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轮毂
[0001]本申请涉及轮毂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轮毂。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一种代步工具,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摩托车轮毂外周连接有橡胶制成的外胎,且轮毂和外胎之间存在用于供内胎嵌入的间距,内胎用于充气,以充实轮毂和外胎之间的间距,便于摩托车的行进。
[0003]但是当外胎磨损严重或者内胎不小心被扎破后,需要对外胎或者内胎进行更换。无论更换内胎或者外胎,外胎都需要从轮毂上取下。目前,人们更换内胎或者外胎时,就譬如外胎而言,需要将外胎的沿自身轴向的一边嵌入轮毂,在通过撬板和轮毂抵接,以撬板为杠杆,以撬板和轮毂的接触点为支点,以使得撬板撬动外胎的另一边嵌入至轮毂。
[0004]由于轮毂的外周呈圆形,撬板以撬板和轮毂的接触点为支点撬动时,撬板可能沿轮毂外周的周向发生滑动,而人们还需要对撬板施加力,一旦撬板发生滑动,轻则:人们只需要重新调整撬板位置以进行后续更换外胎的工作;中则:撬板可能将内胎扎坏,需要重新进行更换;重则,由于人们用力过猛,但是撬板位置移动后,增加了人们的手部滑托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1),所述轮辋(1)的外周同轴设有用于供外胎和内胎嵌入的环槽(11),所述轮辋(1)沿自身轴向的表面还设有用于供撬板嵌入的定位槽(13),所述定位槽(13)沿背离轮辋(1)轴线的方向贯穿轮辋(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所述第一槽(111)同轴设于所述轮辋(1)的外周,所述第二槽(112)同轴设于所述第一槽(111)的槽底,且第二槽(112)沿轮辋(1)轴向的宽度小于第一槽(111)沿轮辋(1)轴向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11)沿所述轮辋(1)轴向的两个槽壁之间的距离随靠近轮辋(1)的轴线而逐渐靠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11)的槽底处同轴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背离第二槽(112)的表面用于抵接外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辐(2)和轮盘(3),所述轮盘(3)的直径小于所述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函扬,卢建明,解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巨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