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908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包括:试验机本体、设置在试验机本体内的内胆、水平设置在内胆中部的隔板、设置在内胆上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下方的吊篮;所述隔板将内胆一分为二形成位于内胆上部的第一腔体和位于内胆下部的第二腔体,隔板中部设置有用于与吊篮滑动配合的连通孔;所述吊篮由升降机构带动在连通孔内作升降运动从而快速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切换,以实现在对应冷、热环境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之间快速切换,形成冷热冲击;采用稳定性较好的剪刀式支架,降低了吊篮内产品的晃动、碰撞,避免产品因为升降机构稳定性较差发生损坏,从而影响冷热冲击实验中潜在品质问题分析结果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模拟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热冲击试验机是一种模拟自然界温度急剧变化的试验设备,通过它能够测试产品在温度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所受到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损坏,从而发现产品潜在的品质问题,并针对该缺陷作出相应的改进,其应用范围较广,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试验器材。冷热冲击试验机的工作特点在于,通过在箱体内腔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置高温区以及低温区,并将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箱设置于中部,通过上下升降移动的方式将产品依次移入高温区与低温区中,根据温度的瞬时变化对产品造成温度冲击。但是,若移动产品的升降结构稳定性不足,则在升降移动过程中易发生晃动、碰撞等造成产品损坏的情况,造成除温度快速变化以外额外的造成产品损坏的因素,变量增多无法控制,不利于分析产品的潜在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升降移动过程不稳定造成额外的产品损坏因素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包括:试验机本体、设置在试验机本体内的内胆、水平设置在内胆中部的隔板、设置在内胆上部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下方的吊篮;所述隔板将内胆一分为二形成位于内胆上部的第一腔体和位于内胆下部的第二腔体,隔板中部设置有用于与吊篮滑动配合的连通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腔体上部的上滑动座、与上滑动座滑动设置的剪刀式支架、设置在剪刀式支架下方并与剪刀式支架下部滑动配合的下滑动座、设置在上滑动座端部并与剪刀式支架驱动配合的驱动组件;所述吊篮由升降机构带动在连通孔内作升降运动从而快速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切换。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带动吊篮在连接孔内快速升降移动,以实现在对应冷、热环境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之间快速切换,形成冷热冲击;同时,采用稳定性较好的剪刀式支架,降低了吊篮内产品的晃动、碰撞,避免产品因为升降机构稳定性较差发生损坏,从而影响冷热冲击实验中潜在品质问题分析结果的情况。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剪刀式支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组和第二支撑组之间的转轴;所述第一支撑组上端与上滑动座外侧端转动连接,下端与下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下端与下滑动座外侧端转动连接,上端与上滑动座滑动连接。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滑动座呈框形,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板;
所述下滑动座呈框形,上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支撑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臂、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下部分别连接各第一支撑臂的第一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各第一支撑臂下部的第一滑轮、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下两侧的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滑轮与第二滑动板下部抵接;所述第二支撑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撑臂、设置在第二支撑臂上部分别连接各第二支撑臂的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在各第二支撑臂上部的第二滑轮、对称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下两侧的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滑轮与第一滑动板上部抵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刀式支架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发生晃动,通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提高了升降过程的平滑程度,并设置有第一加强杆和第二加强杆,进一步提高了升降机构的稳定性。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的连接套、固定设置在上滑动座上且端部与连接套固定连接的气缸;所述连接套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缸的伸缩移动转化为升降机构的升降移动,气缸伸长,驱动第二支撑杆向上滑动座外侧端移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减小,则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之间的距离增加,实现下降;气缸缩短,驱动第二支撑杆向上滑动座内侧端移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的夹角增大,则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之间的距离减小,实现下降。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篮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与下滑动座下部固定连接,吊篮下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尺寸大于所述连通孔;所述第一密封板下部与吊篮连接处、第二密封板上部与吊篮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篮完全下降时,第一密封板下部与隔板抵接,第一密封板下部的密封胶圈与隔板中部的连通孔密封配合,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隔断形成两个密闭空间;在吊篮完全上升时,第二密封板上部与隔板抵接时,第二密封板上部的密封胶圈与隔板中部的连通孔密封配合,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互隔断形成两个密闭空间。由此,提高了非切换过程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密闭性,防止冷热空间相互影响。
[001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的下降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的上升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0016]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的内胆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的升降机构和吊篮组合后在下降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
的升降机构和吊篮组合后在上升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试验机本体;2

内胆;21

第一腔体;22

第二腔体;3

隔板;31

连通孔;4

升降机构;5

上滑动座;51

第一滑动板;6

剪刀式支架;61

第一支撑组;611

第一支撑臂;612

第一支撑杆;613

第一滑轮;614

第一加强杆;62

第二支撑组;621

第二支撑臂;622

第二支撑杆;623

第二滑轮;624

第二加强杆;63

转轴;7

下滑动座;71

第二滑动板;8

驱动组件;81

连接套;82

气缸;9

吊篮;9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机本体(1)、设置在试验机本体(1)内的内胆(2)、水平设置在内胆(2)中部的隔板(3)、设置在内胆(2)上部的升降机构(4)、设置在升降机构(4)下方的吊篮(9);所述隔板(3)将内胆(2)一分为二形成位于内胆(2)上部的第一腔体(21)和位于内胆(2)下部的第二腔体(22),隔板(3)中部设置有用于与吊篮(9)滑动配合的连通孔(31);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腔体(21)上部的上滑动座(5)、与上滑动座(5)滑动设置的剪刀式支架(6)、设置在剪刀式支架(6)下方并与剪刀式支架(6)下部滑动配合的下滑动座(7)、设置在上滑动座(5)端部并与剪刀式支架(6)驱动配合的驱动组件(8);所述吊篮(9)由升降机构(4)带动在连通孔(31)内作升降运动从而快速在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式支架(6)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组(61)和第二支撑组(62),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组(61)和第二支撑组(62)之间的转轴(63);所述第一支撑组(61)上端与上滑动座(5)外侧端转动连接,下端与下滑动座(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62)下端与下滑动座(7)外侧端转动连接,上端与上滑动座(5)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转换的冷热冲击试验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座(5)呈框形,下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板(51);所述下滑动座(7)呈框形,上部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益裕
申请(专利权)人:巨孚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