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25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网格划分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得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依据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确定目标连杆网格;确定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依据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依据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确定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建立活塞连杆组模型时,难以准确地确定出活塞与连杆接触面上的间隙值,导致建立出的活塞连杆组模型不精准的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连杆小头椭圆型线结构均为微观结构,现有三维建模软件及有限元建模软件在微米级别下的精度会急剧降低,直接通过三维数模方式实现连杆小头的椭圆型线微观结构精度较低,分析结果不具备指导意义。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建立活塞连杆组模型时,难以准确地确定出活塞与连杆接触面上的间隙值,导致建立出的活塞连杆组模型不精准的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其中,所述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所述目标活塞放置于所述初始连杆的初始连杆小孔中,所述初始连杆小孔的孔径唯一;网格划分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得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其中,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均为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接触面上的网格,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上的节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依据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确定目标连杆网格,其中,所述目标连杆网络中包括预定数量个节点;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坐标依据预定三维坐标系确定;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依据所述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确定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
[0006]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包括:在所述预定三维坐标系以所述目标活塞的中心点为原点,所述目标活塞所在的轴线为Y轴,所述初始连杆所在的轴线为Z轴,与所述Y轴与所述Z轴均垂直的轴线为X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X轴坐标与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Z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轴向间隙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轴向间隙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
[0007]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X轴坐标与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包括: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X轴坐标与所述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
极坐标,其中,所述极坐标中包括极轴夹角;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极轴夹角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轴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值,其中,所述目标轴值包括第一轴值与第二轴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极坐标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目标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
[0008]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极轴夹角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轴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值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连杆的轴值参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从所述目标连杆的轴值参数中确定出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轴值。
[0009]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Z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轴向间隙值,包括:确定目标型线方程;依据所述目标型线方程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Z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轴向间隙值。
[0010]可选地,所述依据所述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确定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确定预定格式的目标文件,其中,所述目标文件中包括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以及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依据所述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所述目标文件,确定所述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
[0011]可选地,所述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获取用于建立所述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的初始数据,其中,所述初始数据包括所述初始活塞与所述初始连杆分别对应的实际硬件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所述初始活塞与所述初始连杆之间的装配参数与摩擦系数属性;依据所述初始数据,建立所述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装置,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其中,所述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所述目标活塞放置于所述初始连杆的初始连杆小孔中,所述初始连杆小孔的孔径唯一;划分模块,用于网格划分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得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其中,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均为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接触面上的网格,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上的节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确定目标连杆网格,其中,所述目标连杆网络中包括预定数量个节点;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坐标依据预定三维坐标系确定;第三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第四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确定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
述的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
[001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其中,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目标活塞放置于初始连杆的初始连杆小孔中,初始连杆小孔的孔径唯一,网格划分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得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其中,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均为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接触面上的网格,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上的节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再依据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确定包括预定数量个节点的目标连杆网格,确定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并能够依据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最终依据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达到确定出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连杆组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其中,所述初始活塞连杆组模型包括初始连杆与目标活塞,所述目标活塞放置于所述初始连杆的初始连杆小孔中,所述初始连杆小孔的孔径唯一;网格划分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得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其中,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均为所述初始连杆与所述目标活塞接触面上的网格,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目标活塞网格上的节点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依据所述初始连杆网格与所述目标活塞网格,确定目标连杆网格,其中,所述目标连杆网络中包括预定数量个节点;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坐标依据预定三维坐标系确定;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依据所述初始活塞连接杆模型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确定目标活塞连杆组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三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包括:在所述预定三维坐标系以所述目标活塞的中心点为原点,所述目标活塞所在的轴线为Y轴,所述初始连杆所在的轴线为Z轴,与所述Y轴与所述Z轴均垂直的轴线为X轴的情况下,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X轴坐标与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Z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轴向间隙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轴向间隙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间隙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X轴坐标与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包括: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X轴坐标与所述Y轴坐标,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极坐标,其中,所述极坐标中包括极轴夹角;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极轴夹角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轴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值,其中,所述目标轴值包括第一轴值与第二轴值;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极坐标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所述目标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径向间隙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极轴夹角与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轴值,确定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对应的目标值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连杆的轴值参数;依据所述预定数量个节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松武斌沈宇航蔡存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