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模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62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掩模框架。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相对而设;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垂直而设并相对而设;及焊接区域,各设置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中相对而设的区域;在上述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形成各为增强水平支撑力相互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上述第一及第二结合部各以凹凸图案形成,而上述凹凸图案形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的截面的上侧和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掩模框架,从由轧制板材构成的母材制造多个掩模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失。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失。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掩模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薄膜沉积用掩模框架。具体涉及一种在切割轧制板材制作具备开口部的掩模框架之后,可通过加工剩余切割材料追加制作掩模框架的掩模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近来作为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广泛使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平板型显示装置。虽然在本说明书中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为中心说明技术,但可应用于整个平板型显示装置领域。
[000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OLED)是利用有机物质的电致发光现象自发光的显示装置,利用从电极注入电子(electron)和空穴(hole),通过其经过激励状态再次结合的过程中发光的原理。
[0004]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通过重复在柔性(flexible)基板上将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形成为薄膜形式之后图案化的过程的方式制造。
[0005]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制造工艺中,为在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沉积于基板上而使用掩模组件。掩模组件包括在金属薄板上以格子结构形成开口区域的金属掩模和支撑金属掩模的掩模框架。金属掩模可分为形成有与TV、PC、智能手机等的显示器对应的单元格区域大小的开口区域的开放金属掩模(OMM,Open Metal Mask)和形成有精细开口区域以与单元格区域内的各像素区域对应的精细金属掩模(FFM,Fine Metal Mask)。
[0006]因金属掩模形成为薄金属板,从而固定于掩模框架以用于固定及防止下沉。在基板上形成薄膜的方法是使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通过金属掩模的开口区域或精细开口区域沉积于基板上。
[0007]因此,掩模框架以在与金属掩模的开口区域或精细开口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开口部的矩形框的结构形成。
[0008]根据现有技术的掩模框架,如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

2016

0146105)所述,可利用滚轴将圆周形铸块制造成环形(ring)结构之后,通过锻造作业将其制造成矩形框形状。
[0009]但如专利文献1所述,若将加热的圆周形铸块通过锻造加工制作成掩模框架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滚轴将圆周形铸块锻造加工成环形结构之后,再以矩形形状锻造加工内部圆形开口部,因此存在制造工艺复杂,工艺消耗较长时间的问题。
[0010]先行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

2016

0146105(2016.12.21.)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从由轧制板材构成的母材制造多个掩模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失的掩模框架。
[0014]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母材制造用于第一掩模框架的第一框架,将与第一框架一同从母材分离的切割材料再分离为多个切割部件之后,将其焊接以追加制造用于第二掩模框架的第二框架的掩模框架。
[0015]本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从母材分离的切割材料分离为多个切割部件,在将其焊接的焊接区域的截面形成多个结合图案,以强化通过焊接工艺制造的掩模框架的垂直支撑力和水平支撑力的掩模框架。
[0016]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个切割部件相互焊接的焊接区域具备焊接导引部,以使为焊接切割部件而照射的电子束强度能够在焊接区域在具备足够的轻度的同时均匀维持,从而提高焊接特性的掩模框架。
[0017]但是,本技术及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要实现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上述技术课题,还可存在其他的技术课题。
[0018]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0019]用于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技术的一种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相对而设;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垂直而设并相对而设;及焊接区域,各设置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中相对而设的区域;在上述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形成各为增强水平支撑力相互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上述第一及第二结合部各以凹凸图案形成,而上述凹凸图案形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的截面的上侧和下侧。
[0020]另外,本使用新型的掩模框架,在上述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还包括为增强垂直支撑力可相互结合的第三结合部及第四结合部。
[0021]另外,在本使用新型的掩模框架中,上述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形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的中央区域;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各具备纵轴(Y轴)方向的长度,而上述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各在横轴(X轴)方向的长度和两侧边缘区形成具备纵轴(Y轴)方向的长度的条形部;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一焊接区域和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和上述第四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三焊接区域平行于纵轴(Y轴),形成于上述第二切割部件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二焊接区域和形成于上述第二切割部件和上述第四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四焊接区域平行于纵轴(Y轴)。
[0022]另外,在本使用新型的掩模框架中,位于上述第一至第四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的焊接面和上述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焊接面平行于横轴(X轴);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各在纵轴(Y轴)方向的长度和两侧边缘区域包括具备横轴(X轴)方向的长度的条形部,而上述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各具备横轴(X轴)方向的长度。
[0023]另外,在本使用新型的掩模框架中,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的条形部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第一焊接区域和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的条形部和上述第四切割部件的第三焊接区域平行于横轴(X轴),形成于上述第二切割部件的条形部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第二焊接区域和形成于上述第二切割部件的条形部和上述第四切割部件的第四焊接区
域平行于横轴(X轴);位于上述第一至第四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焊接面和上述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的焊接面平行于纵轴(Y轴);位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相对的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的焊接面,相对于横轴(X轴)或纵轴(Y轴)具备规定的倾斜角。
[0024]本技术的效果如下。
[002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掩模框架,从由轧制板材构成的母材制造多个掩模框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失。
[002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掩模框架,切割母材制造用于第一掩模框架的第一框架,将与第一框架一同从母材分离的切割材料再分离为多个切割部件之后,将其焊接以追加制造用于第二掩模框架的第二框架。
[002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掩模框架,将从母材分离的切割材料分离为多个切割部件,在将其焊接的焊接区域的截面形成多个结合图案,以强化通过焊接工艺制造的掩模框架的垂直支撑力和水平支撑力。
[002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掩模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相对而设;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与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垂直而设并相对而设;及焊接区域,各设置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中相对而设的区域;在上述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形成各为增强水平支撑力相互结合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上述第一及第二结合部各以凹凸图案形成,而上述凹凸图案形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的截面的上侧和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焊接区域的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还包括为增强垂直支撑力可相互结合的第三结合部及第四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结合部和第四结合部形成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切割部件截面的中央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及第二切割部件各具备纵轴方向的长度,而上述第三及第四切割部件各在横轴方向的长度和两侧边缘区形成具备纵轴方向的长度的条形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掩模框架,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一焊接区域和形成于上述第一切割部件和上述第四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第三焊接区域平行于纵轴,形成于上述第二切割部件和上述第三切割部件的条形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泳贤崔一成敏赫
申请(专利权)人:皮姆思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