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轨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55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成轨枕。一种合成轨枕包括下壳体、填充构件、上盖和弹性构件。下壳体具有上开口,所述下壳体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填充构件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部。上盖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开口上,并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填充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轨道固定于所述上盖的背离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填充构件和所述上盖之间。一种合成轨枕优点在于增强了轨枕的强度,增加了轨枕的缓冲力,减弱了列车对轨枕的震动,增加了轨枕整体强度。增加了轨枕整体强度。增加了轨枕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轨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成轨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路线路使用的轨枕主要是木枕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公知的木枕由于它具有弹性好、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优点,在桥梁、道岔等特殊地段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取材的原因,木枕的强度和耐久不够均匀,会加大轮轨动力作用,使得木枕的使用寿命短。另外,优质木材资源比较匮乏,也越来越不符合环保和生态保护要求。公知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由于它原料丰富,易于保证制作尺寸,质量大、寿命长,并能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因此在铁路轨道中得到广泛大量的使用。但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还存在着弹性差、刚度大等弊端,在特定区域或位置使用受到局限。
[0003]鉴于上述缺陷,现在,长纤维增强发泡树脂材料因其具有与天然木材相似的结构,并且,具有优异性能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取代了木材或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装饰材料、交通设施的制造材料。例如,公开号为CN10477533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是通过将浸粘有树脂组合物的纤维增强材料缠绕至磨具上,经挤压、固化成型,脱模得到的空心轨枕;其中,所述纤维增强材料包括无捻粗纱、多轴向编织布和纤维连续缝编毡;所述空心轨枕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为多轴向编织布,无捻粗纱和纤维连续缝编毡分布在内壁与外壁之间,且无捻粗纱布置在多轴向编织布与纤维连续缝编毡之间,以及相邻两层纤维连续缝编毡之间,无捻粗纱沿所述空心轨枕的纵向布置。该专利技术的合成轨枕力学性能好,静载破坏强度达到600KN以上,疲劳强度复合何在230KN/46KN、加载频率5.0Hz,加载200万次无破坏的要求。适用于大铁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合成轨枕。但是,上述数据仅限于实验数据,现场土质、地质、海拔高度、气候等均千差万别,铁轨的承载量,列车的通过量等也不同,因此,空心轨枕很容易因强度不足以承受载荷量,因大量的列车通过经受不断的强震动,而导致轨枕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合成轨枕,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下壳体和上盖,在下壳体内设置填充构件,在填充构件和上盖之间设置弹性构件,上盖与填充构件通过螺栓连接,下壳体设有至少两个销柱,填充构件设有与销柱配合的销孔,销柱和销孔之间填充混凝土浆料,解决了空心轨枕很容易因强度不足以承受载荷量,因大量的列车通过经受不断的强震动,而导致轨枕被破坏等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轨枕,包括:下壳体,具有上开口,所述下壳体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0006]填充构件,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部;
[0007]上盖,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开口上,并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填充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轨道固定于所述上盖的背离所述下壳
体的表面;
[0008]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填充构件和所述上盖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构件为板簧,所述板簧呈弧状,所述弹性构件的两端与所述填充构件抵接,所述弹性构件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抵接。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填充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部分朝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弹性构件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长型孔。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销柱,所述填充构件设有与所述销柱对应的销孔;
[0013]所述填充构件放入所述下壳体后,通过粘结剂固定连接所述销柱和所述销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构件通过在所述下壳体内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构件为混凝土预制件,所述粘结剂为混凝土浆料。
[0016]进一步的,靠近所述上盖的两端具有凸起部,在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为凹陷部;
[0017]在两个所述凸起部各设有一个凹槽,所述轨道在所述凹槽内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0018]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凹槽内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通孔通过螺母固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间隔预设间隙地固定连接。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合成轨枕,具有以下优势:
[0021]本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下壳体和上盖,在下壳体内设置填充构件,增强了轨枕的强度,在填充构件和上盖之间设置弹性构件,增加了轨枕的缓冲力,减弱了列车对轨枕的震动,上盖与填充构件通过螺栓连接,下壳体设有至少两个销柱,填充构件设有与销柱配合的销孔,销柱和销孔之间填充混凝土浆料,将下壳体、填充构件和上盖连接为一体,增加了轨枕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成轨枕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成轨枕的分解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壳体的立体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填充构件的立体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盖的立体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弹性构件的立体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

下壳体,110

销柱,200

上盖,210

凹槽,220

通孔,230

凹陷部,240

凸起部,300

填充构件,310

销孔,320

螺栓,400

弹性构件,410

长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合成轨枕包括:下壳体100、填充构件300、上盖200和弹性构件400。下壳体100具有上开口,所述下壳体100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填充构件300固定于所述下壳体100内部。上盖200扣合在所述下壳体100的上开口上,并且所述上盖200与所述下壳体100和所述填充构件300固定连接,所述上盖200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轨道固定于所述上盖200的背离所述下壳体100的表面。弹性构件400设置于所述填充构件300和所述上盖200之间。
[0032]轨枕的外壳体的下壳体100和上盖200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改善了轨枕的弹性,增加了刚度,不受特定区域或位置的局限。制成壳体形状的轨枕,可以在内部填充填充构件300,增加轨枕的强度。在填充构件300和上盖200之间设置弹性构件400,有利于消除列车的振动。
[0033]进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构件400为板簧,所述板簧呈弧状,所述弹性构件400的两端与所述填充构件300抵接,所述弹性构件400的顶部与所述上盖200抵接。
[0034]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具有上开口,所述下壳体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填充构件,固定于所述下壳体内部;上盖,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上开口上,并且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填充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轨道固定于所述上盖的背离所述下壳体的表面;弹性构件,设置于所述填充构件和所述上盖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为板簧,所述板簧呈弧状,所述弹性构件的两端与所述填充构件抵接,所述弹性构件的顶部与所述上盖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轨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填充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所述螺栓的螺纹部分朝向所述上盖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轨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构件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长型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轨枕,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云仇武娟靳海葆王志强王兆伦庄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