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及其安装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09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包括:螺母,其具有法兰;上板,其套设于所述螺母外侧并与所述螺母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上板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凹的U型缺口;下板,其中心具有通孔且套设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板上对应一对U型缺口处设置有一对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配合于所述U型缺口内并设置为沿U型缺口内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均可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浮动螺母结构的安装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浮动螺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板、下板和活动螺母之间设置活动间隙,实现了有效安装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身和底盘总装装配过程中,当需要将某一部件安装在另一部件上,一般通过标准的螺栓与螺母相连接或者螺栓与固定螺孔相连接,这二中连接方式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常常出现某一部件上的孔和安装件上的孔错位,两孔之间的轴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某一装配件和被装配件有多个孔需要安装时,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使得在汽车生产中常常因生产装配公差累积导致其它部件无法有效安装,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及其安装使用方法,浮动螺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板、下板和活动螺母之间设置活动间隙,实现了有效安装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包括:螺母,其具有法兰;上板,其套设于所述螺母外侧并与所述螺母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上板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凹的U型缺口;下板,其中心具有通孔且套设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板上对应一对U型缺口处设置有一对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配合于所述U型缺口内并设置为沿U型缺口内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均可活动。
[0005]优选的是,所述螺母中心具有螺纹孔,所述螺母为六边形结构,法兰为圆形结构。
[0006]优选的是,所述上板中心具有贯通的孔洞,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与所述上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卡爪为向螺母侧凸出且向上板侧面外凸出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板通过多个第二卡爪过盈配合于所述螺母外侧壁。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爪对称设置四个且沿着一对U型缺口的方向设置。
[0008]优选的是,所述下板的通孔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卡爪,且与所述下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三卡爪为朝向所述螺母倾斜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三卡爪与所述螺母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卡爪顶点与所述上板之间具有间隙。
[0009]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卡爪设置有四个且沿一对第一卡爪的方向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爪包括依次连接为一体的竖直部、弯曲部和限位部,三者构成类S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卡爪的宽度小于所述U型缺口的宽度,所述竖直部底部与所述下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弯曲部的内凹弧面朝向所述螺母设置,所述限位部也设置为弧形且位于所述上板的上方。
[0011]优选的是,所述下板的通孔向内凹陷后形成凹槽用于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卡爪的竖直部。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浮动螺母结构的安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一、螺母通过其螺纹孔穿过工作台上的定位销,且螺母的法兰底面朝下落位于工作台上;
[0014]步骤二、下板通过其中心通孔穿过螺母位于螺母的法兰外,使下板的底面落位于工作台上;
[0015]步骤三、将上板放在压装机的压头上,开始压装,通过上板上的第二卡爪卡住螺母,第一卡爪的弯曲部内凹弧面与U型缺口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一卡爪与U型缺口两侧之间的间隙为螺母的水平活动范围,下板上的第三卡爪与上板之间的间隙、第一卡爪的竖直部高度以及第一卡爪的弯曲部与限位部的节点和上板之间的间隙为螺母竖向活动范围;
[0016]步骤四、压装结束后,取下上板和下板。
[0017]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浮动螺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通过上板、下板和活动螺母之间设置的活动间隙,具有多方位的活动范围,实现了有效安装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其它类似浮动螺母结构装配后螺母易脱落的问题,本申请的浮动螺母结构装配后螺母不易脱落。其它类似螺母结构装配时各部件之间采用的是间隙配合,各个部件活动空间较大,当动态运输时,活动螺母往往会脱落,本申请结构各个部件间采用的是过盈配合,过盈接触点为四个点,经过验证,不管静态或者动态运输都不会出现螺母脱落问题。
[0020]3、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其它类似浮动螺母结构一般装配在车身上,本申请的浮动螺母结构既可以装配在车身上也可以装配在底盘上。因底盘结构件对强度质量要求高,浮动螺母装配的位置往往不能返修或者返修成本高,若使用其它类似结构,当螺母脱落,会导致该底盘结构件报废或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来返修该底盘结构件,若使用本申请浮动螺母结构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本申请结构的优势在于螺母不易于脱落。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破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后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浮动螺母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螺母,2、法兰,3、上板,4、下板,5、第一卡爪,6、第二卡爪,7、第三卡爪,8、U型缺口,9、竖直部,10、弯曲部,11、限位部,12、工作台,13、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1]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如图1至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包括:螺母1,其具有法兰2;上板3,其套设于所述螺母1外侧并与所述螺母1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上板3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凹的U型缺口8;下板4,其中心具有通孔且套设于所述螺母1的法兰2外,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1的法兰2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板4上对应一对U型缺口8处设置有一对第一卡爪5,所述第一卡爪5配合于所述U型缺口8内并设置为沿U型缺口8内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均可活动。
[00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为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件和底盘结构件用浮动螺母1结构。上板3用于与螺母1卡合,第一卡爪5有弹性,挤压装配后不会变形,上板3通过其U型缺口8可以在第一卡爪5内水平面活动,上板3和下板4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实现竖直面活动,进而实现螺母1各方位的活动。
[003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1中心具有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其具有法兰;上板,其套设于所述螺母外侧并与所述螺母外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上板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凹的U型缺口;下板,其中心具有通孔且套设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所述通孔与所述螺母的法兰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下板上对应一对U型缺口处设置有一对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配合于所述U型缺口内并设置为沿U型缺口内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均可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中心具有螺纹孔,所述螺母为六边形结构,法兰为圆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中心具有贯通的孔洞,其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与所述上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卡爪为向螺母侧凸出且向上板侧面外凸出的板状结构,所述上板通过多个第二卡爪过盈配合于所述螺母外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对称设置四个且沿着一对U型缺口的方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的通孔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卡爪,且与所述下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三卡爪为朝向所述螺母倾斜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三卡爪与所述螺母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三卡爪顶点与所述上板之间具有间隙。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杨黄锐张颖秦承华丁裕青梁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