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润滑端口的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07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该差速器包括两组小齿轮,两组小齿轮带有不对称分割齿轮廓。差速器的壳体包括多个润滑端口,润滑端口与一组小齿轮的非带齿部段相邻敞开,而在驱动模式中,外侧的轴向负荷施加在对应组小齿轮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润滑端口的差速器


[0001]本说明书大体上涉及车辆中的差速器。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带有润滑剂分配特征的差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差速器,诸如开式差速器,允许向驱动轮递送动力的车桥轴之间的速度差异。当允许车桥轴之间的速度差异时,可以避免车辆转弯期间的轮打滑。然而,在低牵引力环境下,开式差速器允许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驱动轮以高于相对轮的速度旋转,导致轮打滑。
[0003]增加车辆牵引力的期望导致了限滑差速器的发展。这种限滑功能允许车桥轴速度之间的偏差受到约束,以减少轮打滑的机会。为了改变可变牵引力条件下的操控性能,这些限滑差速器可以将更大量的扭矩传递到带有较小牵引力的驱动轮。Yamazaki等人在US 7,029,415 B2中示出了一个示例限滑差速器。Yamazaki教导了一种差速器,其带有壳体和与成对侧齿轮啮合的多个小齿轮。Yamazaki在壳体中还提供了润滑剂孔,试图将油引向容纳在其中的齿轮。
[0004]在本文中,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Yamazaki的限滑差速器和其他差速器系统的潜在问题。作为一个示例,Yamazaki公开的小齿轮可以由于齿轮的不对称齿布置而展现出不平衡的齿轮啮合,导致齿轮之间的不均匀磨损。进一步的,Yamazaki的差速器中的单一润滑孔可能无法在差速器壳内实现平衡的润滑剂分布,并且可能不能将所期望量的润滑剂流向例如承受更高负荷的目标区域。差速器部件不均匀磨损的可能性因此而增加,从而降低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一些挑战的至少一些,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在一个示例中,该差速器包括两组小齿轮。每组小齿轮中的每个齿轮都包括非带齿部段,非带齿部段定位于较宽带齿部段和较窄带齿部段之间。该差速器进一步包括第一侧齿轮,第一侧齿轮与第一组小齿轮的较宽带齿部段相啮合。此外,差速器还包括第二侧齿轮,第二侧齿轮与第二组小齿轮的较宽带齿部段相啮合。该差速器进一步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润滑端口。润滑端口与第一组小齿轮中的一个小齿轮在径向上相邻开放。在此示例中,在驱动状态期间,第一侧齿轮上的轴向负荷在内侧方向上。以此,在差速器的情况下,润滑端口的定位允许将润滑剂递送到差速器的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可以承受较高的负荷,从而减少对齿轮系统的磨损,并增加差速器的寿命。
[0006]作为一个示例,差速器壳可以包括多个润滑端口。在此示例中,每个润滑端口与第一组小齿轮中的单独的小齿轮在径向上相邻开放。以此,润滑端口提供了更平衡的润滑剂分布。因此,减少了齿轮系统不均匀磨损的可能性,其可以进一步提高差速器的寿命。
[0007]作为另一示例,差速器壳可以包括连续(例如,整体)结构,这可以增加差速器的整体强度和可靠性。进一步的,以这种方式构造壳体可以减少差速器的整体零件数量。因此,
差速器的制造时间可以减少。
[0008]应当理解,提供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唯一地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带有差速器的车辆动力系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差速器的分解视图。
[0011]图3是在组装状态中的图2中描绘的差速器的立体图。
[0012]图4A

