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15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包括本体、浇口司及咀芯,浇口司套设于咀芯外,咀芯的上部形成有环头部,环头部的上端形成有咀芯上端面,环头部的下端形成有肩面,本体内形成有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咀芯定位内台阶,浇口司定位内台阶设于咀芯定位内台阶的下侧,浇口司定位内台阶与咀芯定位内台阶之间形成有径向定位套腔,浇口司的上端形成有浇口司上端面,环头部与径向定位套腔适配连接,咀芯上端面与咀芯定位内台阶贴靠连接,浇口司定位内台阶与肩面齐平设置,浇口司上端面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肩面贴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咀防漏胶结构既使咀芯得到有效的轴向定位作用,也可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注塑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流道注塑模具为设有加热装置使流道内的塑料始终保持熔融状态的一种注塑模具,热流道包括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型腔的热咀,热咀包括本体及咀芯,咀芯的下端形成有出料口,咀芯的上端形成有环头部,本体螺接有浇口司,浇口司的上端压在环头部的下端面,使得咀芯的上端面贴靠在本体的一个内台阶上,为了对熔融状态的塑料加热,由于铜的传热性能较好,咀芯通常采用铜制作,但是也导致咀芯的强度不足,浇口司对环头部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环头部变形,由于热咀需要拆卸清理,浇口司经常性通过螺纹对环头部挤压,进一步加剧环头部的塑性变形,结果导致出现熔融塑料泄漏情况(即出现漏胶情况),所以现有技术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它可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热咀防漏胶结构,包括本体、浇口司及咀芯,所述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内螺纹部,所述浇口司形成有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适配连接,所述浇口司套设于所述咀芯外,其中,所述咀芯的上部形成有环头部,所述环头部的上端形成有咀芯上端面,所述环头部的下端形成有肩面,所述本体内形成有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咀芯定位内台阶,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设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的下侧,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之间形成有径向定位套腔,所述浇口司的上端形成有浇口司上端面,所述环头部与所述径向定位套腔适配连接,所述咀芯上端面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贴靠连接,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与所述肩面齐平设置,所述浇口司上端面与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所述肩面贴靠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肩面的内端对应形成有清根环槽。
[0007]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下端外部形成有用于与模板座配合连接的径向定位凸环部。
[0008]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下端内部形成有喇叭口。
[0009]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上端外部形成有导向倒角。
[0010]优选地,所述浇口司的外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径向定位凸环部与所述外螺纹部之间。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咀芯的上部形成有环头部,环头部的上端形成有咀芯上端面,环头部的下端形成有肩面,本体内形成有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咀芯定位内台阶,浇口司定位内台阶设于咀芯定位内台阶的下侧,浇口司的上端
形成有浇口司上端面,咀芯上端面与咀芯定位内台阶贴靠连接,浇口司定位内台阶与肩面齐平设置,浇口司上端面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及肩面贴靠连接,既可以使咀芯得到有效的轴向定位作用,也可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热咀与模板座组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浇口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咀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

本体;101

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2

咀芯定位内台阶;103

内螺纹部;104

径向定位套腔;2

浇口司;201

浇口司上端面;2011

导向倒角;202

外螺纹部;203

径向定位凸环部;204

卡槽;205

喇叭口;3

咀芯;31

环头部;311

肩面;312

咀芯上端面;3101

清根环槽;99

模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本技术的热咀防漏胶结构,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包括本体1、浇口司2及咀芯3,如图3所示,本体1的下部形成有内螺纹部103,如图4所示,浇口司2形成有外螺纹部202,如图1所示,外螺纹部202与内螺纹部103适配连接,浇口司2适配套设于咀芯3外,本体1、浇口司2及咀芯3为同轴线设置,在图1的视觉下,本体1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
[0022]如图3所示,咀芯3的上部形成有环头部31,环头部31的上端形成有咀芯上端面312,环头部31的下端形成有肩面311,如图3所示,本体1内形成有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及咀芯定位内台阶102,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设于咀芯定位内台阶102的下侧,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与咀芯定位内台阶102之间形成有径向定位套腔104,径向定位套腔104具有圆柱面内壁,如图4所示,浇口司2的上端形成有浇口司上端面201,如图1和图2所示,环头部31与径向定位套腔104适配连接,咀芯上端面312与咀芯定位内台阶102贴靠连接,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与肩面311齐平设置,浇口司上端面201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及肩面311贴靠连接。
[0023]当旋动浇口司2而使浇口司2向上移动,浇口司上端面201接触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时,浇口司2就会被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阻挡限位,此时环头部31紧密夹设于浇口司上端面201与咀芯定位内台阶102之间,从而使咀芯3在轴线方向上得以定位,而径向定位套腔104的内壁对咀芯3起到径向定位作用,使得咀芯3可以稳定工作;由于本体1可以采用钢制作,于是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对浇口司2的阻挡定位作用稳定可靠,避免浇口司2对环头部31过度挤压而导致环头部31出现较大幅度的塑性变形现象;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与浇口司上端面201之间形成可靠密封,避免出现漏胶情况;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加工误差的存在,环头部31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可能会稍大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至咀芯定位内台阶102的距离,浇口司上端面201抵靠在肩面311也可以形成有效密封,在经过多次装拆浇口司2之
后,肩面311可能会被压塌,但是由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的存在,避免浇口司上端面201进一步地对肩面311造成破坏,从而进入稳定密封状态。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浇口司上端面201与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及肩面311贴靠连接的结构,既可以实现对咀芯3轴向定位,也可避免热咀出现漏胶情况。
[0024]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肩面311的内端对应形成有清根环槽3101,“肩面311的内端”具体是指肩面311的靠近咀芯3的轴线的一端,也就是说,清根环槽3101位于环头部31与咀芯3的中部的外圆柱面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咀防漏胶结构,包括本体(1)、浇口司(2)及咀芯(3),所述本体(1)的下部形成有内螺纹部(103),所述浇口司(2)形成有外螺纹部(202),所述外螺纹部(202)与所述内螺纹部(103)适配连接,所述浇口司(2)套设于所述咀芯(3)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咀芯(3)的上部形成有环头部(31),所述环头部(31)的上端形成有咀芯上端面(312),所述环头部(31)的下端形成有肩面(311),所述本体(1)内形成有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及咀芯定位内台阶(102),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设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102)的下侧,所述浇口司定位内台阶(101)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102)之间形成有径向定位套腔(104),所述浇口司(2)的上端形成有浇口司上端面(201),所述环头部(31)与所述径向定位套腔(104)适配连接,所述咀芯上端面(312)与所述咀芯定位内台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塑芯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