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08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包括:作为储水容器的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内并由水的浮力驱动的浮动件、设置在壳体上部的顶盖;所述壳体中部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有加湿器并与加湿器形成连通器;所述浮动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并与第一腔体于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顶盖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浮动件由水的浮力驱动沿竖直方向浮动与进水口形成启闭结构。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水的浮力性质,以纯物理原理的形式,实现了对加湿器自动补水的效果,避免了电器元件在潮湿工作环境下使长期使用易故障的情况,提高了自动补水容器的稳定性。水容器的稳定性。水容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模拟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恒湿试验箱是一种用于对宇航器及其分系统、单机、组件、元器件或材料进行环境模拟试验设备。通过加湿器对试验箱内加湿以实现湿度模拟,而加湿器需要不断补充水量以满足加湿需求。现有的加湿器自动补水通过在加湿器容器内设置液位传感器的形式监测水位,并由液位传感器将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向进水阀和排水阀发送控制信号,以实现加湿器内的液位控制和自动补水。但是,电器元件长期存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时,存在被腐蚀、生锈等导致电器元件故障的可能性,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一种纯物理原理实现加湿器自动补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器元件监测水位实现自动补水时电器元件易发生故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包括:作为储水容器的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内并由水的浮力驱动的浮动件、设置在壳体上部的顶盖;所述壳体中部竖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壳体内部划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有加湿器并与加湿器形成连通器;所述浮动件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并与第一腔体于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顶盖中部设置有进水口,浮动件由水的浮力驱动沿竖直方向浮动与进水口形成启闭结构。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第一出水口与加湿器连接形成连通器,即壳体内水位与加湿器内水位始终保持同一高度,通过进水口对壳体内加水,加入的水同时提高了壳体和加湿器内的水位,且壳体内的水的浮力使浮动件时刻漂浮在水位以上。以浮动件与铜嘴刚好密封配合时的水位高度为H,初始加水水位未超出水位高度H时,则浮动件与进水口之间存在间隙,未形成密封,进水口持续补水;直至水位达到水位高度H,则浮动件上浮对进水口密封,进水口关闭并停止补水;加湿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加湿器内水量减少,壳体和加湿器内水位同时降低,浮动件与进水口之间存在间隙,进水口再次开启,继续补水,直至水位达到水位高度H再次停止补水。由此,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水的浮力性质,以纯物理原理的形式,实现了对加湿器自动补水的效果,避免了电器元件在潮湿工作环境下使用寿命较低易故障的情况,提高了自动补水容器的稳定性。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进水口上部连接有外接水管,下部连接有铜嘴;所述浮动件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铜嘴密封配合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由软质弹性材
料制成,可以采用橡胶材料;所述铜嘴下部与所述浮动件的密封块密封配合形成启闭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达到最大水位高度时,浮动件受到的浮力使密封块与铜嘴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从而关闭铜嘴,停止补水。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外置排水管道;所述顶盖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下部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密封连接;所述限位杆中部设置有限位口,底部设置有分别与限位口和第二出水口连通的排水口;所述限位口高度高于所述浮动件与铜嘴刚好密封配合时的水位高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在使用过程中误将浮动件放反,则浮动件的密封块位于下方无法与铜嘴配合,从而无法形成密封启闭结构,进水口始终开启并对壳体和加湿器持续补水,水位不断升高直至溢出。通过采用限位杆,当壳体内水位超出限位口高度时,水从限位口流经排水口、第二出水口并最终排出,控制水位始终不超出限位口高度,即便操作失误将浮动件放反,水依旧不会溢出,形成防错结构,提高了防错能力。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口上方设置有限位挡台,所述限位挡台上部与顶盖下部抵接配合;所述限位挡台上方设置有螺纹部,所述限位杆的螺纹部上部露出顶盖上方并与顶盖螺纹配合;所述螺纹部上部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部与顶盖下部抵接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限位杆可灵活调整限位口的高度,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防错结构限制的水位高度,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限位挡台限制了限位口的最大高度,防止将限位杆过度旋出导致限位口高于壳体最大高度从而溢出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防错能力;可在限位杆调整完成后在上部旋入固定环,防止长期使用后限位杆松动导致限位口高度与预设高度出现误差,进一步提高了自动补水容器的稳定性。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体呈柱状,第一腔体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条;所述浮动件外侧壁与各导向条滑动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件与第一腔体之间的滑动配合更加稳定,保证浮动件上浮和下沉时始终保持水平,防止由于浮动件倾斜导致浮动件与进水口存在夹角无法形成密封,进一步提高了自动补水容器的稳定性。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浮动件由浮力驱动与进水口形成启闭结构控制补水,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水的浮力性质,以纯物理原理的形式,实现了对加湿器自动补水的效果,避免了电器元件在潮湿工作环境下使用寿命较低易故障的情况,提高了自动补水容器的稳定性;
[0016]2、通过采用限位杆,当壳体内水位超出限位口高度时,水从限位口流经排水口、第二出水口并最终排出,控制水位始终不超出限位口高度,即便操作失误将浮动件放反,水依旧不会溢出,形成防错结构,提高了防错能力,同时,转动限位杆可灵活调整限位口的高度,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防错结构限制的水位高度,提高了使用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的爆炸视图。
[0018]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的外部
视图。
[0019]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的壳体的仰视图。
[0020]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的限位杆的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壳体;11

挡板;12

第一腔体;13

第二腔体;14

第一出水口;15

第二出水口;16

导向条;2

浮动件;21

密封块;3

顶盖;31

进水口;4

限位杆;41

限位口;42

排水口;43

限位挡台;44

固定环;45

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储水容器的壳体(1)、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内并由水的浮力驱动的浮动件(2)、设置在壳体(1)上部的顶盖(3);所述壳体(1)中部竖直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将壳体(1)内部划分为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所述第一腔体(12)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4),所述第一出水口(14)连接有加湿器并与加湿器形成连通器;所述浮动件(2)设置在第一腔体(12)内并与第一腔体(12)于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顶盖(3)中部设置有进水口(31),浮动件(2)由水的浮力驱动沿竖直方向浮动与进水口(31)形成启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的进水口(31)上部连接有外接水管,下部连接有铜嘴;所述浮动件(2)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铜嘴密封配合的密封块(21),所述密封块(21)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铜嘴下部与所述浮动件(2)的密封块(21)密封配合形成启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自浮式补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益裕
申请(专利权)人:巨孚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