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81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浇口司安装在本体的下部内,浇口司套设在咀芯外,模具体内形成有进料漏斗,进料漏斗的下端形成有进料口;还包括密封帽,密封帽包括垫圈部及塞套部,垫圈部的外端与塞套部的下端连成一体设置,咀芯内形成有咀芯流道,咀芯形成有咀芯底面,出胶梭孔的下端贯通咀芯底面设置,出胶梭孔的上端与咀芯流道连通设置,垫圈部夹设于咀芯底面与进料漏斗的内壁之间,塞套部夹设于咀芯的外壁与浇口司的内壁之间,垫圈部内形成有通料孔,出胶梭孔与进料口通过通料孔接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有利于换色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注塑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材料。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材料。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流道注塑模具为设有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的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包括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型腔的热咀,热咀包括本体、浇口司及咀芯, 浇口司安装在本体的下部内,浇口司套设于咀芯外,咀芯下端形成有出胶孔,出胶孔与模具体的进料口接通。虽然浇口司下端与模具体适配接触,但是密封效果不佳,导致熔融状态的塑料从浇口司与模具体之间泄漏,而且熔融状态的塑料还会渗入到浇口司与咀芯之间的缝隙,每次在成型的时候,死角处的熔融塑料不会流进模腔内,长时间停留在死角处的塑料会分解或变色,在注塑生产时,死角处的少量已变色的塑料连同新的材料一起带入模腔内,造成产品有色差、表面不光洁、质量下降等不良现象,严重则会造成咀芯堵塞,这时需要人工拆卸后进行清洗,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材料资源;更换不同颜色的材料时,也需要排出大量的新颜色材料来清除滞留于热咀死角位置的原颜色材料,有时候甚至排出大量的新原料也难以将死角部位的原料彻底排除,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品质量;所以现有技术的热咀结构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它有利于换色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注塑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材料。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包括本体、浇口司、咀芯及模具体,浇口司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下部内,所述浇口司套设在所述咀芯外,所述模具体内形成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下端形成有进料口;其中,还包括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包括垫圈部及塞套部,所述垫圈部的外端与所述塞套部的下端连成一体设置,所述咀芯内形成有咀芯流道,所述咀芯形成有咀芯底面,所述咀芯的下部内形成有出胶梭孔,所述出胶梭孔的下端贯通所述咀芯底面设置,所述出胶梭孔的上端与所述咀芯流道连通设置,所述垫圈部夹设于所述咀芯底面与所述进料漏斗的内壁之间,所述塞套部夹设于所述咀芯的外壁与所述浇口司的内壁之间,所述垫圈部内形成有通料孔,所述出胶梭孔与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通料孔接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下部内形成有喇叭口部,所述塞套部形成有塞套外壁,所述塞套外壁设为外圆锥面,所述塞套外壁与所述喇叭口部适配贴靠连接,所述咀芯底面设为倒置的外圆锥面。
[0007]优选地,所述塞套部的上端部形成有内凸扣环,所述咀芯的下部形成有扣槽,所述内凸扣环与所述扣槽适配扣接。
[0008]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下端部形成有径向定位凸环,所述径向定位凸环与所述进
料漏斗的上端部适配连接,所述浇口司的下端面与所述模具体之间形成有轴向空隙。
[0009]优选地,所述咀芯底面的中部向下凸出形成有咀尖,所述出胶梭孔绕所述咀芯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出胶梭孔设为呈从上至下散开状,所述通料孔设为内圆锥孔,所述出胶梭孔内切于所述通料孔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密封帽设为聚酰亚胺密封帽。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密封帽包括垫圈部及塞套部,垫圈部的外端与塞套部的下端连成一体设置,垫圈部夹设于咀芯底面与进料漏斗的内壁之间,塞套部夹设于咀芯的外壁与浇口司的内壁之间,垫圈部内形成有通料孔,出胶梭孔与进料口通过通料孔接通连接,使得在注塑过程中,熔融状态的塑料不容易发生泄漏,从而有利于换色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注塑产品质量和减少浪费材料。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对应图1的本技术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密封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浇口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

本体;2

浇口司;21

径向定位凸环;201

喇叭口部;200

轴向空隙;3

咀芯;301

咀芯流道;302

出胶梭孔;303

扣槽;31

咀芯底面;32

咀尖;4

密封帽;41

垫圈部;4101

通料孔;42

塞套部;4201

内凸扣环;4202

塞套外壁;5

模具体;51

进料漏斗;511

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本技术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本体1、浇口司2、咀芯3及模具体5,浇口司2安装在本体1的下部内,具体地,浇口司2的上部形成有外螺纹,浇口司2螺接安装于本体1的下部内,浇口司2适配套设在咀芯3外,咀芯3的上部形成有第一外台阶,浇口司2的上端抵靠于上述的第一外台阶的下侧,而本体1的内台阶轴向支撑定位咀芯3的上端面,从而使咀芯3与本体1相对固定。如图1所示,模具体5内形成有进料漏斗51,进料漏斗51的下端形成有进料口511,进料口511与模具的型腔连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还包括密封帽4,如图4和图5所示,密封帽4包括垫圈部41及塞套部42,垫圈部41的外端(即为远离垫圈部41的中心的端部)与塞套部42的下端连成一体设置。如图2所示,咀芯3内形成有咀芯流道301,如图6所示,咀芯3形成有咀芯底面31,如图2所示,咀芯3的下部内形成有出胶梭孔302,如图2和图6所示,出胶梭孔302的下端贯通咀芯底面31设置,如图2所示,出胶梭孔302的上端与咀芯流道301连通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垫圈部41夹设于咀芯底面31与进料漏斗51的内壁之间,塞套部42夹设于咀芯3的外壁与浇口司2的内壁之间,如图5所示,垫圈部41内形成有通料孔4101,如图2所示,出胶梭孔302与进料口
511通过通料孔4101接通连接。
[0022]在进行注塑时,熔融状态的塑料经过咀芯流道301进入到出胶梭孔302,熔融状态的塑料再经过通料孔4101流动至进料口511,如图2所示,由于垫圈部41夹设于咀芯底面31与进料漏斗51的内壁之间,于是垫圈部41密封了咀芯底面31与进料漏斗51的内壁之间的空隙,避免熔融状态的塑料泄漏到本体1与模具体5之间,另外,由于塞套部42夹设于咀芯3的外壁与浇口司2的内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包括本体(1)、浇口司(2)、咀芯(3)及模具体(5),浇口司(2)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下部内,所述浇口司(2)套设在所述咀芯(3)外,所述模具体(5)内形成有进料漏斗(51),所述进料漏斗(51)的下端形成有进料口(5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帽(4),所述密封帽(4)包括垫圈部(41)及塞套部(42),所述垫圈部(41)的外端与所述塞套部(42)的下端连成一体设置,所述咀芯(3)内形成有咀芯流道(301),所述咀芯(3)形成有咀芯底面(31),所述咀芯(3)的下部内形成有出胶梭孔(302),所述出胶梭孔(302)的下端贯通所述咀芯底面(31)设置,所述出胶梭孔(302)的上端与所述咀芯流道(301)连通设置,所述垫圈部(41)夹设于所述咀芯底面(31)与所述进料漏斗(51)的内壁之间,所述塞套部(42)夹设于所述咀芯(3)的外壁与所述浇口司(2)的内壁之间,所述垫圈部(41)内形成有通料孔(4101),所述出胶梭孔(302)与所述进料口(511)通过所述通料孔(4101)接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咀快速换色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司(2)的下部内形成有喇叭口部(2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塑芯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