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90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总成,该车架总成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纵梁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车架总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梁上靠近所述汽车前舱一端的加固组件,所述纵梁包括纵梁主体以及由所述纵梁主体两侧向外延伸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强部以及由所述加强部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护部,所述加固组件通过所述多个支护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以在两个所述纵梁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加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车架总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缺少一种弯扭刚度高且自身重量轻的车架的问题。车架的问题。车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也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基本交通工具之一。并且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汽车的舒适性,其中,最容易影响汽车舒适性的当属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问题。在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中,非承载式车身需要有车架结构,在车架上需要集成悬架,转向,传动,制动等系统,而车架的刚度很大程度决定了整车的NVH。
[0003]现有的技术中,车架通常由并排设置的纵梁以及设置在纵梁上的多个横梁构成,并且通过增加多个横梁来提高车架的弯扭刚度(即: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以达到改善整车NVH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会增加车架的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总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少一种弯扭刚度高且自身重量轻的车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架总成,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纵梁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车架总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梁上靠近所述汽车前舱一端的加固组件,所述纵梁包括纵梁主体以及由所述纵梁主体两侧向外延伸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强部以及由所述加强部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护部,所述加固组件通过所述多个支护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以在两个所述纵梁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加固结构。
[0006]上述车架总成,通过在并排设置的纵梁上多根横梁来构成车架总成主体结构,其中纵梁包括纵梁主体以及由纵梁主体两侧向外延伸的上侧壁和下侧壁,纵梁上靠近汽车前舱一端的加固组件,加固组件通过加强部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护部与纵梁的下侧壁连接,且支护部与纵梁连接形成了加固结构,具体的,支护部为四个,使得加固组件呈X型结构,支护部与纵梁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的加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增设多根横梁的设计,将加固组件设计成X型使得加固组件与纵梁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的加固结构,增强了加固组件与纵梁之间的稳定性,在增强加固组件中间段的强度的同时,也加强了加固组件两端的抗扭转弯曲变形的能力进而使得车架整体的弯曲强度提高,因此将加固组件设计成X型代替原有的长条形横梁既能增强车架整体的弯扭刚度又能保证车架整体重量不变。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解决里现有技术中的缺少一种弯扭刚度高且自身重量轻的车架的问题。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架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08]优选地,所述加强部向两个所述纵梁两侧分别延伸有两个所述支护部,同侧所述支护部之间的夹角在50
°
至70
°
之间;所述支护部与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纵梁一侧向外延伸有翻边。
[0009]优选地,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用于连接所述加强部与所
述支护部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加强隔板中间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地,所述加固组件靠近所述汽车前舱一侧依次设有第二横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的所述纵梁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均为C型梁,所述第二横梁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侧向外延伸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侧壁的连接部。
[0011]优选地,所述加固组件远离所述汽车前舱一侧依次设有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五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为两端宽中间细的管状梁,所述第三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主体连接,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均由四根管梁一端焊接形成X型结构,所述管梁另一端与所述纵梁主体焊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梁靠近所述纵梁一侧所述管梁间的夹角在100
°
至 120
°
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五横梁靠近所述纵梁一侧所述管梁间的夹角在80
°
至90
°
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梁和所述第五横梁的所述管梁之间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呈三角形,所述加强肋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管梁侧壁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纵梁两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纵梁中间段的宽度。
[0016]优选地,所述纵梁主体外侧均依次设有前板簧前支座、前板簧后支座、后板簧前支座以及后板簧后支座。
[0017]优选地,所述支护部端头以及所述支护部与所述加强部连接处均设有圆角。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车架总成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第四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车架总成扭转工况纵梁Z向位移曲线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传统车架结构扭转工况纵梁Z向位移曲线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纵梁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加固组件40第三横梁50第四横梁60第五横梁70纵梁主体11上侧壁12下侧壁13加强部41支护部42翻边43管梁61加强筋31前板簧前支座14前板簧后支座15后板簧前支座16后板簧后支座17加强隔板44加强肋62
ꢀꢀ
[002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车架总成,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纵梁10以及设置在纵梁10之间的多根横梁,上述车架总成还包括设置在纵梁10上靠近汽车前舱一端的加固组件40,其中:
[0032]纵梁10包括纵梁主体11以及由纵梁主体11两侧向外延伸的上侧壁12和下侧壁13,加固组件40包括加强部41以及由加强部41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护部 42,加固组件40通过多个支护部41分别与两个纵梁10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纵梁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多根横梁,所述车架总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梁上靠近所述汽车前舱一端的加固组件,所述纵梁包括纵梁主体以及由所述纵梁主体两侧向外延伸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加强部以及由所述加强部向外延伸的多个支护部,所述加固组件通过所述多个支护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纵梁连接,以在两个所述纵梁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加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向两个所述纵梁两侧分别延伸有两个所述支护部,同侧所述支护部之间的夹角在50
°
至70
°
之间;所述支护部与所述加强部远离所述纵梁一侧向外延伸有翻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用于连接所述加强部与所述支护部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加强隔板中间开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靠近所述汽车前舱一侧依次设有第二横梁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梁的所述纵梁主体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均为C型梁,所述第二横梁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侧向外延伸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昌华熊伟黄晖段龙杨辛建伟陈为欢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