4B是图3中描绘的差速器的剖视图。
[0013]图5是图3中描绘的差速器的剖视图。
[0014]图6A

6B是图2中描绘的差速器中所包括的小齿轮的细节视图。
[0015]图2

6B大致按比例绘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相对部件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中使用的差速器系统。在一个示例中,该差速器可以是限滑差速器,其允许车桥轴之间的速度偏差受到约束。差速器壳可以具有润滑端口,该润滑端口开通到差速器的目标区域中,以增强差速器组件中承受较高负荷的区域中的润滑剂分配。这种润滑端口构造减少了对差速器的齿轮系统的磨损。因此,差速器的寿命得到增加。由于包括围绕差速器壳定位的多个润滑端口,因此可实现更平衡的润滑剂分布。这种增强的润滑分布减少了部件不均匀磨损的可能性。该差速器可进一步包括分齿小齿轮构造。分齿小齿轮包括不对称布置的带齿部分和非带齿部分。不对称的分离啮合小齿轮可以允许齿轮之间的接触压力更加平衡,并进一步减少齿的磨损。
[0017]图1描绘了带有传动系的车辆,该传动系包括用于限制两个驱动桥之间的转速变化的差速器,以及用于向差速器供应润滑剂以减少部件磨损的润滑系统。图2描绘了差速器,该差速器带有几组分离啮合小齿轮和润滑端口,润滑端口布置成提供更平衡的润滑剂流动模式以减少部件之间的不均匀磨损,从而提高差速器的寿命。图3示出了带有成对小齿轮的差速器,该成对小齿轮围绕壳体对称布置,这可以减少差速器内的旋转不平衡并进一步减少差速器磨损。图4A和4B示出了不同的润滑剂流动模式,当差速器静止和旋转时,该润滑剂流动模式相应地可以更有效地将润滑剂分配到较高磨损区域。图5描绘了差速器壳内的齿轮布置,以及齿轮组件中润滑剂经由润滑端口所引导到的特定较高负荷区域。图6A和6B示出了具有齿倒角几何形状的小齿轮,其设计成进一步减少齿轮磨损。
[0018]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带有动力系12的车辆1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车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诸如轻型、中型或重型车辆。为了产生动力,动力系12可以包括运动动力源14。该动力源可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其组合或其他设计用于产生旋转能量的合适装置。内燃机可包括常规部件,诸如一个或多个气缸、一个或多个活塞、阀、燃料递送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等。进一步的,在一些情况下,电动机可包括常规部件,诸如转子、定子、外壳等,用于在再生模式期间产生机械动力和电力。因此,该动力系可用于混合动力汽
车或电动汽车(例如,电池电动汽车)。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动力系可以具有并联、串联或串并联混合构造。然而在其它示例中,车辆可以仅使用内燃机来产生动力。
[0019]运动动力源14可以经由变速器16向差速器18提供机械动力。动力路径可以分别借助车桥轴20、22继续通过差速器18来驱动轮24、26。因此,差速器18在某些操作条件期间,将从变速器16接收的旋转驱动力分别分配到车桥轴20、22的驱动轮24、26。
[0020]变速器16具有提供速度

扭矩转换功能的齿轮减速器。详细说来,变速器16可以是可换挡的齿轮箱、连续变速器、无级变速器等等。该变速器可以利用机械部件,诸如轴、齿轮、轴承等来完成上述齿轮减速功能。
[0021]差速器18设计成在某些条件期间,例如转弯期间允许车桥轴之间的速度偏差。然而,为了增加车辆的牵引力,差速器可以是限滑差速器,该限滑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小齿轮,每个齿轮包括定位在第一较宽带齿部段和第一较窄带齿部段之间的第一非带齿部段;与所述第一较宽带齿部段相啮合的第一侧齿轮;第二组小齿轮,每个齿轮包括定位在第二较宽带齿部段和第二较窄带齿部段之间的第二非带齿部段;与所述第二较宽带齿部段相啮合的第二侧齿轮;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封闭所述第一组小齿轮和所述第二组小齿轮,并包括润滑端口,所述润滑端口与所述第一组小齿轮中的小齿轮之一在径向上相邻敞开;其中,在驱动状态期间,所述第二侧齿轮上的轴向负荷在内侧方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端口包括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润滑端口中,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润滑端口中的每个润滑端口与包括在所述第一组小齿轮中的单独小齿轮相邻敞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不包括与所述第二组小齿轮中的所述小齿轮的所述第二非带齿部段相邻的润滑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润滑端口的每个润滑端口与所述第一组小齿轮中相应小齿轮的所述第一非带齿部段相邻敞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状态期间,所述第一组小齿轮上的轴向负荷是在远离所述第一较宽带齿部段向外延伸的方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静止状态期间,润滑剂通过所述多个润滑端口的上润滑端口向内流动,并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德纳重型车辆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