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34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9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包括设备盒与驱动盒,设备盒与驱动盒之间相卡接,传感设备固定连接于设备盒的内腔中,间距感应器固定连接于驱动盒的外端,且间距感应器与传感设备之间电性连接,步进电机固定连接于驱动盒的内腔中,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步进电机的内腔中,且转动轴与驱动盒之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间距感应器,间距感应器能够检测出上、下模具卡合时存在的缝隙大小,间距感应器实时检测,间距感应器灵敏度高、精准度高,从而能够确定上、下模具之间的磨损程度,同时在间距感应器的基础上加设驱动密闭的组件,步进电机能够依据间隙的大小调节上、下模具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上、下模具溢料、漏料的程度。漏料的程度。漏料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随着时代智能化发展,如今早已将模具智能化,实现模具的自动化,同时在模具的外端配备传感器用于对设备进行检测。
[0003]然而,模具传感器多作为检测设备,无法根据检测数据对模具进行调节,同时模具长时间使用会出现磨损,磨损的上、下模具之间的密闭性能降低,存有缝隙的上、下模具出现溢料、漏料的现象,在调节上具有借助外力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在上、下模具之间加设间距感应器,间距感应器测量精准度高,能够检测出上、下模具压合时存有的缝隙大小,可以检测出上、下模具之间的磨损程度,同时在间距感应器的基础上加设驱动密闭的组件,步进电机能够依据间隙的大小调节上、下模具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上、下模具溢料、漏料的程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包括设备盒与驱动盒,所述设备盒与驱动盒之间相卡接,所述驱动盒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盒分别对称设于上、下模具的两侧;所述设备盒与所述驱动盒的内部设有紧密组件,所述紧密组件包括传感设备、间距感应器、步进电机、转动轴与滑板,所述传感设备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的内腔中,所述间距感应器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盒的外端,且所述间距感应器与所述传感设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盒的内腔中,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步进电机的内腔中,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盒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外端。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密组件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的内腔中,且所述显示器与所述间距感应器之间电性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的内腔设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灵敏感应板、驱动器、抽泵、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灵敏感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的外端,所述灵敏感应板与所述传感设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设备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传感设备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抽泵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的内腔中,所述抽泵与所述驱动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抽泵的外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器,所
述冷却器与所述进水管位置对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板的外端设有调节按钮与切换按钮,调节按钮与所述步进电机之间电性连接,切换按钮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间距感应器,间距感应器能够检测出上、下模具卡合时存在的缝隙大小,间距感应器实时检测,间距感应器灵敏度高、精准度高,从而能够确定上、下模具之间的磨损程度,同时在间距感应器的基础上加设驱动密闭的组件,步进电机能够依据间隙的大小调节上、下模具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上、下模具溢料、漏料的程度。
[0013]2、通过设置的灵敏感应器,灵敏感应器能够测量模具的温度,上、下模具在塑模时内部的坯料温度较高,为了快速成型,常需要冷却组件对其加速冷却,冷却时间过短、过长都会对塑模造成影响,灵敏感应器能够迅速感应模具的温度,同时搭配进水管与出水管以及内部的冷却管快速对模具进行降温,加快了塑模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冷却器不断对回流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使得模具的冷却效果更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设备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步进电机与转动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设备盒与灵敏感应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设备盒;2、驱动盒;3、紧密组件;301、传感设备;302、间距感应器;303、步进电机;304、转动轴;305、滑板;306、显示器;4、冷却组件;401、灵敏感应板;402、驱动器;403、抽泵;404、进水管;405、出水管;5、控制板;6、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包括设备盒1与驱动盒2,设备盒1与驱动盒2之间相卡接,驱动盒2设有两个,两个驱动盒2分别对称设于上、下模具的两侧,设备盒1与驱动盒2的内部设有紧密组件3,紧密组件3包括传感设备301、间距感应器302、步进电机303、转动轴304与滑板305,传感设备301固定连接于设备盒1的内腔中,间距感应器302固定连接于驱动盒2的外端,且间距感应器302与传感设备301之间电性连接,步进电机303固定连接于驱动盒2的内腔中,转动轴304转动连接于步进电机303的内腔中,
且转动轴304与驱动盒2之间转动连接,滑板305转动连接于转动轴304 的外端;
[0022]在上、下模具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驱动盒2,同时将转动轴304外端的滑板305卡接在上模具的两侧,驱动盒2两侧的紧密组件3能够同时驱动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卡合,上、下模具在卡合时,滑板305在上模具的两侧滑动,直至上、下模具卡合在一起,此时间距感应器302测量上、下模具之间存在的缝隙,同时间距感应器302向传感设备301传递信号,此时传感设备301驱动步进电机303内部的转动轴304进行转动,转动轴304在滑板305内部转动时,使得上模具不断向下模具靠近,从而使得上、下模具紧密卡接在一起,进而减小上、下模具之间的缝隙,间距感应器302实时检测,间距感应器302灵敏度高、精准度高,从而能够确定上、下模具之间的磨损程度,同时在间距感应器302的基础上加设驱动密闭的组件,步进电机303能够依据间隙的大小调节上、下模具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上、下模具溢料、漏料的程度。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包括设备盒(1)与驱动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盒(1)与驱动盒(2)之间相卡接,所述驱动盒(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盒(2)分别对称设于上、下模具的两侧;所述设备盒(1)与所述驱动盒(2)的内部设有紧密组件(3),所述紧密组件(3)包括传感设备(301)、间距感应器(302)、步进电机(303)、转动轴(304)与滑板(305),所述传感设备(301)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1)的内腔中,所述间距感应器(302)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盒(2)的外端,且所述间距感应器(302)与所述传感设备(301)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步进电机(303)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盒(2)的内腔中,所述转动轴(304)转动连接于所述步进电机(303)的内腔中,且所述转动轴(304)与所述驱动盒(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滑板(305)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304) 的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密组件(3)还包括显示器(306),所述显示器(306)固定连接于所述设备盒(1)的内腔中,且所述显示器(306)与所述间距感应器(302)之间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盒(1)的内腔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立德精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