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14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涉及绝热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和降噪隔音海绵本体,所述基板与降噪隔音海绵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隔热板,隔热板的横截面为腰鼓状,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且隔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热量进行消耗,从而便于对热量进行处理,提高汽车顶棚的绝热效果,能够对噪音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提高噪音的降噪效果,防止由于降噪隔音海绵的降噪效果较差导致噪音传导至汽车的内部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干扰。驶员的驾驶造成干扰。驶员的驾驶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及其绝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顶棚大都采用多层材料复合成型的整体硬顶,由成型基材板加缓冲隔热层,再加表皮层叠三层结构复合组成,汽车顶棚的内部通常会配备有降噪隔音海绵,从而用来降低汽车外界的噪音,隔音海绵是让声音在海绵内的来回反射降低噪音的,隔音海绵是由密度30KG以上的高密度海绵做成,有良好的外观和良好的声学特性,通过声波在海绵内的来回反射吸收低至500HZ以上频率的声音,大大降低了声音的传导性。
[0003]由于车辆在行驶时由于长期暴露在外界,因此车辆的顶棚会产生热量,而热量会通过汽车顶棚传递至汽车的内部,从而导致汽车内部的温度较高对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降噪隔音海绵的内部配备有绝热机构,从而便于对汽车顶棚进行降温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包括基板和降噪隔音海绵本体,所述基板与降噪隔音海绵本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隔热板,隔热板的横截面为腰鼓状,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且隔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
[0005]优选地,所述隔热腔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转盘、转杆和齿轮,两个连接杆和转杆均与隔热腔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对称分布在转杆的两侧,两个转盘固定套接在连接杆的外壁上,两个转盘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散热齿,散热齿的一端与隔热腔的一侧内壁接触,转杆与齿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齿轮与散热齿之间啮合。
[0006]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转动叶,且转动叶的尺寸由内之外逐渐增大。
[0007]优选地,所述转杆和隔热腔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且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均与隔热腔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转杆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轴套,轴套与第一摆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支撑轴,转杆外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二摆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连接轴,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对称分布在齿轮的两侧,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位置相反。
[0008]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包括定位板,所述基板的顶部外壁与定位板
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和定位板之间相适配,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隔音腔,且隔音腔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连接口,且连接口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降噪板,且降噪板的外壁开设有消音口,所述消音口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降噪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水。
[0009]优选地,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垫,且两个防护垫的顶部外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垫板,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支撑块为柔性材质。
[0010]优选地,所述垫板由多个隔音垫组成,且相邻两个隔音垫之间粘接,多个隔音垫均为海绵材质。
[0011]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内壁位于顶部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音孔,音孔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
[0012]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内壁位于底部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盒体,且盒体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滤孔,所述盒体的内部填充有泡沫塑料,所述导管的形状为沙漏状。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汽车在行驶时会产生晃动,此时,隔热腔内部的冷却液会产生波动,而转动叶会随着冷却液的波动而带动转杆进行转动,此时,通过啮合从而使齿轮带动转盘进行转动,由于散热齿与隔热腔的一侧内壁接触,因此,热量会传递给散热齿,随着散热齿的转动,此时,发热的散热齿的一端会浸没在冷却液的内部,从而对发热的散热齿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降温后的散热齿能够对热量进行消耗,从而便于对热量进行处理,提高汽车顶棚的绝热效果。
[0014]2.通过设置的摆动机构,转杆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进行转动,此时,第一摆动板和第二摆动板会分别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进而便于对冷却液进行搅拌处理,以便于提高冷却液对热量的降温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位置相反,因此,第一摆动板与第二摆动板之间的摆动状态相反,从而能够提高摆动机构对冷却水的搅拌效果,以便于对热量进行降温处理。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导管、多个降噪板和填充有泡沫塑料的盒体,汽车在行驶时,汽车的顶棚会产生噪音,此时,噪音会通过降噪隔音海绵传导至隔音腔的内部,而隔音腔内部的噪音会通过导管继续向下传导,此时,噪音会自上而下依次通过多个降噪板,而由于消音口的尺寸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因此,当噪音依次通过降噪板时,此时,降噪板会对噪音进行阻挡,从而便于对噪音的能量进行逐次消耗,当噪音传导至最底部的降噪板时,此时,噪音的能量会消耗至最低,而由于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水,因此,当噪音传递至空腔的内部时会与水接触,从而通过水的阻力能够进一步对噪音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便于提高降噪隔音海绵对噪音的降噪隔音效果,能量消耗后的噪音会传导至盒体的内部,此时,噪音会与泡沫塑料接触,从而通过泡沫塑料的阻挡能够进一步对噪音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进一步提高噪音的降噪效果,防止由于降噪隔音海绵的降噪效果较差导致噪音传导至汽车的内部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隔音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的隔热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

基板;2

降噪隔音海绵本体;3

防护垫;4

垫板;5

隔音垫;6

支撑块;7

定位板;8

定位槽;9

隔音腔;10

隔音板;11

导管;12

盒体;13

降噪板;14

消音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包括基板(1)和降噪隔音海绵本体(2),所述基板(1)与降噪隔音海绵本体(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隔音海绵本体(2)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9),所述固定槽(19)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垫(20),所述隔热垫(2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隔热板(21),隔热板(21)的横截面为腰鼓状,所述隔热板(21)的内部开设有隔热腔(22),且隔热腔(22)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腔(22)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3),且散热机构(23)包括两个连接杆(24)、两个转盘(30)、转杆(35)和齿轮(29),两个连接杆(24)和转杆(35)均与隔热腔(22)之间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两个连接杆(24)对称分布在转杆(35)的两侧,两个转盘(30)固定套接在连接杆(24)的外壁上,两个转盘(30)的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散热齿(31),散热齿(31)的一端与隔热腔(22)的一侧内壁接触,转杆(35)与齿轮(2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齿轮(29)与散热齿(31)之间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转动叶(25),且转动叶(25)的尺寸由内之外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顶棚的降噪隔音海绵的绝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5)和隔热腔(22)之间设置有摆动机构,且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板(27)和第二摆动板(33),第一摆动板(27)和第二摆动板(33)均与隔热腔(2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转杆(3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6),第一凸起部(26)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轴套(28),轴套(28)与第一摆动板(27)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有支撑轴,转杆(35)外壁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32),第二凸起部(32)的外壁转动套接有连接套(34),连接套(34)与第二摆动板(33)之间通过铰链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国桥李华灵李康唐维进阮燎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