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58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属于轴芯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料杯板,料杯板上部设置有流道板,流道板包括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底部安装有流道,上架上部设有提升分离块并通过提升分离块与下架连接,流道包括多组可拆卸的流管,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下部连接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注胶方式,设有挤压将胶料流入模具流道,流道与流道板下侧的下架位置距离相等,胶料流速达到一致,以此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设有提升分离块便捷流道板上下架的分离,同时流道由多组可拆卸的流管组成,便捷流道维护,防止堵塞;在提升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代替移动轮作为支撑点,防止移动轮损坏。防止移动轮损坏。防止移动轮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芯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轴芯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于支撑传动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0003]轴芯模具是轴芯生产时的重要工具,现有轴芯在生产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模具为传递注压结构,胶料为预成型件,硫化前将胶料放入料杯内,通过活塞受力挤压,使胶料融化,这种结构胶料受热慢,流动性差,各型腔压力不均衡,从而导致产品性能不稳定甚至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第二,在提升模具时,由于模具加速上升导致模具辅助提升装置受力大于模具重力,而模具本身比较重,瞬时的超重容易损坏辅助提升装置。
[0004]综上所述,对现有轴芯模具结构进行改进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轴芯模具注胶结构的改进,实现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辅助移动支架便捷模具拆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包括辅助移动支架和料杯板,所述辅助移动支架下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辅助移动支架上部设置有升降槽,所述辅助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下部连接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与U型压缩缓冲装置之间通过轮保护缓冲弹簧,所述料杯板上部设置有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分为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和下架之间通过提升分离块连接,所述上架底部安装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多组可拆卸的流管,且多组流管通过其两侧设置的螺纹管、螺纹头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上部设置有缓冲台,所述缓冲台嵌套于辅助移动支架底部,所述缓冲台通过轮缓冲弹簧与辅助移动支架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移动支架上部通过横架连接,所述横架之间通过上梁连接,所述辅助移动支架两侧设置有拉手。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梁下部设置有两组滑座,所述滑座下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模块,所述电动升降模块输出端连接有升降钩。
[0011]进一步的,所述横架下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底部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一上,所述传动轴一两侧安装有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下侧啮合连接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二上,所述传动轴二下部设置有丝杆一,所述丝杆一上部套接有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料杯板两侧上部设置有旋转卡扣,所述上架上部两侧安装有连接环,所述上架中间位置设置有流道,所述上架四角设置有驱动电机三。
[0013]进一步的,所述流道顶端设置有胶料连接进口,所述流道底端设置有胶料出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三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二,所述丝杆二上部套接有提升分离块,所述提升分离块与下架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胶料流动性加强,提高产品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改变注胶方式,设有挤压将胶料流入模具流道,流道与流道板下侧的下架位置距离相等,这样胶料流速就达到一致,胶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入下架内侧的型腔中,以此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0017]2.便捷流道维护,防止堵塞。本专利技术设有提升分离块便捷流道板上下架的分离,同时流道由多组可拆卸的流管组成,便捷流道维护,防止堵塞。
[0018]3.防止移动轮损坏。在辅助移动支架刚提升模具时,由于模具加速上升导致辅助移动支架受力大于模具重力,而模具本身比较重,瞬时的超重容易损坏辅助移动支架底部的移动轮,在提升时,本专利技术设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代替移动轮作为支撑点,防止移动轮损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提升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提升时主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U型压缩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杯板/流道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流道板分离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流道板分离主视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辅助移动支架;2、移动轮;3、横架;4、拉手;5、上梁;6、驱动电机一;7、U型压缩缓冲装置;8、料杯板;9、流道板;11、升降槽;21、缓冲台;22、轮缓冲弹簧;51、滑座;52、电动升降模块;53、升降钩;61、驱动转轴;62、第一斜齿轮;63、第二斜齿轮;64、传动轴一;65、第三斜齿轮;66、第四斜齿轮;67、传动轴二;68、丝杆一;69、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71、轮保护缓冲弹簧;81、旋转卡扣;91、下架;92、上架;921、连接环;922、流道;923、驱动电机三;9221、胶料连接进口;9222、螺纹管;9223、螺纹头;9224、流管;9225、胶料出口;9231、丝杆二;9232、提升分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2]实施例:
[0033]如附图1至附图5及附图8至附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所述料杯板8上部设置有流道板9,所述流道板9包括上架92和下架91,所述上架92底部安装有流道922;所述上架92上部设有提升分离块9232并通过提升分离块9232与下架91连接,所述流道922包括多组可拆卸的流管9224,且多组流管9224通过其两侧设置的螺纹管9222、螺纹头9223连接;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之间设置有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下部连接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7;
[0034]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下部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上部设置有升降槽11,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与U型压缩缓冲装置7之间通过轮保护缓冲弹簧71;
[0035]本实例中,通过胶料注射结构代替原有的传递注压结构,将外部设置的料仓内胶料通过胶料连接进口9221挤压流入模具流道922,流道922与流道板9下侧的下架91位置距离相等,这样胶料流速就达到一致,胶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入下架91内侧的型腔中,以此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0036]进一步的,可拆卸的流管9224在流道922堵塞时便捷拆解维护,同时提升分离块9232提高维护的便捷性;
[0037]进一步的,需要移动模具时,在提升时,需将U型压缩缓冲装置7降下来代替移动轮2与地面接触,防止提升时的瞬时超重损坏辅助移动支架1下部安装的移动轮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包括辅助移动支架(1)和料杯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杯板(8)上部设置有流道板(9),所述流道板(9)包括上架(92)和下架(91),所述上架(92)底部安装有流道(922);所述上架(92)上部设有提升分离块(9232)并通过提升分离块(9232)与下架(91)连接,所述流道(922)包括多组可拆卸的流管(9224),且多组流管(9224)通过其两侧设置的螺纹管(9222)、螺纹头(9223)连接;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之间设置有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下部连接有U型压缩缓冲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下部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上部设置有升降槽(11),所述U型压缩缓冲装置(7)为橡胶缓冲垫,所述升降式轮保护缓冲框架(69)与U型压缩缓冲装置(7)之间通过轮保护缓冲弹簧(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2)上部设置有缓冲台(21),所述缓冲台(21)嵌套于辅助移动支架(1)底部,所述缓冲台(21)通过轮缓冲弹簧(22)与辅助移动支架(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上部通过横架(3)连接,所述横架(3)之间通过上梁(5)连接,所述辅助移动支架(1)两侧设置有拉手(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新型轴芯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曹立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康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