和外保护层,所述骨架层由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缠绕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管,通过使用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制成骨架层,有效保障了骨架层对管体的支撑效果,钢帘线具有较强的抗扭曲效果,使管体中无需额外设置抗局部扭曲层,并通过将骨架层设置在内衬层外侧,利用内衬层对运输流体和骨架层进一步隔绝,保证骨架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柔性管的使用成本;同时管体呈一体式设置,有效避免了管体在收到洋流影响而蠕动时,各层之间因相对位移而造成的磨损,因而管体中无需另设耐磨层,提高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油气输送
,具体是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有着丰富油气资源,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海底管线是海洋基础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海洋柔性管在海洋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软管可作为静态管线或动态管线,广泛用于生产、注入、外输及服务的管线。
[0003]推荐规程DNVGL RP F119概述的海上油气田用柔性管主要用于柔性出油管道和柔性跨接管,这种柔性管能承载作业过程或海上环境中较大的动态载荷。典型的海上油气田用柔性管截面通常包括骨架层、内流体屏蔽层、抗压铠装层、耐磨层、抗拉铠装层、耐磨层、抗拉铠装层、抗局部扭曲层和外保护层共9层结构,当柔性管在深海环境中使用时,需要将海底采出的油气资源竖直向上输送,但由于现有柔性管自身米重较大,为了保证其竖向状态,必须在柔性管上设置较多浮力单元,施工步骤繁琐,且使用过程中的浮力单元的维护和更换极为不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3948808 U(申请号201420335498.2)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非粘接复合柔性管,由里向外分别设有内骨架层、内衬层、非粘接增强层、内保护层、外骨架层、外拉伸层、抗磨层和外保护层,该柔性管中不使用金属材料,减小了管体的米重,但该柔性管内骨架层由纤维层组成,其强度不足以满足深海环境使用,故此还设置了外骨架层,管体中功能层较多,导致该柔性管不便于生产,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内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使用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制成骨架层,以增强骨架层的抗压能力,同时将骨架层设置在内衬层外侧,进一步避免钢帘线被侵蚀,延长管体使用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7]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包括自内至外呈一体式设置的内衬层、骨架层、非金属抗拉层和外保护层,所述骨架层由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缠绕制成。
[0008]本技术提供的柔性管,通过使用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制成骨架层,有效保障了骨架层对管体的支撑效果,钢帘线具有较强的抗扭曲效果,使管体中无需额外设置抗局部扭曲层,并通过将骨架层设置在内衬层外侧,利用内衬层对运输流体和骨架层进一步隔绝,保证骨架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柔性管的使用成本;同时管体呈一体式设置,有效避免了管体在收到洋流影响而蠕动时,各层之间因相对位移而造成的磨损,因而管体中无需另设耐磨层,进一步简化制备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非金属抗拉层由偶数层增厚预浸带交叉缠绕制成。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厚预浸带的厚度范围为0.5mm~3.0mm。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厚预浸带的宽度范围为10.0mm~200.0mm。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厚预浸带的缠绕角度范围为40
°
~80
°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厚预浸带由碳纤维、芳纶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层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耐热聚乙烯(PERT)、聚偏二氟乙烯(PVDF)、尼龙(PA)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使用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制成骨架层,有效保障了骨架层对管体的支撑效果,钢帘线具有较强的抗扭曲效果,使管体中无需额外设置抗局部扭曲层,并通过将骨架层设置在内衬层外侧,利用内衬层对运输流体和骨架层进一步隔绝,保证骨架层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柔性管的使用成本;
[0017]2.管体呈一体式设置,有效避免了管体在收到洋流影响而蠕动时,各层之间因相对位移而造成的磨损,因而管体中无需另设耐磨层,进一步简化制备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的截面图;
[0019]其中,1.内衬层;2.骨架层;3.非金属抗拉层;4.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如图1所示,包括自内至外呈一体式设置的内衬层1、骨架层2、非金属抗拉层3和外保护层4,所述骨架层2由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缠绕制成。所述非金属抗拉层3由偶数层增厚预浸带交叉缠绕制成。所述增厚预浸带的厚度范围为0.5mm~3.0mm,宽度范围为10.0mm~200.0mm,缠绕角度范围为40
°
~80
°
,进一步的,增厚预浸带由碳纤维、芳纶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制成;所述外保护层4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耐热聚乙烯(PERT)、聚偏二氟乙烯(PVDF)、尼龙(PA)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0023]本实施例中,非金属抗拉层3由4层增厚预浸带缠绕制成,增厚预浸带由碳纤维制成,其厚度为2.2mm、宽度为50mm,缠绕角度范围为60
°
。外保护层4由尼龙制成。
[0024]在制备过程中,各层之间经热处理粘结为一体式结构,有效避免了管体在收到洋流影响而蠕动时,各层之间因相对位移而造成的磨损,因而管体中无需另设耐磨层,进一步简化制备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过使用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制成骨架层2,有效保障了骨架层2对管体的支撑效果,钢帘线具有较强的抗扭曲效果,使管体中无需额外设置抗局部扭曲层,并通过将骨架层2设置在内衬层1外侧,利用内衬层1对运输流体和骨架层2进一步隔绝,保证骨架层2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柔性管的使用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内至外呈一体式设置的内衬层(1)、骨架层(2)、非金属抗拉层(3)和外保护层(4),所述骨架层(2)由包裹有树脂的钢帘线缠绕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抗拉层(3)由偶数层增厚预浸带交叉缠绕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预浸带的厚度范围为0.5mm~3.0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深水油气开采用柔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厚预浸带的宽度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赵绍东孙维志夏平原朱原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