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021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尾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尾门结构,该装置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以及内板本体,门锁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下部中间位置焊接;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均与内板本体铆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尾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在新功能、造型、设计理念方面都在不断的提高和发展,对造型个性化设计越来越看重,针对于汽车的组装以及运输也越来越重视,汽车钣金后背门总成由后背门外板总成及后背门内板总成两部分组成,现总成所有零部件材质一般采用钢材且通过点焊的方式将各零部件进行连接,这就导致整个后背门总成的质量较重且不利于装配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以及内板本体,门锁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下部中间位置焊接;雨刮加强板与内板本体铆接,雨刮加强板位于门锁加强板上方位置;气撑杆螺母板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两个导正块安装板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导正块安装板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下方位置;第一铰链螺母板与第二铰链螺母板结构对称且分别与内板本体的两侧铆接,第一铰链螺母板与第二铰链螺母板均位于气撑杆螺母板上方位置。通过铆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运输以及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问题。
[0007]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位于内板本体侧同一侧。
[0008]进一步的,上述还包括外板本体,外板本体焊接在内板本体远离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上述外板本体的外缘包裹内板本体的外缘。
[0010]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窗口。
[0011]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左上角,第二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右上角,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一铆钉,第二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二铆钉,第一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一安装孔后与第一铰链螺母板连接;第二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二安装孔后与第二铰链螺母板连接。
[0012]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左下角,第四安装孔位于窗口的右下角,第三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三铆钉,第四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四铆钉,第三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三安装孔后与第一气撑杆螺母板连接;第四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四安装孔后与第二气撑杆螺母板连接。
[0013]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上开设有第五安装孔,第五安装孔位于窗口下方的中部,第五安装孔内穿设有第五铆钉,第五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五安装孔后与雨刮加强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上述内板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六安装孔,第六安装孔内穿设有第六铆钉,第六铆钉穿过外板本体、第六安装孔后与导正块安装板连接。
[0015]进一步的,上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第四铆钉、第五铆钉第六铆钉均为平头铆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五安装孔、第六安装孔直径均为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6mm。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门锁加强板以及内板本体,本申请门锁加强板与内板本体下部中间位置焊接;第一气撑杆螺母板、第一铰链螺母板、第二铰链螺母板、第二气撑杆螺母板、雨刮加强板、导正块安装板均与内板本体铆接。通过铆接的方式能够方便将各个零部件进行包装、运输以及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以及运输不方便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尾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内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外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内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内板本体,101

第一安装孔,102

第二安装孔,103

第三安装孔,104

第四安装孔,105

第五安装孔,106

第六安装孔,2

第一气撑杆螺母板,3

第一铰链螺母板,4

第二铰链螺母板,5

第二气撑杆螺母板,6

雨刮加强板,7

导正块安装板,8

门锁加强板,9

外板本体,901

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包括内板组件,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以及内板本体1,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均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内板本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门锁加强板8与内板本体1下部中间位置焊接;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均与内板本体1铆接。详细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和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用于连接汽车尾门两侧的撑杆,第一铰链螺母板3和第二铰链螺母板4用于将汽
车尾门与汽车车体进行连接,雨刮加强板6用于连接车尾雨刷器;导正块安装板7用于限位与缓冲,门锁加强板8用于连接汽车后备箱的门锁。
[002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内板本体1以及与其装配的零部件均为钢材制作而成,并且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这就导致整个内板组件的质量较重,其质量高达9.1kg,不便于包装与运输,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均采用钢材制作而成,门锁加强板8和内板本体1均采用铝合金制作而成,铝合金材质密度一般为2700kg/m3,钢材密度一般为7860kg/m3,同样形状的大小零部件质量可以轻30%左右,本专利将后背门内板本体1和后背门锁加强板8更改为铝合金,材料厚度不变,质量可减少;内板本体1和后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组件,所述内板组件包括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第一铰链螺母板(3)、第二铰链螺母板(4)、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雨刮加强板(6)、导正块安装板(7)、门锁加强板(8)以及内板本体(1),所述门锁加强板(8)与所述内板本体(1)下部中间位置焊接;所述雨刮加强板(6)与所述内板本体(1)铆接,所述雨刮加强板(6)位于所述门锁加强板(8)上方位置;所述气撑杆螺母板与所述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结构对称且分别与所述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两个所述导正块安装板(7)分别与所述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所述导正块安装板(7)位于所述气撑杆螺母板下方位置;所述第一铰链螺母板(3)与所述第二铰链螺母板(4)结构对称且分别与所述内板本体(1)的两侧铆接,所述第一铰链螺母板(3)与所述第二铰链螺母板(4)均位于所述气撑杆螺母板上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所述第一铰链螺母板(3)、所述第二铰链螺母板(4)、所述第二气撑杆螺母板(5)、所述雨刮加强板(6)、所述导正块安装板(7)、所述门锁加强板(8)位于所述内板本体(1)侧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板本体(9),所述外板本体(9)焊接在所述内板本体(1)远离所述第一气撑杆螺母板(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本体(9)的外缘包裹所述内板本体(1)的外缘。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窗口(9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所述第一安装孔(101)位于所述窗口(901)的左上角,所述第二安装孔(102)位于所述窗口(901)的右上角,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内穿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森蒋昊俣杨勇李雪伍太松张昊刘伟罗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