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58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纤维动态拉伸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包括固定装置、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本体和传力装置,所述夹具本体包括连接杆、套接于连接杆的夹持部件和松紧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罗盘、第二罗盘和连接第一罗盘、第二罗盘的绕丝导锟,所述第二夹持部件随松紧部件活动;通过缠绕的方式将纤维缠绕在绕丝锟轴上,然后用夹持装置将末端纤维固定,这样的设计各个环节协调性好,牢固性更强,适用于纤维等表面光滑、韧性较强的试样,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测试效率,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保证测试的准确性。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


[0001]本技术属于夹持器
,尤其涉及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的强力是考核纤维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纤维强力的测试对于评价纤维的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纤维较细,且表面光滑,在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时一般不能直接夹持,而且高性能纤维的韧性较大,对两端固定装置的要求较高,否则纤维还未断裂就已经脱落,使得拉伸性能测试存在较大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包括:固定装置、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本体和传力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两组,其中与拉拔试验机的底座固定连接的为第一固定装置,与拉拔试验机的拉拔装置固定连接的为第二固定装置;所述传力装置为长条形板状,包括第一传力端和第二传力端,所述第一传力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力端与夹具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力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套接于连接杆的夹持部件、与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松紧部件,所述连接杆为中空圆柱形,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传力装置的第二传力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松紧部件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罗盘、第二罗盘和连接第一罗盘、第二罗盘的绕丝锟轴,所述第一罗盘与传力装置的第二传力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罗盘的圆盘表面设置有第一凸齿,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与第一夹持部件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齿;所述松紧部件包括螺杆和挡圈,所述螺杆包括第一松紧端和第二松紧端,所述第一松紧端与所述连接杆的第二连接端活动连接,所述挡圈套接于所述螺杆的第一松紧端。其有益效果为:通过缠绕的方式将纤维在绕丝锟轴上缠绕一圈,然后将纤维引出在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中间的连接杆上缠绕若干圈,再将纤维末端引出,通过松紧部件将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夹紧紧,使得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卡合在一起,将纤维的末端牢牢地固定在第一夹持部件与第二夹持部件之间,各环节的协调性好,操作简单方便,牢固性更强。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二罗盘边缘设置有绕丝导出口。其有益效果为:将纤维末端从绕丝导出口引出缠绕到夹持部件中,操作简单方便,避免纤维拉拔的过程中滑脱。
[0007]进一步,所述夹具本体的连接杆的第一连接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传力装置的第二传力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螺纹配套的组装螺孔,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传力端连接处还设置有紧固螺母。其有益效果为:将夹具本体与传力装置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螺杆的第一松紧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第二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松紧端的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松紧端相对所述第二连接端旋进旋出。
[0009]进一步,所述螺杆的第二松紧端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带动所述螺杆旋转的插销。
[0010]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卡固所述挡圈的凸起,所述挡圈的内圈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径、小于所述螺杆的凸起处外径。
[0011]进一步,所述挡圈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组装螺孔,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罗盘和第二传力端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组装螺孔,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传力装置的第一传力端设置有销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力端的销孔配套的销钉,所述传力装置与固定装置通过将所述销钉穿插到所述销孔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申请测试夹持器设计合理,通过缠绕的方式将纤维缠绕在绕丝锟轴上,然后用夹持装置将末端纤维固定,这样的设计各个环节协调性好,牢固性更强,适用于纤维等表面光滑、韧性较强的试样,操作简单方便,能提高测试效率,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的夹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说明:1、固定装置;2、夹具本体;21、连接杆;22、夹持部件;23、松紧部件;221、第一夹持部件;222、第二夹持部件;2221、第二凸齿;2211、第一罗盘;2212、第二罗盘;22121、第一凸齿;231、螺杆; 232、挡圈;3、传力装置;31、第一传力端;32、第二传力端;4、紧固螺母; 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高性能纤维断裂强力测试夹具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包括:固定装置1、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本体2和传力装置3,固定装置1设置有两组,其中与拉拔试验机的底座固定连接的为第一固定装置,与拉拔试验机的拉拔装置固定连接的为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还设置有传感器,用来获取纤维断裂的拉力;传力装置3为长条形板状,一体成型,包括第一传力端31和第二传力端32,第一传力端31与所述固定装置1固定连接,第二传力端32与夹具本体2固定连接;夹具本体2如图2所示,包括与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1、套接于连接杆21的夹持部件22、与连接杆21 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松紧部件23,连接杆21为中空圆柱形,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传力装置3的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松紧部件23活动连接;夹持部件22包括第一夹持部件221和第
二夹持部件222,第一夹持部件221包括第一罗盘2211、第二罗盘2212和连接第一罗盘2211、第二罗盘2212的绕丝锟轴,第一罗盘2211与传力装置3的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第二罗盘2212的圆盘表面设置有第一凸齿22121,第二夹持部件222与第一夹持部件221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齿2221;松紧部件23包括螺杆231和挡圈232,螺杆231包括第一松紧端和第二松紧端,第一松紧端与连接杆21的第二连接端活动连接,挡圈232套接于螺杆231的第一松紧端。
[0021]本申请将纤维的两端先缠绕在第一夹持部件221的绕丝锟轴上,然后将纤维的末端缠绕在第一夹持部件221与第二夹持部件222之间,通过旋转松紧部件23的螺杆来将第一夹持部件221与第二夹持部件222夹紧,另外,第一夹持部件221与第二夹持部件222的夹持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凸齿22121和第二凸齿2221,夹紧时第一凸齿22121与第二凸齿2221相互卡合,使得纤维的固定更加牢固。
[0022]更优的,第一夹持部件221的第二罗盘2212边缘设置有绕丝导出口。
[0023]更优的,夹具本体2的连接杆21的第一连接端设置有外螺纹,传力装置 3的第二传力端32设置有与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夹具本体(2)和传力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1)设置有两组,其中与拉拔试验机的底座固定连接的为第一固定装置,与拉拔试验机的拉拔装置固定连接的为第二固定装置;所述传力装置(3)为长条形板状,包括第一传力端(31)和第二传力端(32),所述第一传力端(31)与所述固定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力端(32)与夹具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本体(2)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21)、套接于连接杆(21)的夹持部件(22)、与连接杆(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松紧部件(23),所述连接杆(21)为中空圆柱形,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传力装置(3)的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松紧部件(23)活动连接;所述夹持部件(22)包括第一夹持部件(221)和第二夹持部件(222),所述第一夹持部件(221)包括第一罗盘(2211)、第二罗盘(2212)和连接第一罗盘(2211)、第二罗盘(2212)的绕丝锟轴,所述第一罗盘(2211)与传力装置(3)的第二传力端(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罗盘(2212)的圆盘表面设置有第一凸齿(22121),所述第二夹持部件(222)与第一夹持部件(221)相对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齿(2221);所述松紧部件(23)包括螺杆(231)和挡圈(232),所述螺杆(231)包括第一松紧端和第二松紧端,所述第一松紧端与所述连接杆(21)的第二连接端活动连接,所述挡圈(232)套接于所述螺杆(231)的第一松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拉伸性能测试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221)的第二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进赵晓姜雪杨雪岩李蓉林豪孙维志赵绍东朱原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