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16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炉进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包括直吹管,所述直吹管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直吹管的左侧安装有弯头管,所述弯头管与直吹管的法兰接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弯头管的左侧嵌入安装有观察孔总成,所述弯头管的弯折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量计,所述弯头管的底端设有U型安装座,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双管体内置加强支撑和保温绝热夹层结构,便于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具有连接密封结构和风量监测结构,方便减少和避免了进风装置长期承受高温热负荷产生的漏风现象以及监测流通风量变化便于及时发现漏风的问题检修使用,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炉进风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进风装置是用于高炉风口送风的设备,现有的高炉进风装置在使用中任然具有不足之处,具体如下:不具有双管体内置加强支撑和保温绝热夹层结构,不便于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使用,同时不具有连接密封结构和风量监测结构,不方便减少和避免了进风装置长期承受高温热负荷产生的漏风现象以及监测流通风量变化及时发现漏风的问题检修使用。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包括直吹管,所述直吹管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直吹管的左侧安装有弯头管,所述弯头管与直吹管的法兰接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胶圈,所述弯头管的左侧嵌入安装有观察孔总成,所述弯头管的弯折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量计,所述弯头管的底端设有U型安装座,所述U型安装座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架,所述U型安装座的正面嵌入贯穿翻转架的内部安装有锁紧件,所述翻转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连接组件,所述弯头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波纹管补偿器,所述第一波纹管补偿器的顶部安装有中段支管,所述第一波纹管补偿器的上下两端均嵌入卡装有第二密封胶圈,所述中段支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波纹管补偿器,所述第二波纹管补偿器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所述第二波纹管补偿器的上下两端均嵌入卡装有第三密封胶圈,所述鹅颈管的内壁下沿安装有第一风量计,所述中段支管与弯头管的右侧均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连接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直吹管、弯头管、中段支管以及鹅颈管均采用外管体、内管体、加强支撑架、耐火绝热夹层以及耐高温内衬层组成,其中内管体的外围套设有外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耐火绝热夹层,所述耐火绝热夹层的内部安装有加强支撑架,所述内管体的内壁设有耐高温内衬层。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母以及固定座,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连接于翻转架的右侧,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端延伸至第一调节连接组件内部套设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连接组件的右侧设有固定座。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第一风量计以及第二风量计均与外部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螺母、拉
杆以及铰接座,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架的右侧,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端延伸至第二调节连接组件的内部套设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调节连接组件的右侧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右侧安装有铰接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高炉进风装置设置的直吹管、弯头管、中段支管以及鹅颈管均采用外管体、内管体、加强支撑架、耐火绝热夹层以及耐高温内衬层组成,通过高炉进风装置多管段处的双管体内置耐火绝热夹层结构,便于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位于直吹管、弯头管、第一波纹管补偿器、中段支管、第二波纹管补偿器以及鹅颈管的法兰连接处设置的第一密封胶圈、第二密封胶圈以第二密封胶圈减少和避免了进风装置长期承受高温热负荷产生的漏风现象,并通过设置的第一风量计与第二风量计在靠近第一波纹管补偿器与第二波纹管补偿器处监测流通风量变化,便于及时发现漏风的问题,结构简单且具有双管体内置加强支撑和保温绝热夹层结构,便于减少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具有连接密封结构和风量监测结构,方便减少和避免了进风装置长期承受高温热负荷产生的漏风现象以及监测流通风量变化便于及时发现漏风的问题检修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直吹管、弯头管、中段支管以及鹅颈管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直吹管;2、弯头管;3、第一密封胶圈;4、观察孔总成;5、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01、第二密封胶圈;6、中段支管;7、第二波纹管补偿器;701、第三密封胶圈;8、鹅颈管;9、压力传感器;10、U型安装座;11、翻转架;12、锁紧件;13、第一调节连接组件;131、第一螺杆;132、第一螺母;133、固定座;14、第一风量计;15、第二风量计;16、连接座;17、安装架;18、第二调节连接组件;181、第二螺杆;182、第二螺母;183、拉杆;184、铰接座;19、外管体;20、内管体;21、加强支撑架;22、耐火绝热夹层;23、耐高温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包括直吹管1,直吹管1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直吹管1的左侧安装有弯头管2,弯头管2与直吹管1的法兰接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胶圈3,弯头管2的左侧嵌入安装有观察孔总成4,弯头管2的弯折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量计15,弯头管2的底端设有U型安装座10,U型安装座10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架11,U型安装座10的正面嵌入贯穿翻转架11的内部安装有锁紧件12,翻转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连接组件13,弯头管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的顶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包括直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吹管(1)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直吹管(1)的左侧安装有弯头管(2),所述弯头管(2)与直吹管(1)的法兰接触端面设有第一密封胶圈(3),所述弯头管(2)的左侧嵌入安装有观察孔总成(4),所述弯头管(2)的弯折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量计(15),所述弯头管(2)的底端设有U型安装座(10),所述U型安装座(10)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架(11),所述U型安装座(10)的正面嵌入贯穿翻转架(11)的内部安装有锁紧件(12),所述翻转架(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连接组件(13),所述弯头管(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所述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的顶部安装有中段支管(6),所述第一波纹管补偿器(5)的上下两端均嵌入卡装有第二密封胶圈(501),所述中段支管(6)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波纹管补偿器(7),所述第二波纹管补偿器(7)的顶部安装有鹅颈管(8),所述第二波纹管补偿器(7)的上下两端均嵌入卡装有第三密封胶圈(701),所述鹅颈管(8)的内壁下沿安装有第一风量计(14),所述中段支管(6)与弯头管(2)的右侧均设有连接座(16),所述连接座(16)的内侧设有安装架(17),所述安装架(17)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调节连接组件(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高炉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吹管(1)、弯头管(2)、中段支管(6)以及鹅颈管(8)均采用外管体(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鹏王新义张彦合邢俊伟翟继周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恒誉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